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柯和斐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海城。
代入钱为民的角度,在海城只需要创造炎热天气,耗时耗力,但总还有方法。但若是在烟城要制出海岛环境却是难上加难。
海城,依海而建,靠海而兴。此时,中原地区尚有几分夏日的余热,海城却已是秋高气爽,凉风带着咸咸的味道吹动宋柯头上的帷帽。
这里的女子为防风吹,有戴帷帽的习惯,宋柯走在街上不显突兀。而斐然为了躲避齐王通缉,早就做了普通商旅打扮。
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挑担的,摆摊的,叫卖的,推车的,形形色色的旅人经过。
“表哥可曾来信?”宋柯立在一个卖胭脂水粉的摊子前,随手拿起一盒胭脂赏看。
斐然先是瞧了一眼她手中的胭脂,才说道:“还没有消息呢。”
“商队那边呢?可有购得足够的茶叶?”
斐然道:“也没有。”
离开红绿村后,多方辗转,宋柯才和明承碰头,彼此定下协议。宋柯和斐然寻找解药,而明承则要负责京城中塔布学子的安危,并将一支暗卫交给斐然支配。
宋柯一听,顿时兴致缺缺,将手中的胭脂盒放回到铺子上,抬脚走了,也不理会斐然呼唤她,反而走得更加快。
她步履飞快。
”哎,你不要总想着正事,偶尔也放松一下。“
背后,斐然的声音响起,紧接着,斜伸过来一只手,掌中静静躺在她随手拿起的胭脂盒。
宋柯有些惊讶,抬眼看向斐然。
斐然似乎被看得有些害羞,另一只手摸了摸鼻子,心虚道:”可是不喜欢?“
宋柯嘴角露出淡淡的笑意,说:”我只是随手拿的。“
”那我还回去?“斐然皱起眉头。
很快,他又嘟囔地说:”可是买了东西又还过去太丢人了。“
在他收回胭脂盒之前,宋柯飞快地拿过,道:”其实颜色还挺好看的。“
斐然的眼睛便瞬间明亮了几分,说:”可有开心一些呢?“
宋柯心中的不快和郁郁有些消散。两人边走边聊,并肩走回暂时落脚的小院。海滨的咸风吹过,浅笑欢颜,衣袂翻飞,有几分岁月悠闲的意思。
”这么小小的一盒胭脂居然要一钱银子?可真是奸商啊!”宋柯不由得提高了声音,偏头看向斐然。
”你又当了冤大头,被那小贩坑了都不知道。“
可奇怪的是,斐然像是没有听到她说话,什么也不反驳,眼中带着几分惊诧,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来人,也不知是什么让他如此失态震惊,他整个人都顿在了原地。
宋柯好奇,顺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只见自己正前方大约五六丈的地方,走过来三位身穿缁衣的女尼。其中两位中等身材,面相严肃,大约是五十出头的年纪。但,最右侧的那位却赫然是一位妙龄少女,虽着缁衣,不施粉黛,但难掩其芳华。
她神色茫然,眼睛无神,似乎是遇到了什么难事,眼中隐约有泪关可见。
宋柯心头有些莫名的滋味,嘉妃那日手沾茶水在桌上写字的奇异举动忽然在她脑中闪现。
三位女尼离她已经是三四步的距离了。她见斐然还是那副样子,不禁有些气闷,便不理会他,只自己侧身,给来人让出路来,然后好整以暇,准备看看接下来的事宜。
那位少女猛然停住脚步,秀美的脸庞更是白了三四分,几乎毫无血色,眼底似乎有什么在涌动。她清澈的眼睛一眨,泪水瞬间掉落,她声音震惊:”是你......“纤细的身体也止不住地颤抖。
她身边的两位女尼皆是一脸责备,同时摇了摇头,念了一句佛,沉下声音:”心浮气躁,凡心未了,该罚,该罚!“
说着,其中一位居然从身后抽出一条戒尺,高高举起,重重挥下。
这走向着实让宋柯吃惊。
眼见着那戒尺就要落在少女单薄的后背,宋柯也替她出一身冷汗,却见一道矫健的身影飞过,扶着少女的肩头,带着她避开了落下的戒尺。
居然是斐然。
斐然松开手,站到少女身前,瞪着那两位女尼,冷声道:”妙清姑娘犯了何事,你们竟当街伤人?”
哦,原来这个小姑娘叫妙清。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往事呢?
宋柯越发好奇,打量的眼神不住地在斐然和妙清之间转换。一个是少年意气,仗义出头,另一个却又不像是深受委屈,饱经磨难。
宋柯仔细看了看妙清,见她居然快速冷静了下来,身形瘦削,有遗世独立之态,但那像是清泉一般的眼眸里似乎还留着迷茫无措的痕迹。
女尼道:”方外之人还是莫要管佛门之事为好。“
斐然哼了一声,转过头问妙清:”你为什么不躲开?“
妙清冲他双手合十,除开脸上尚有泪痕,却是一派平静,她说道:”多谢施主。“然后又走到两位女尼身前,坚定说道:”还请两位师叔责罚。“
手持戒尺的女尼道:”先回庵里吧。“
斐然伸手拦住妙清,不解地问道:”难倒你跟她们回去挨打?这就是你所说的求佛?“
两位女尼脸色有些不好,其中一位道:”施主莫要插手我庵中之事。“语气中警告之意明显。
”施主,这是我自己的事。“妙清语气决然,又行了一个合十礼。
斐然气闷,紧紧抿着唇,却又说不出什么。
看他心急又无计可施的模样,宋柯觉得有几分好笑,又有几分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