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人生路》 疏理做人应知诀
书名:成败人生路 作者:书呆子 本章字数:8016字 发布时间:2023-11-07

            成败人生路

 

摸爬滚打几十春,壮志始终凌青云。

平常事儿尽力做,高远目标心常存。

儿女情长断难断,功业事险成难成。

云遮雾罩向何去?立定脚跟做个人。

——题解

疏理做人应知诀   奉献世上未见书

                                  ——前言

《隋唐演义》有诗说:困厄识天心,提示意正深。琢磨成美玉,锻炼成良金。骨为穷愁老,谋因艰苦沉。莫缘频失意,黯黯泪沾巾。

该书说:如今人,小小不得意就怨天;不知天要成就这个人,就象要困苦他一样。越是人扶扶不起,别说是穷愁,就是病也与他一场,直到绝处逢生,还象不肯放舍他似的。

向河渠就是老天要成就的一个人。从离校开始50年来坎坎坷坷,克服了百余种困难,逐步完善自己,终于成为一个真正的人。160多万字的四卷本长篇小说《成败人生路》写的就是他。

本书主要故事有:

第一册《初味人生》叙述的是离校回乡十年初步体味人生的成败过程。

从历史反革命的子女到乡镇企业定职干部。一路走来历经了摘父亲的帽子,这其间有他个人的上书,有乡亲、老师、同学们的努力,尤其是义妹李晓燕对舅舅也是卫生局负责人的求情最为关键。无奈当生产队会计,为群众脱贫而拼搏,结果好心没得到好报,反而受到很多打击,最终受人劝解放弃初衷;设法通过与队长在领导的参与下进行谈心活动,让大队领导改变了看法。巧遇贵人识才,得进公社当通讯报导员,因成绩突出被公社大院的人们称为舆论,在县专门会议上得到嘉奖。政策变化被分到农机站当保管员,成了站上最受欢迎的人,享了五年的福。因与人武部长处得好,被推荐为塑料厂会计,书记交代他要念好该厂那本难念的经,从此进入定职干部行列;因没参加吃请活动受到同事的批评剖解,“不吃请”不再是他的品德之一。

与王梨花的恋爱悲剧。有从不认识到心心相印到因故转为地下恋爱的相恋过程。有向父变成历史反革命,王梨花毅然表态生死不分离,并赠钱、出主意、帮写材料。王父也被揪斗,却因她生得漂亮造反派追求未遂而设法陷害,另一军人表示只要王愿意嫁给他,确保王父安全,王处于救父亲和忠爱情两难中;向为王排难着想无奈提出分手。因心中放不下王而痛苦,为解脱痛苦去河工苦干以致受伤,受到众人的劝解。为农机站到县城购配件,借机绕路看望王,缠缠绵绵相送途中王提出要与他精神恋爱到永远,他同意了。王生病住院,因特殊缘故向带病不避嫌疑去护理,是什么特殊缘故?

与徐晓云处成半友半恋人关系的故事也是挺引人注目的。徐担任王、向地下恋爱的联系人,帮传递消息。徐两次遇难,向与义妹奋力援救而脱险。向因心中放不下王而上河工苦干寻解脱以至受伤,徐强制逼回。向为徐插队到沿江、调到公社来做的工作。为放不下向,徐设法插队到沿江,来后为向做了大量事情,包括以情喻理劝说向移情替身,处好与童的夫妻关系,并暴露她内心爱向但因从小许配给人而不能爱的秘密;向家遭火灾,为建新房,徐做了很多事,包括垫钱买建材,以至引起童的疑虑。向在“世外桃园世上无”、夫妻相处有诀窍,还有与他相处的红线等方面谈了很多。学校、公社、农机站谁都看得到他俩处得好的现象,连向所在队都有议论。知青回城临分别前徐在向家的坦诚交待让童明白了徐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向。

与童凤莲夫妻关系的渐变过程。由无奈结婚,被徐做工作得以移情替身,逐渐变成好夫妻,特别是为妻幸福不再参加高考,更是让人佩服。要知道77年高考他可是名列全县第二的高分获得者,仅因体检不合格才没被录取。劝他再考者很多,尤其是母校班主任、校长都来劝,他的答复很是动人。象他这样做的只怕很少,您见过吗?

