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宣太后的“温柔”手腕
书名:诸侯纷争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523字 发布时间:2023-11-08

秦昭襄王即位以后,秦国后方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势力——义渠国。


义渠国的领土主要位于今天的甘肃、陕西和宁夏地区。


这个国家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而是由许多不同名称和不同风俗的游牧民族组成。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这些戎、狄族的发展进程非常缓慢,甚至到了春秋时期,它们仍然处于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


经济、文化和社会组织都比中原地区落后,但是它们的军事力量却不容小觑。


西周末年,犬戎(即猃狁)叛变周朝,南下郦山,杀死了周幽王。


恢复周朝统治的周平王,因为害怕狄戎,迁都到了洛邑(今洛阳)。


趁着周朝内乱之际,义渠的戎人宣布脱离周朝的统治,建立了方国(都城在今宁县城西北50里处的焦村乡西沟村),即是义渠国。


义渠国建立不久,凭借强大的军力,很快吞并了彭卢戎、朐衍戎、鸟氏戎、郁郅戎等地,疆域得到了扩张。


整个义渠国的势力范围东抵桥山,西达西海固草原,南达泾水,北控宁夏河套,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势力空前强大,并与崛起于渭水流域的秦国发生长期对抗。


春秋初期,秦襄公被封为诸侯并领地岐山的时候,秦国负责剿灭西方的戎、狄。


那个时候,秦国在东方诸侯眼中与戎狄各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直到秦穆公在百里奚等人的辅佐下打败了晋国,秦国的地位才得到提升。


公元前624年,秦穆公采纳戎族大臣由余的计策,率领军队攻打北地的义渠,秦国开始在西戎地区称霸。


称霸西戎之后,秦国最大的目标就是要称霸中原。


然而,当时晋国势力强大,蜀地尚未被收入秦国的势力范围,东出中原的道路被封堵住。


秦国在多次东征魏国失败后,转而向西北进军,企图消除自己在西北地区的威胁,征服义渠国。


公元前444年,秦国率领10万大军攻打义渠。


义渠国军队溃败,秦军很快就把义渠国打得七零八落,甚至连国王也被俘虏回秦国。


尽管义渠国失去了土地,但并没有灭亡。


他们吸取教训,加强军备,养精蓄锐。


公元前430年,义渠国发动全国性战争攻打秦国。


当时的秦国正在向东方的魏国作战,没有料到义渠国会背叛,毫无防备之下,遭到了重大挫败。


义渠国大军直接攻占到了渭南,秦国失去了大片土地。


从此,义渠国确立了东至陕北、西至陇西、北至河套、南至渭水的地理疆界,进入了最强盛的时期。


百余年后,义渠国因内乱给了秦国可乘之机。


秦国派军平定了内乱,致使义渠国臣服于秦国。


不过,这种臣服只是暂时的,在秦军撤离义渠国后,义渠国大军决定再次进攻。


公元前327年,秦国只好再次攻打义渠国,还夺取了义渠国的郁郅城(今庆城),迫使义渠国再次归附于秦国。


后来,秦国的战略重心已经转移到了东方的六个国家,决心争夺中原。


所以并没有顾忌西方义渠国的动向,而是全力攻打魏国。


公元前318年,趁着赵、韩、燕、楚与魏国结盟攻打秦国的机会,义渠国在西方向秦军发起进攻。


为了避免同时受到东方五国和西方义渠国的夹击,秦国采取了拉拢义渠国的策略,以“锦绣千匹、美女百名”来示好。


义渠国早有不臣之心,不仅拒绝了秦国的好意,还趁机进攻秦国,杀死了数万名秦军。


秦国被迫暂缓进军中原的计划,重新审视与义渠国的关系。


公元前314年,为了稳定后方并为东征打下坚实的基础,秦国调集了20余万大军,从东、西、南三面进攻义渠国。


义渠国的25座城池先后被攻陷,实力大大削弱。


可是秦军明白,义渠国和100多年前一样,再次进入了休养生息,准备再次进攻的阶段。


秦国是否会再次给予义渠国机会呢?


公元前306年,秦国在经历内乱后,由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芈八子)摄政。


就在秦国大事初定时,楚国趁机围困了韩国雍氏(今河南禹州东北)。


当时楚国十分强盛,东方六国要么实力不足,要么不愿与楚国作对,唯有秦国有实力和意愿与楚国交战。


因此,韩国多次向秦国求援,希望他们能出兵解救。


由于秦国刚刚稳定下来,宣太后与魏冉商议后决定不出兵,以免给其他国家占便宜。


尽管韩国屡战屡败,却依然不愿放弃,最终派出了号称韩国智囊的尚靳,出使秦国。


尚靳一到秦国,便直接点出了当前韩国、楚国和秦国之间的形势,说:“秦国与韩国是唇亡齿寒,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旦打仗,韩国可以成为秦国的屏障和出山的通道,对秦国有百利而无一害。”


面对尚靳的论点,宣太后承认了其合理性,但最终仍未决定出兵。


原因在于,秦国刚刚经历内乱,国力受损。


除此之外,宣太后还担心如果出兵失败,国内的反对派会利用这个机会发动叛乱。


即使获得胜利,对于秦国目前的情况来说,也没有太多好处。


回复尚靳的时候,宣太后的措辞粗俗不堪,甚至以自己的房事作为例子,解释秦国不愿出兵的原因。


那些话语对传统儒生来说实在是无法忍受,污秽恶心。


甚至到了清代,被任命为刑部尚书的王士祯对此评论说:“如此淫秽下流的言辞,从妇人口中出来,传入使者耳中,被载入史册,实在令人愤慨。”


历史记载,魏冉和宣太后芈八子虽然是同父异母的姐弟,但他们之间也有着不可告人的亲密关系。


魏冉在被封为穰侯后,凭借与宣太后和拥立秦昭襄王的关系,权势滔天,一手遮天。


为了更好地掌握手中的权力,他经常出入宫廷与宣太后私会。


宣太后也乐于利用他,去打理秦国上下之事。


公元前304年,义渠国经历重创后,痛定思痛,终于与秦国修好,以便休养生息。


宣太后也正忙于应对东方各国的战争,为了获得稳定的后方,她与魏冉商议,决定让义渠国国王来朝觐见,商讨两国联盟修好的相关事宜。


正值秦昭襄王加冠之礼,义渠国国王来到秦国,见到宣太后虽然已经是人妇、为人母,但依然是美貌绝伦、倾国倾城、婀娜多姿。


很快,义渠王就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


本来义渠国国王来到秦国是为了与秦国修好,以便为义渠国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最后实现昔日义渠国东西千里的辉煌。


可惜,义渠王却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境地,整日沉溺于与秦国宣太后的鱼水之欢,不再顾及宏图大业。


30年的时间一晃而过,义渠王的雄心壮志早已被与宣太后的个人感情所扼杀。


秦国利用这段时间四处进攻,中原地区的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赵国外,其他东方六国都无力与秦国抗衡。


公元前272年,秦国已经变得足够强大,而义渠国则在义渠王任性妄为的统治下逐渐衰落。


宣太后的目的似乎已经达到,所以她突然在温柔乡中发难,终结了持续了30年的感情,将义渠王杀死于甘泉宫中。


紧接着,义渠国在秦军的铁骑下迅速灭亡,秦国经过300多年的时间,最终彻底消灭了义渠国,并在义渠国的旧地设立了陇西、北地、上郡。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诸侯纷争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