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屈原投江
书名:诸侯纷争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329字 发布时间:2023-11-08

屈原度日如梭,十多年过去了,他仍未接到楚倾襄王召回的消息。


他为国家前途忧心忡忡,经常夜里辗转难眠。


偶尔入睡后,梦中总是回到郢都,然而醒来却只是一场空。


他想通过山川景物来缓解忧愁,却反而更加伤心:“楚国的政治如此腐败,这美丽的土地,终将成为秦国的土地。”


屈原渴望立即回到郢都,再次劝说楚王。


当时,正好有一位朋友前来探望他。


朋友劝他说:“你已经被废黜了,回去也无能为力。”


“如今楚王不需要你,你为什么不去其他国家呢?”


“你那么有才华,无论去哪个国家,他们都会器重你的,为何要留在楚国受这份罪呢?”


屈原说:“一个人难道可以为了自己的富贵而抛弃父母之邦,抛弃故乡吗?”


那位朋友说:“我不是这个意思。”


“现在楚王不需要你,又不是你不愿意为楚国效力。”


“你埋没了自己的才华,多么可惜啊!”


屈原说:“鸟飞疲倦了,想要回到自己的老枝上休息;狐狸死了,头也会朝向故土,所以我更不能离开楚国。”


屈原对楚国有着深深的爱,看着那些掌权的人越来越腐败,国家也逐渐衰落,自己却无法有救国救民的机会。


他痛苦至极,只能以诗歌来宣泄他的悲哀,表达他对朝廷大事的想法。


他的诗被后人称为楚辞,写得自由豪放,是古代诗歌的一次重大进步。


公元前278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打楚国,夺取了楚国的都城。


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后,伤心地放声大哭。


那时候,他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知道楚国已经没有希望,但不愿眼睁睁看着楚国被毁。


据说在五月初五那一天,他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汨罗江。


渔民和附近的农民得知这个消息后,赶紧划着小船前往解救屈原。


然而,尽管他们在汨罗江上搜寻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屈原的踪影。


渔民们挺难受的,他们在江面上祭祀了一会儿,将竹筒子里的米饭撒在水里,作为对屈原的献祭。


到了第二年的同一天,大家想起这是屈原投江的周年纪念日,再次划船,用竹筒子装满米饭撒在水里来祭祀他。


接着,人们将装有米饭的竹筒子改成了粽子,划船也改成了赛龙船,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


这一天,吃粽子和赛龙船等习俗,逐渐成为了全中国的传统风俗。


楚国人怀念屈原,也怨恨未能拯救楚怀王的赵惠文王,致使他死在秦国。


如果赵惠文王允许楚怀王避难到赵国,楚怀王就不会死在秦国,屈原也许就不会投江了。


当年,赵主父从云中回到邯郸,得知赵惠文王因害怕得罪秦国而不敢收留楚怀王,他心里非常后悔,打算重新立太子安阳君为代王。


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公子胜。


公子胜说:“大王当初废黜太子,已经做了错误的决定,现在君臣的身份已经确定,如果再改变的话,反而容易引起内乱。”


“因此,我建议好好指导新君。”


赵主父又与夫人吴娃商议此事。


吴娃是赵惠文王的母亲,当然不赞成立安阳君。


一旦赵主父再次立安阳君的想法传出去,赵国就会发生内乱。


那些大臣担心王位的变动,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因此他们不仅杀死了安阳君,还将赵主父关押在宫中,饿死了他。


反对赵主父立安阳君为代王的公子胜,赵惠文王则任命他为相国,封为平原君。


平原君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积极结交各地的人物,凡是投靠他的人,他都接纳并供养他们。


这种收养门客的做法,在当时风行起来。


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都像平原君一样收养门客。


他们都有几千个门客居住在家里,甚至秦昭襄王一听说平原君收养门客,也想与他结交。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诸侯纷争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