第二册《生化风云》叙述的主要是向河渠怎样念塑料厂那本难念的经和怎样谈精神恋爱的。

迎着困难上。塑料厂因资不抵债而关门,向河渠将他人认为说不通的阮志清连劝带逼带承认解决阮解决不了的难题,从而使阮同意牵头兴办生化厂;向接触不多的老同学的大哥借钱启动;借不太熟悉的隔班老同学的人脉关系解决看来无法解决的地盘之争;带三名新进厂的复员军人去人生地不熟语言也生疏的江南,27天建成4个共有27社的激素生产车间,高峰期利润达全厂47%以上,将生化厂推上县明星企业,激素产量占全国第一。许多人背后议论没有向河渠就没有生化厂,甚至连钱教授在电话里也向公社宣称如果调离向,那么“离了向河渠,生化厂就不是生化厂了”。

功高震主受排挤。严重时几乎被降职调离,终被借调公社中心工作队,远离管理中心,他建立的管理网络被打乱,管理方法在争论中被否定,给厂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影响。在肝素连续亏损15个月、明知是一箭双雕之计的情况下,仍然去江南劝江南分厂长回来任肝素车间主任,扭亏为盈;为不同意乱安插人而触怒上级要他辞职时为其挽回灾难。上级要向当厂长时,仍然坚持不当,这里的仍然坚持是说在劝阮前,公社副书记曾要他当厂长,他不当。后因全国性厂长组阁制的推行,阮志清不要他了,在劝告无效的情况下,无奈承认当厂长,这无奈,是因为百余名职工待业,厂临大难,他不当厂长就必须离厂。

在无产可生、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他克服重重困难开发了四个产品,在短短的五个月内创造了产值、利润双超指标,职工人人有事做。第一次受到全乡大会的表扬,得到公司经理和老大哥的祝贺,被公司人们称为奇迹。

因没将质量第一放在首位,造成产品迟迟难以销尽,以至阮志清的战友、新来的乡党委书记居然白收楼房不给钱,拆掉主产品生产线不让产,并将支持他的公司秦经理找风流碴子免职,大会上再三点名批评,终将他逼上辞职路,生化厂也走上濒临关门的地步。老书记交念的那本难念的经终于没念好。这里的波折令人惊心动魄。

精神恋爱也是吸引人的。合议小说《一路上》的创作,支助王的小屋改建,劝说王夫妻相处的苦心,与王随军前的谈话,王为弟结婚请假归来约向到蠡湖相会的过程,镇北房东去世王借机赠送300多条短语警句的小红本给向,从而结束她的精神恋爱。向却将小红本作为王的替身,有事常翻,当着在与王交谈,并屡与朋友提到,30多年来一直作为精神粮食。

与缪丽的关系很有意思。第一册向对缪的看法并不好,连缪家请吃也不去;这一册却从不想参与做工作,到勉强参与,到积极做工作,以至助缪免除破家、坐牢两大灾难,由此引起缪对向的感激以至爱;在“歪七邪八蒙住理智”那一章里缪丽居然用她的那一套理论说服向跟她上了床,是不是太离奇了点儿?要知道连王梨花都没能让向顺其心意,再加上他可是个理论很强的人呢,什么样的理论能说服这个书呆子?

夫妻关系虽然也很好,吸引人的故事却只有“凤莲中毒因何故”那一章比较有情趣。

“第四四章 凤莲中毒因何故倒是第三册《羊肠小道》主要叙述他从87年到02年开发的项目个个成功个个败的过程。

向河渠离厂回家后办了个校办厂,乡书记着人喊他去责询,随后派人去校办厂查、拿公物,还同意他到三干会上做检查。这三件事不但对向没有丝毫损伤,反而扬了他的名,尤其是在三干会上的检查,其中突出的是“承包亏损,回家种田”的说法、做法,竟成了当天会议讨论的热门话题,直至几十年后还被人称他为沿江改革第一人。改革运动中有多少人肯象他这样做?

肝素在生化厂是个赚钱的行当,到校办厂却不让产,开办一年,只做了不到四个月;硫酸铜也一样,都是厂邻不让干,迫于无奈只好搬。搬到跃进校,生产片碱,产供销都好,却因开办的三人不团结,以至连他不用本厂户头,走门路弄回的49吨液碱卖二百公斤给外甥都做不到主,只好另到别处求人帮忙。原来打算开发的磷酸三钠,迫于无奈只好到人家去开发。开办厂的三人,厂长是向推辞张校长对他的任用,极力推荐原厂长梁金才当的;供销副厂长是他让利于请来的外地朋友许明熙当的;自己只当了个会计。本是克己利人筹建起来的班子,却变成做不到主了,您说奇怪不?他走后厂也逐步走向败落以致关门。中心校对他却一直都很好,直至几十年后退休老教师聚会时还请他作佳宾。这里牵丝绊缕的根由说起来就长了,书中自有叙述。

