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寻拿到药方后,与陈善财打过招呼后,也就走了出去。
阿寻:“老爷,我出去了。”
陈善财:“嗯。”
很快房间里也就剩下了秦立,陈善财和小玉姑娘三人。秦立和陈善财在闲聊,而小玉姑娘则是站立一旁,不时端茶递水。
看着眼前一脸和善的陈善财,也是这家客栈的掌柜,秦立有些感动,秦立的感动原因无它,就是因为这陈大掌柜竟然将为何搭救他的原因给说了出来。
很难想象俩个素不相识的人,竟然会浪费财力物力去拯救一半死不活的人,虽然陈善财的马车撞了他,按理说是该这般做的,可秦立却是知道,这账可不是这么算的,这若是换作别人,别说是像现在这般又请名医又请丫鬟伺候的了,当场没给他补上一刀,抛尸野外那就不错了。
秦立虽不懂什么人情事故,但在与他的那位便宜师父厮混的那几年,这人心险恶那也是不少见的,就更别提在大丰村的那三年了。
“小子秦立,多谢恩人搭救,请受小子一拜。”说着,秦立竟就要大礼参拜众人。
“使不得,使不得啊。”陈善财口中大喊的同时,也将秦立给扶了起来。
看着眼前的陈善财,秦立顿感眼前之人甚是亲切,于是道:“可是您救的我?”
陈善财笑道:“小兄弟不必介怀,这事本就是我该做的。”
得知自己的命果真就是眼前之人救下之后,秦立便又要大礼拜谢。
“多谢恩人的救命之恩,立没齿难忘!”
...
在一番的感人剧情后,二人的情绪这才稳定了下来。
见秦立稳定下来了,陈善财温声开口:阿立啊,你家在哪?可需要陈叔送你回去,或是陈叔差人给你家里人传个平安,也让你家里人不必担心呐。
秦立沉默,他不知道该如何告诉他的救命恩人,他的自身情况。在思索一番后,秦立哀伤道:陈叔,我没亲人了。
没亲人了?陈善财微微一楞,但很快他的神情就恢复了过来。
哎~陈善财轻叹一声:又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啊,这该死的世道啊。
秦立听着陈善财的呢喃,他有些懵,难不成这恩人猜到了我的身份?秦立不由的有些紧张了起来,要知道他的身上不仅背了一屁股的债务,如今身上更是还背上了一条人命。
秦立紧张了半天,也没听见恩人说要他还债或是送他见官之类的话,这让他不由的放下心来。
孩子,你呢什么都不想要,你就好好呆在这里好生休养,就当这里是你的家,不必拘束。陈善财轻轻拍打着秦立的肩膀,和蔼道:我呢就先走了,你有什么吩咐,和小玉说就是了。
陈善财踱着步,背着手离开了,在他看来秦立他已经有九成九的把握拿下来了,只不过这事不能操之过急,得一步一步慢慢来。
在陈善财离开后,不大的房间内,就剩下了秦立和小玉姑娘二人了,气氛开始变得诡异了起来。双方都相互看着对方,谁也不愿先开口,最终,还是小玉率先打破了这沉默的气氛。
小玉:谢...谢谢。
秦立:什么?
小玉的声音很轻,秦立一时没能听清她在说些什么。
小玉咬了咬嘴唇,道:我说谢谢,谢谢方才没揭穿我。
秦立:揭穿你?揭穿你什么,我为什么要揭穿你?
看着秦立他那张茫然的脸,小玉笑了笑,没再进一步解释,而是转移了话题道:小公子,你可是饿了,我去弄点吃的给你。
听到小玉这般说,秦立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说实在的他确实是饿了,只不过这是在别人家他也是不大好意思开口,虽然他的那位恩人一再说过,将这里当作是自己的家,不必拘束,但他却是知道像这种场面话,听听就好了,认真那就过头了。
就像眼前的这位小玉姑娘,恩人也说了,这是他请来伺候自己的,算是丫鬟之类的,可秦立哪能将其当作真的丫鬟使唤,且不说他并不是所谓的少爷公子,而且他长这么大也没人服侍过,也不知道该如何享受,再者说了,小玉姑娘并不是恩人手底下的仆人,而是请来的,双方不过是雇佣关系罢了,要是提了一些过分要求,那是要去见官的。
秦立:那就...多谢小玉姑娘了。
小玉轻笑:小公子不必姑娘姑娘的叫了,你就叫我小玉吧,反正大家也都这么叫的我。
小...小玉。秦立有些羞涩道:我也不是什么公子,你还是叫我的名字吧。
小玉看着秦立羞红的脸,清澈的眼睛闪了闪,只觉得眼前的人甚是有趣。
小玉:嗯,好,那我以后就叫你名字了,秦立哥,你想吃啥,我去弄给你吃,陈掌柜这人可好了,你就放心好了,你呀在这里真的不必拘束的。
我想吃...烧鸡。秦立试探着说道。
烧鸡?小玉微微一愣。
不...不可以吗?秦立尴尬无比。
可以呀,怎么不可以。小玉反应了过来,打着包票道:你就在这里等着,我一会就给你送过来。
俩天后。
经过俩天的时间,秦立总是搞清楚了自己身边周围的状况。他现在所处的地方名叫平阳城,而他所住的同福客栈正是他的恩人-陈善财的一处产业,只不过他并不经常打理这些生意,大多时间他都是出去行善积德,乐善好施去了。
果然秦立看人的眼光,那还是不错的,在他看到陈善财的第一眼,就感觉对方是好人,还是那种大好人,这不,他的名声在这方圆几百里内早就传开了,那是无人不知他陈善财,陈大善人了。
用小玉的话来说,陈大善人那就是在世的活菩萨,那是救人无数,特别是流浪在外的可怜之人,那更是又当爹又当娘的,对每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都是悉心照顾。
平阳城在五年前,街头上还能不时看见乞讨的孩童,但自从陈大善人来了之后,就再也看不到一个街上乞讨的孩子了,也再出现过没一个饿死的人。
陈大善人的救人和大多数人的救人,那是完全不同的,大多数的所谓善人,不过是看到对方可怜设施些钱财,亦或者是设个粥棚给那些快饿的人吃上一顿既吃不饱又没丝毫油水的白米粥罢了。
陈大善人的善,那才是真的善。用佛家的话来说,那真的是送佛送到西,遇到乞讨的孩童,他并不是像他人那般设施钱财了事,而是将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带回家了,为此,他还专门买下了一大片占地不小的堂舍。
在那里那些孩子不再为了吃穿而发愁,不再为了一块馒头打生打死,也不再受到别人异样的目光。
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做到吃穿不愁,他们甚至可以在这里读书识字,学武学医等乃至去修仙,那也是未尝不可的,最重要的还是,他们在这里不再是街头上人人厌恶的邋遢乞丐,而是一个个的人,受人尊敬的人,他们将会一直在这里无忧无虑的生活,直到他们成年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