这里说点后话——
十多年之后。李大技已经成了南江兵工总厂的副总工程师。
一日早上,李总工边吃早点边看报纸。
他习惯性地看完各栏标题,最后扫一眼广告栏。
正要上学去的儿子已经站到父亲身边。
据说这是父亲年轻时候,跟外国专家学的礼节习惯,后来他自己被政府委派,到欧洲学习实习了两年,这习惯更加固定——亲人朋友见面或分开时,搂一搂靠一靠,表示亲切,“祝你平安”之类。
通常李总工最后这一扫视广告栏,也就是十秒钟,然后,报纸进字纸篓。儿子父亲靠一靠表示互祝。儿子出门上学。稍过一会儿,父亲出门上班------
今儿有点意外,李总工拿着报纸愣住了。
儿子轻轻一声:“爸。”惊醒了父亲。
李总工“哦”了一声,顺手将报纸卷成一筒,投扔进字纸篓,又和儿子靠了靠身体。
儿子走后,李总工听听,妻子正在厨房里整理,发出些响声。
李总工忽地窜到字纸篓那里,摸出了自己刚刚投进去的报纸。
进入书房,将报纸摊开,仔细阅读那一则令他心跳加剧的广告。
“-----四梁铁木公司即日起停止业务,盘点清仓,希客户前来接洽结算-----带来不便,还望谅解------”
反复阅读之后,他将报纸依然卷成一筒,走出书房,将报纸筒投入字纸篓。
李总工乘坐省城发出到南江兵工总厂的专用上班列车——这是“光复”后才开通的班车——到得厂里,忙完一些必须处理的杂事,已是近中午时分。
他走向小镇。
小镇经过若干年的变迁,在兵工厂人们钞票滋润下,已经成了大镇。
大镇受省城影响,多了些洋气的建筑和洋气的商家。
李总工进了一家咖啡馆。
他常坐的那张保留桌子空着,等他过去坐下。
那桌子旁边的一张桌子边,坐了个五十岁出头的半大老头,西装革履,头发贼亮。
李总工心里咯噔一下。
这老头,他认识,是国防部兵工总署直属运输总队的一个副总调度主任。
这老头,据说年轻时候留过洋,正经拿过洋硕士学位。
平时见人,老头对地位低些的笑脸相迎,地位稍高些的,老头总爱答不理,十足一个大官套路。
“-----大官才这样,见下面人笑口常开,见平级或上级只谈工作,摆臭架子-----”
李木森副总工程师心道,心里稍有不安,“这老东西,今天怎么跑这里来吃午餐茶点?真是不巧。”
老头倒是觉得“挺巧”,笑说:“哟,巧了,李总工,你也到这里喝咖啡?”
李木森陪笑道:“燕总,我可是每天来,您才是这里的稀客哟!”
老头说:“哦,那是我误会了,哈哈,李总工,我没占你的宝座吧?”
说着,东看西看,嘀咕道:“空桌子挺多,哎,”
他对李木森说,“李总工坐我这桌?我请你?”
李木森已经到了自己桌边,抬眼看见老头诚挚的脸容。
忽见老头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彩。
李木森一定神,那光彩没了,依然是老头世故的笑容。
李木森心中一动,立刻想,“接头时间隔天一次,如果一次不行,还有两次,再不行,再等新广告,换地方-----”
他走两步伸手和老头的手握握:“燕总,恭敬不如从命,您是来总厂公干?应当我请您,哈哈。”
燕总笑道:“是公干,公干。
好的,李总工请客,我老燕头就不好意思受下了啊!谢谢,谢谢!”
东扯西拉几句,咖啡上来了。
两人要的点心不同。燕总说:“李总工,尝尝我这个,”他的嘴皮子突地基本不动,喉咙里却在继续发声!
而四五公尺外,外人已经肯定听不见他的声音!
“四梁公司清仓盘点,李总工有什么业务没有?”
李木森大吃一惊,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