应邀去临江水泥厂开发磷酸三钠。水泥厂长是他的老同学、联办厂长是他自己,技术从小试到开机生产都熟套,供销门路也畅通,除订联营合同时没坚持住要写违约条款外,都很顺利,可偏有一章写的是“万事具备厂关门”。是什么原因?说到底还是他的因素,就如他在《友谊痛》中所说的“自从同窗到如今,不觉相交三十春。道是携手共创业,谁知步步有陷坑。心力极尽全白费,权势欺压情为零。欲哭无泪同谁诉?只怨眼睛不怨人。眼睛受怨连呼冤,往事历历早看明。援手情忘母怕养,生平助人事罕闻。不是眼瞎是念贪,心存侥幸才是真。还有一桩大错处,不该忘却防人心。”这里的伤心事自是不少。

校办厂倒了,从水泥厂回来到哪儿干?干什么?应生化厂负责人郑若华的邀请开发出三氯化铁。乡党委新书记钱海涛(不是前文的新书记),也是向的老同学来找他,意图要他当工业公司经理。想到秦正平因他而被免,觉得很是对不起,推荐秦当,说是比他更好。钱答应了,秦成为经理;不过同时也做了件蠢事,就是请钱要求秦断掉婚外情,因为秦的妻子曾请他帮忙。在秦的帮助下,有钱好办事,三氯化铁由小变大,形成班年产值50万元的规模,并与通城自来水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不过是以公司出面签订的,签字者是姚明德。大功告成了,祸事也来了,郑若华的厂长被免去,换了不怎么对劲的姚明德来当厂长,阮志清当生产厂长,他被架空了,更严重的是销路是他打通的,业务费居然被剥夺,无奈只好告辞回家。需要补充说说的是他走后没到半年,因设备损坏,不会修又不知找谁修,也不好找向修(事情做得太绝了些),只好关门,生化厂至此彻底倒台。秦、钱干嘛去了?

与包国平合伙承包福利化工厂是鉴于包的舅舅钱书记的说情。生产经营中,开发新产品缺钱,老同学顾荣华愿意投资,包怕弄不过顾,不要,却提议让向顶名代投资。顾同意出钱由向顶名,向不愿,被顾以帮儿子找工作为由劝说,向回不了顾的情面只好顶名投资,却没签顶名投资的协议。不料包国平以舅舅势力独断独行,矛盾来了,竟然不要向合伙。向因钱的关系只好走,恰好老朋友缺项目,与对方签了技术服务合同。谁知钱清楚包的底细,不让包接手,硬要向负责,向没法只好答应,并与包签订了亏损全归向的不公正的协议。

由于有顶名投资的原因,福利厂名义上是向承包,骨子里顾为大老板。从开会商议事情到全厂生产经营的大步署,都由顾在当家作主,变成缪丽抓生产,许明熙负责供销,向负责开发,严重时竟然要向离厂让缪来代管,为顾年底来厂全面负责打基础,甚至连电话户头都是缪的名。缪抓生产出现了严重质量事故,致使货难销钱难要。追究质量问题的会议上竟然将责任归结到向的身上,说他是厂长,该全面负责。向严格按制度、操作规程办事,解决了质量问题。为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向用尽了心思。

化工行业的下滑,福利厂产品严重滞销,许多大厂或关或停,顾荣华改投为借。反正没签合同,他怎么说都有理,向走到严重困难的境地:付债累累,无产可生,他骑上了虎背。缪丽仍然支持他。在缪、许的支持下,向在困难中硬撑着卖库存产品,寻找可开发的项目。

没钱开发什么项目?嗐——,瞎猫遇上死老鼠,还让他碰上一个叫氟苯的产品。经调查是个非常畅销的项目,不过也是个需要300万元,至少也不能少于150万元的项目,而他却亏空二三十万元,顾还在拼命地要呢,从哪里来的钱去开发?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居然搞成了。在离家几十里的国营大厂内没花本乡一分钱公款,建起一个设备投资115万元的潘家分厂,拿出含量占99.16%的试产品;供销员签到月供10吨、货到付款的合同;缪丽竟让潘家信用社当油厂人的面承诺上马后给予33万元的贷款;正式上马后它的年产值将超过全乡的总产值。这一令人震撼的结果是怎么得来的?读了有关章节您就知道了。

