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大条:安上抚下,以谋立身】
在地宗,能够成为内门弟子的人,大多拥有双重身份。
你或许是一位太上长老,或许是一名内门长老,甚至可能身兼数职,拥有更为复杂的身份背景,比如地宗主、关门弟子,亦或是来自世俗的皇帝。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必须学会如何与不同身份的弟子和谐共处,并且要依据对方的身份和特点,运用不同的谋略。
选择恰当的沟通表达方式,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此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在宗门之中从容行事,站稳脚跟。
【第三大条: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给别人面子,就是给自己面子】
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一言既可以兴邦,也能够丧邦;恶语伤人,即便在六月酷暑也会让人感到彻骨的寒冷,由此可见言语的影响力之大。
用尖酸刻薄的话语去讽刺他人绝非明智之举,这不过是图一时的口舌之快,却全然不顾及他人的颜面。
然而,人们往往不知道,这样的行为已经种下了恶果的种子,可能会给自己招来意想不到的灾祸。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人活着讲究的就是一个面子,就如同树活着要有树皮一样重要。
打脸是严重伤害他人自尊的行为,会让被打的人感到颜面扫地;而揭短则像是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只会加剧他人的痛苦。
与人相处,相互尊重是最为重要的。即便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在说话做事时也应当坚守底线。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给对方留足面子,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处世哲学。
【第四大条:审时度势,收放自如】
所谓审时度势,就是要对当下的局面进行深入思考,全面分析局势,从而准确地判断出局势的发展走向。
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根据时机的变化采取相应的行动,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一个人若善于变通,懂得收放自如,就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趋利避害,做出正确的取舍,进而转败为胜,将被动的局面转化为主动。
反之,那些不识时务且不懂得收放之道的人,往往会处处碰壁,事事不顺心。
严重的话,甚至可能会导致倾家荡产、国破家亡,最终连自己的性命都难以保全。
【第五大条:攻心为上,不战而胜】
《孙子兵法》中有云:“兵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其含义是,在用兵作战时,从心理上瓦解敌人,使其主动投降才是上策,而强行攻打城池则是下策;
以攻心战术为目标才是高明的策略,单纯依靠武力取胜则相对逊色。
这是一条至高无上的原则。如果我们能够以此为准则来指导自己的行动,那么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必将事半功倍,无往而不胜。
能够洞察他人的内心,了解不同人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求,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运用不同的攻心之法。
这样做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做事的效率,甚至有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取得全面的胜利。
正如古人所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第六条大规:交际有道,成事之妙】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天地宗主认为,人际关系是个人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个人事业的成功,仅有30%取决于自身的专业能力,而另外的70%则依赖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
因此,尽早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对于实现成功至关重要。
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深入了解他人的喜好,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受人喜爱的人,并尽可能地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
【第七条大规:借力使力,智取之道】
荀子曾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其意思是,借助车马出行的人,并非是因为他们的脚走得快,却能够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舟船渡河的人,并非是因为他们擅长游泳,却能够横渡长江黄河。
君子的资质秉性与常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还必须善于借助外物的力量。巧妙地借助他人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只要“借”得恰到好处、合情合理,不仅能够事半功倍,甚至有可能在不费吹灰之力的情况下,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第八条大规:内方外圆,灵活变通】
内方外圆并非是指老于世故。所谓“方”,是立身处世的根本,代表着一个人的原则和底线;而“圆”则是处事的方法和技巧,意味着灵活与变通。
内方外圆是一种微妙而高超的处世方式,它能够让人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这种处世方式既维护了人格的独立,又保全了人格的尊严。为了实现成功的事业,有时候我们需要经历一些痛苦但必要的妥协,这就是“圆”的智慧。
如果不懂得“圆”的艺术,不善于学习和运用这种处世方法,就会缺乏驾驭自己情感和行为的能力,在生活中往往会处处碰壁,忙得焦头烂额却一事无成。
【第九条大规:大智若愚,以静制动】
《老子·周训》中记载:“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那些才智超群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却好像愚笨无知,“大智若愚”和“大巧若拙”这两个成语都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能够掌控全局的伟大人物。
真正的聪明人,往往懂得隐藏自己的智慧,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他们不显山不露水。
其实,在看似愚笨的表象背后,隐藏着的是真正的大智慧和大聪明。
古往今来,凡是能够成就大事的人,都不会拘泥于小节,他们胸怀宽广,善于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在行动之前,他们会先以礼相待,做好充分的谋划,然后在关键时刻果断出手,从而能够在千里之外取得胜利。
那些大智若愚的人,总是不动声色地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便会出其不意地采取行动,从而获得非凡的功绩。
相反,如果不懂得隐藏自己的智慧,不经过深思熟虑就轻易出手,必然会遭遇失败,甚至可能会给自己招来致命的打击。
这便是地宗的九大规。乍一看,让一群人觉得莫名其妙,这真的算是规律吗?这分明是在教导人如何做人,如何运用心计啊!
