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缪易真率领众锦衣卫出了南宫山庄,行出不远,便碰上了寻找赵燕豪的邵风、酆渊及詹怀仁一行。
缪易真见并无赵燕豪在内,可却多了一名被绑缚于马背之上的老僧,心下既惊奇,又着急。
“怎么回事?……燕豪呢?”
“暂时还没寻到哩。”邵风轻摇首,神情有点惶愧。
“哦?……这名老僧是何人?”缪易真蹙眉问。
“追杀赵大哥之人!属下问过了,自称乃是普陀派的天风,江湖绰号“怒金刚”;南宫山庄被赵大哥打伤的那吴逸云,乃是他的弟子……”
“哦,原来竟是天风大师。”
缪易真聪明绝顶,立时便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于是不再就这问题进行追问,只是问道:“那他也没寻到燕豪么?”
“据他所言,倒是寻到啦,就在得月客栈里,他们还大打了一场哩;赵大哥一边抵挡,一边撤退,自镇上打到龙门石窟,又自岸上打到伊河之中,最后击晕了他。等他醒来之后,已不见赵大哥的踪迹啦!”
缪易真心下稍定,没再询问详情,便率众到了镇上的得月客栈。
他先是帮谢掌柜解了穴,吩咐他安置众人。
人数如此之多,客栈根本就没那么多客房。于是,谢掌柜便让缪易真单独住一间上房;有身份的锦衣卫,三人住一间;余下之人,则挤在剩下的那二十余间客房之中,有的睡床,有的只能打地铺。
缪易真复招来邵风,仔细询问寻找赵燕豪的经过。
原来,邵风率众属下往下游 行出不远,便发现了仰躺于河畔的天风僧,但见他面色惨白,昏迷不醒,于是将他摇醒过来询问。
天风僧因被赵燕豪砸晕于伊河之后,便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所以,他自然也不知赵燕豪的去向。
邵风将信将疑,便将天风捆 绑了,命四名属下看守着;带了三名属下继续沿下游搜寻,足足行出十余里地,仍是不见赵燕豪的踪迹。
他因一则担心那四名兄弟看不住天风僧,二则又怀疑赵燕豪走的根本不是这条道,而是往上游而去的,所以便返回了。
往上游搜寻的柳七等几名兄弟,行出数里亦是一无所获,怏怏而返。
邵风觉得再继续搜寻恐也是徒劳无功,所以便决定先将天风僧押解回去,并将具体情况报告给缪易真大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由他来定夺。
归途之中,正好遇上闻讯赶来的酆渊和詹怀仁一行,于是便一起赶往南宫山庄。半道之上,刚巧遇上铩羽而归的大部队。
邵风将事情的经过叙述完之后,问道:“大人,您认为天风大师之言可信么?”
缪易真一直在聚精会神地倾听着,闻言沉吟片刻,沉声道:“恐怕,天风大师并未说谎。……凭燕豪的武功,即便身受重伤,若仅自保,当是能做到的。”
“那就好,那就好。”邵风终于将一直高悬着的一颗心落了地,想了想,小心翼翼的问:“……大人,那么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才是?”
“多带人手,继续找寻。”
缪易真目光闪动,激声道: “给本官搜遍龙门山!若仍找不到人,则搜寻水路!”
“好的。”
“多去打听打听,尤其是关隘、码头这类地方;还要多询问过往的船只,往来的客商。”
“属下明白。”
这世上,有的事情想着挺简单,其实却挺复杂。比方说易学,不过是一阴一阳而已,可真欲弄明白,却又甚难。想不明白太极的道理,就无法理解河图,洛书;理解不了河图,洛书,自然亦无法理解五行,八卦;理解不了五行,八卦,自然就无法理解周天六十四卦的含义了……
可有些事情呢,乍看挺复杂,其实却挺简单。就比方说邵风一行寻找赵燕豪这事吧。他们遵照缪易真嘱咐,一直搜寻至次日日暮时分,仍然杳无音讯;可正当几乎绝望之时,赵燕豪却又突然安然而归了。
◎◎◎
入夜时分,侯老汉的货船抵达埠头。
赵燕豪刚足一踏岸,便见几名执着火把之人兴奋莫名,兴奋地叫嚷着跑过来。他认得其中一人乃是邵风的属下,心下大喜。
过不多时,邵风带领一群锦衣卫蜂拥而至,如获至宝般的将他围在核心,七嘴八舌的询问开来。
赵燕豪将经过简要的说了,并不迭拱手道谢,之后又向邵风讨了数十两银子给侯老汉,喜得祖孙俩合不拢嘴……
终于寻到了人,缪易真自然欣喜不已。
众锦衣卫早自发腾出一间客房来给赵燕豪,以供静养疗伤。缪易真又命谢掌柜安排两名伙计尽心伺候着。
赵燕豪得知邵风俘获了天风大师,心下过意不去,便恳请缪易真释放与他。
缪易真不愿怫其意, 从之。
天风僧甚为沮丧,雇了一辆马车,带了地信僧的骨灰,以及重伤的吴逸云、地灵僧返回普陀。
崇王心下过意不去,临行之前送去五百两黄金的抚恤金。
地灵僧仅断了两根胸骨,脏腑的受伤程度倒不算严重,半年之后便伤愈了;吴逸云可没他那么幸运,一身武功几乎给废掉,好在衣食住行之类,倒还算能自理。
一代人杰落得如此下场,吴逸云自然万念俱灰,有好多次萌生过自杀之念,可俱被天行住持及时地善言劝化,最后终于罢了此念。
后来,吴逸云重新振作,不再做俗家弟子,而是剃发为僧皈依我佛,被天行住持赐法名地厚。
他一生精研佛学,终成一代高僧,八十八岁高寿之时方始圆寂。
这是后话。
曾有不少人问过他这个问题:“地厚大师,赵燕豪当年废了你的武功,如今你还恨他麽?”
地厚慨然道:“阿弥陀佛,恨即不恨,不恨即恨。人生在世,有得即有失,有失即有得。有道是: 咎由自取。设若贫僧当时不存取他性命之念,他亦未必会有伤害贫僧之心。佛曰:因果报应。种下了因,便会有果。你说,贫僧该恨麽?能彻底斩断红尘,摒绝杂念,从而得悟大道,乃我辈僧人最大之幸事,那你说,我会恨麽?……”
相信多年之后,赵燕豪也会生出与他相似之心境。
只是,就目前的情形而言,吴逸云乃尘缘已尽;而赵燕豪,则尘缘未了罢了。
可不管怎么说来,红尘之中有声有色,有功有利,有爱有恨,有笑有泪,还是最为令人留恋的。
人生最大的幸事,莫过于能在俗世红尘之中:
风风火火地干 他娘 的一场,管它是成是败;
威风凛凛地杀 他娘 的一场,管它是错是对;
轰轰烈烈地爱 他娘 的一场,管它是甜是苦;
彻彻底底地悟 他娘 的一场,管它是得是失;
……
便如,赵燕豪这一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