由于向的不巴结领导,致使乡里答应的20万元扶持金落了空,建厂前答应支持的沿江信用社、经管办都失了信。向在合伙人、潘家油厂的威信大大下降,许多时候被架空,向进行理顺关系的整合行动。合伙人为争权不愿缪丽参与承包,从而让缪对前途绝望,以致做出盗汇10万元贷款的蠢事,引起另一场内部斗争。本已相信向的关于理顺关系理论的合伙人将他推到缪的一方,从而使向提出的有关救厂措施归于无效,分厂终于关门。除缪丽外,向与查、闻都遭到失败,假如将油厂因向的离开导致技术不过关死一伤四,从而不敢再生产也算失败的话,那么个个都败。这其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向河渠的智谋百出,让人感叹不已。

学做仿古雕花家具用以还债至富的路走不通,是因为顾荣华的心眼太小也太狠。故事不复杂,就不介绍了。

帮助朋友上氟苯也没能成功,到不是向的责任。他本来对氟苯已没有指望了,因两位朋友要在潘家上,为帮朋友也只好舍弃其它而极尽自己的力量。两位朋友,瞿祖强原来氟苯上的老供销,欠他不少情;谢成功帮助女儿找到工作,尽管后来发现不理想,但也是个情,因而尽全力帮。两友由于争权矛盾重重,向调解无效,只好任其失败。

到临江化工公司工作,帮助上胰酶。从小试到中试,从自制土设备到大生产,极尽全力,日夜辛苦,终于生产出合格品;后来收货方提高质量标准,继续试验到达标,从而改变了该公司无产可生的局面。却因老板不给试验的工钱而辞职。为讨回积欠18个月的工资,向提起诉讼,因证人没到庭而败诉,虽然提供的其它证据是无可辩驳的,却没用。悲愤地上书法院,也无效。还好与其它人不同,他掌握了胰酶制作技术,凭以到万通公司进行技术服务,也算是“菠菜挑掉蒜好的”,不是一无所获。

到万通本是从头到尾都通顺,领导好,助手好,工作顺利,从设备安装到调试到试产,产品自测合格,任务按说是顺利完成了。可谁知来了新政策,到药检所检测需许可证,而许可证需法人代表是化工工程师,万通不符合。这本与向的任务无关,但万通认为他们申领不到证,再合格也没用,因而不给钱。这么说来也败了。

就如他在诗里所说的:“人生恐怕真有运,我不该做化工梦。创建项目个个成,个个夭折成短命。尤其这回万通行,上下左右都通顺。产品达标分厂建,偏偏下来新规定。罢罢罢罢罢罢罢,不与命运硬去顶。转行协助收废旧,著书立说再等等。”

打算转行不再搞化工,谁知又来了一个化工项目,是瞿祖强推荐的。让他白花一年多,贴进几百元差旅费,上了一个新老板的当,这才真的告别化工说“再见”,彻底不干了。

您说这坎坎坷坷15年倒楣不倒楣?他能从中得到什么呢?

本册还有关于缪、向关系的故事也是惹人感兴趣的。缪到福利厂来是顾的安排,这算不了什么。顾要缪代管,缪不愿,就有情的关系在内;顾改投为借后,缪对向的支持差不多情的关系占优势,那句“连同人,要的话也给你。”就是明证。兴建潘家分厂的活动中缪做了很多工作,几乎可以说“没有缪就没有这个分厂”。可在紧要关口她却盗汇了巨款,将众人的种种辛苦付之东流。您说缪是功臣还是祸首?在处置盗汇案的问题上向做得怎样,书中自有叙述。让人想不到的是县司法机构居然连问一下她都没有,您觉得奇怪不奇怪?十万元在当时可是笔巨款,报案者难道肯任由司法机构这样处置?乡清算小组为何也不闻不问?向河渠做了些什么?在 “盘点缪丽画句号”那一章里向河渠又是怎样处置与缪丽之间的关系的?这些问题都挺有趣,您不妨看看。

第四册《欲矩之间》是说他60岁以后在欲望与规矩之间保持平衡,改变了他的总是失败的命运,获得了某些成功。这里说的规矩是指法律法规、道德风俗,以至潜规则。

与万通的官司基本打赢,拿到大部分钱。

上一册中顾荣华请向河渠借名投资,亏损后改投为借,并索要投资款,到本册更上法庭诉讼,并给司法系统通了关系,直至政法委书记都出了面;向受到拘留、抄家的处分;向给法官、执行庭、村领导和律师等相关人员说明了本案的的真实情况,经大家的努力,原告标的17万元,执行庭竟以3万元就和解告终,并在结束时吩咐顾“回家路上不要欺侮人家”,您是否觉得奇怪?

最奇怪的是经管办状告向河渠却说是帮向解决难关,还在退庭后请向吃饭,邀向同车回家。您能明白其中的究竟吗?