邹锦程只是匆匆扫了一眼,便转身前往别的地方。此刻他心中急切万分,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远方不停地召唤着自己。
就在这时,有人从他身旁路过,好心提醒道:“这些在考试的时候都能用得上。”
众人一听,既然考试能用得上,便纷纷继续仔细研读起来。这里还有108条小宗规:
【第一小条:为忠言逆耳披上糖衣】……;
【第二小条:真理也需要装饰】……;
【第三小条:巧妙使用善意的谎言】……;
“……”
众人都在认真地阅读着。
此时的邹锦程漫无目的地走着。他心里清楚,自己脑海中的地宗规律比这里所展示的还要多出几十条,而且内容几乎都差不多,所以他觉得没必要在这里浪费时间。
走着走着,邹锦程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处小摊位前。只见一名大汉正手捧着一本《水浒传》,看得津津有味。
大汉放下手中的书籍,满脸笑容地看着邹锦程说道:“邹少爷,好久不见!”
邹锦程心中暗自惊讶,地宗竟然也有《水浒传》?他略带激动地问道:“你认识我?”
“那是当然,您在修真界已经度过了百万年的时光,而且已经历经了千世轮回。”
“百万年时间,轮回千世?可为什么我没有前世的记忆呢?”
“那是因为您自己不想回忆起来,我也没办法唤醒您的前世记忆。”
邹锦程急切地追问道:“那这修真界百万年来发生的事情你都知道吗?”
“那是自然,所有的事情我都了如指掌。”
邹锦程心中积压着诸多疑惑,这下可算是找到能解答的人了。他连忙说道:“我怎么感觉地宗外门和地宗内门就像是两条大腿呢?”
“没错,就是两条大腿。”
邹锦程接着问道:“那修真界的游戏世界一共有多少层?”
“修真界一共有27层,都归地宗管辖。在修真界27层之上是仙界,仙界一共有58层,归天宗管辖。”
邹锦程又疑惑地问道:“那仙界58层之上呢?”
“58层之上是第59层,被称为圣界。在圣界之上,还有一个神界,据说在神界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
不过,别看神界听起来很美好,实际上那地方就是一个牢笼。”
“牢笼?”
“没错,进入神界之后就无法再出来。目前有一位真神掌控着神界和圣界。”
邹锦程不解地问:“神不是很厉害吗?为什么会被困在那里,只进不出呢?”
“凡事都有一线生机,只有领悟3000法则,才能够离开神界。”
“领悟3000法则?”
“是的。”
“那你认识罗青吗?她是什么人?为什么她说我是老大?”
大汉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着邹锦程,说道:“您确实是老大,那个罗青是您的师姐。”
“师姐?”邹锦程继续追问,“我既然是修真界的老大,为什么对柳颜言出法随却不起作用呢?”
“因为这些规则都是您自己制定的。而且,您知道吗,柳颜他不是人。”
邹锦程惊讶地说道:“不是人?难道是妖兽不成?”
“等您找回自己的记忆,就会知道他到底是什么了。”
“还有一个问题,毕法师不能来地宗内门,他是不是一个程序?”
“他可不是什么程序,他是真正的妖兽化形。他的活动范围只能局限在修真界。”
邹锦程这才恍然大悟,难怪自己出生在修真界。
随后他又疑惑地问道:“那修真界的秩序是被谁打乱的?而且还布置了锁灵阵?”
“能够打乱修真界秩序的,有您、我、罗青,还有圣界和神界的人。”
邹锦程顿时明白了,自己肯定不会这么做,罗青也不会,至于面前这个大汉,捣乱的几率非常小。
于是他问道:“圣界和神界的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成神之后就拥有了无限的寿元,不死不灭,但却无法进入地宗内门。”
邹锦程突然明白了其中的缘由,说道:“原来是因为羡慕嫉妒恨,心理扭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