《成功八策》四家选一家出版了。《一路上》《怎样做人与处世》都已完稿,正在修改中。

冲破相关干部的多次刁难终进乡镇企业退职干部行列,拿到补助钱。多次刁难,是些什么样的刁难?

拆迁补助因工作队、本组群众、邻村群众的说情,被本村领导按特殊户、特困户照顾;邻村拆迁因他几十年来为集体吃尽辛苦没捞到钱却亏了债,借租用该村民房为由设法给以补助,并在会上宣传这样做的理由。邻村啊,也给予照顾,可想而知他的为人。

还清应还的债务靠的是收废旧的收入、邻村本村的照顾、司法机关的努力、女儿的帮助,这些都有动人的故事。

当上群众代表、居民组长、民主理财小组成员,靠的是人缘关系。

与村委会舌战,因故只为本组争得应得补助的一半。为所在三个组跟镇干部据理力争,争得镇政府原答应给的安置房好位置,自己却因故没能住上。他的话在三个组被传为佳话,没住上好位置引起众人的感叹。这里的两个因故,是什么故?

本册用一半以上的章节叙述了向河渠为乡镇企业退职干部的养老一事奋力抗争的故事,更是令人感动。

论参与活动,他因故迟到好多年;论参与时机,他是在副镇长宣告没有政策或上级文件无法解决、活动头头之一来电要求散了的紧急关头应群众推荐参与的。

参与后针对副镇长的宣告,重点寻找政策和上级文件。通过自家的藏书、自费到新华书店买书、向律师朋友借书,几番周折,才找到六条从宪法到部委的文件,形成驳不倒的应该享受退休待遇的体系性文件。这一体系性文件是什么?

想不到的是这一体系性文件得不到群体的全面支持。尽管他两次用书面材料、几次在会上宣讲,甚至在镇有关部门领导数次威协,宣称要取消他们一伙的已有补助,群体内部有人宣称不要他参加的情况下,仍然挺立抗争,终于得到地区有关部门的有条件的支持,从而获得初步的胜利。连同反对他在内的全体人员都称赞他立了大功,并纷纷向他敬酒。他的表态用诗叙说却是:

          会上众人表扬我,这次加钱功卓著。其实情况非如此,比我功大另有主。

          没有老冯没活动,没有活动没补助。这次不是老冯去,何时加钱没有数。

          前年镇长当众说,没有文件就断路。有人来电叫散伙,老朱大喊止退缩。

          从此进入新天地,依法维权迈大步。去年活动又低落,老耿挺身擂战鼓。

          没他没有复核文,凭啥东西找政府?至于我真没说的,查书写字听吩咐。

          今后咋办听大伙,顺其自然不执固。

退休是国家文件规定的,加钱却只是省里的文件,国家体系性文件的得不到众人的支持,省文件却全体支持,这是从何说起?想起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他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公认的真理,可是在他的祖国却实现不了;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在法国只存在了七十二天,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在当地得不到广泛的支持。毛泽东说:“做一切工作,必须切合实际,不切合实际就错了。切合实际就是要看需要和可能。”众人不全部迫切需要退休,这就是实际。你硬要按国家政策办,不切合实际,就错了,因此今后咋办听大伙的,不再硬性坚持原则。

与王梨花的精神恋爱,以向给王一信,在报告《一路上》已完稿的同时,给王提供他的关于学佛体会,以助王完善自己而圆满结束。

夫妻关系是不必说的了,那章“对妻没错也认错”就说明了一切。

以上说的是故事,还有做人的理论不知您喜欢不喜欢?笔者疏理向河渠从头到尾的体悟,分“树立做人的理想”“打造全新的自我”“经营幸福的家庭”“迎着困难奋进”“与人相处的道理”“处世的权谋”等方面,竟理出三万多字的做人道理。要是让他得以重新来一次,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物。您要是有兴趣,也可以从头来起,看看能疏理出多少,对您有用的有多少,从而不妄读此书。

有人喜欢读诗词,本书自写诗词七百余首,喜欢的话,不妨欣赏欣赏,不少还是能给您乐趣的、有用的。说句笑话,它比《红楼梦》的诗词还要多呢。

《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一书中说:“ 世间万物,只是有用处,才是最可宝贵的”“读前人的书,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生活。阅读的价值,在于它有益于当下的生活,有益于鲜活的生命,有益于我们的文化成长和人格发育。”“好的经典一定是人生的教科书,它所呈现的生命形式与人生内容,正是我们体悟生命、省察人生的‘镜子’”。我写《成败人生路》就是为给大家的人生寻找教科书和“镜子”,不指望成为什么经典,只盼望能帮得到您。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成败人生路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