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书名:生如夏花 作者:止立言 本章字数:4293字 发布时间:2023-11-05

陈勇所在的市科学技术局有一正三副四位局长,局长已接近退休年龄,三位副局长正当盛年,因此,每个副局长都对局长宝座虎视眈眈,想尽一切办法谋求上位。副局长的空缺又成为处长眼中的一块肥肉,而副处长又觑视处长,科员又想晋升副处长。局长的宝座如同一个总开关,牵一发而动全身,环环相扣,引发了科学技术局内部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每个职场中的人士都知道这样一条潜规则:官场中的升迁,除了凭个人能力、业绩外,更多的是靠能否找个好码头,正所谓:朝里有人好做官。如果你找对了靠山,有聚光灯关照着,你可谓仕途得意,官运亨通,否则你只能是官途暗淡,成为边缘人。可是泊码头、找靠山也是有风险的,你们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大家共乘一条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要想升官发财是要付出代价的。面对着即将到来的高层人事变动,每一个有希望在这场人事变动中分一块蛋糕的人都各怀心事,表面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急流暗涌。市科学技术局以三位副局长为领头羊,自发形成了三个派系。派系之间表面和睦相处,笑脸相迎,实际上却是互相勾心斗角,互相拆台,互相抓对方的小辫子。

陈勇作为科技发展局的一名资历尚浅的新人,他根本没有留意到局里面已经是刀光剑影,杀气冲天。他一如既往地埋头工作,他只想把工作做好,至于升官发财,他可从来没有想过。可是你不惹事,并不等于麻烦就不会来找你。

最近,分管社会发展与农村科技处的副局长梁万山分配给陈勇一个重要任务——写一份关于农村科技发展的方案。陈勇为了能够写好这份方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多次下到基层进行调研,通过深入实地走访,查看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状况,再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看法,撰写了一份详尽的发展方案。为了能进一步完善方案,毫无城府的他把方案交给同事们帮忙审核,谁知却被人捷足先登,冒名顶替了。

蔡光明今年三十五岁,他对处里的副处长位置一直虎视眈眈,他是副局长梁万山的忠实拥护者,他恨不得梁万山快点升任局长,他好乘机提拔到副处长的职位。为了表示对梁万山副局长的忠心,他可谓是鞍前马后,言听计从,不但经常请梁副局长胡吃海喝,而且还不时送上各种名贵礼品。梁万山副局长也视他为左臂右膀,想尽一切办法提携他。可蔡光明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业务能力不敢恭维,尤其是舞文弄墨更是他的死穴。本来,梁万山副局长是想让蔡光明写一份关于农村科技发展的方案,因为这份方案是局长张先强布置的,蔡光明可以趁机露露头,积攒点业绩,显示一下能力。但梁万山思前想后,考虑到蔡光明文字功底不行,让他操刀会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于是,只好把这个任务交给陈勇。可蔡光明心有不甘,不想让陈勇就此独占了功劳,以免将来成为他的竞争对手,于是,他决定使出移花接木,狸猫换太子的手法。

眼看着陈勇就要把方案交到梁万山副局长的手里,蔡光明抓住陈勇提前公开方案的漏洞,决定先下手为强。他对陈勇的方案进行了改头换面,抢先一步把方案交到梁万山副局长的手里。梁万山副局长看了方案后都竖起了大拇指,他有点不相信地问道:“光明,这份方案真的是你写的吗?”蔡光明笑了笑道:“梁局长,方案肯定是我写的,我只是参考了一下陈勇写的方案。”梁万山副局长是何等聪明的人,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他说道:“这样做可能不太好吧?方案是我布置陈勇写的,到头来算在你的头上,我怕别人会说闲话。”蔡光明说:“梁局长,我和你是什么关系,你可不能让陈勇那小子像雨后春笋般冒起尖来,成为我的绊脚石。这份方案写得那么好,如果让它给张局长看到了,陈勇就有可能成为张局长眼中的红人,到时候我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了。梁局长,只要你把这份方案用我的名义交给局长审核,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陈勇肯定只能吃哑巴亏了。”

当局长张先强看到梁万山副局长提交的方案后,对方案的内容赞不绝口,梁万山副局长便乘机好好地盛赞了蔡光明一番。结果,蔡光明得到了张先强局长的欣赏,还在全局的领导班子会议上进行了表扬。

这一切,陈勇都蒙在鼓里。直到方案发下来后,陈勇才发现自己撰写的方案被蔡光明冒领了。刚开始,陈勇很生气,也想找蔡光明理论一番。但转念一想,一来自己没有真凭实据,二来蔡光明又是副局长梁万山的红人,如果和他公开撕破脸皮,以后不知会受到多大的打击报复,于是,只好把气吞进肚子里,算是交了一笔学费。不过,陈勇也吸取了教训,万事都多长了一个心眼。

市科学技术局有一个官方网站,里面有定期发布各部门最新工作动态的网页。这个官方网站,是外界了解市科学技术局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对外宣传的主阵地,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每个部门在网站里发布信息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层层把关。陈勇作为处里的笔杆子,自然要经常写一些关于本部门工作信息的稿子。本来写这些报道稿件对于陈勇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根本不需要费多大的功夫,他的文章也常常作为头条挂在网页的重要位置。但最近因为一次审查不严格,陈勇却受到了局里严厉的批评和处分。

几天前,市科学技术局开展了送科技进社区的活动,陈勇作为其中一名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了活动的过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因此,局里的领导要求陈勇第一时间把本次活动的过程在网站进行图文报道。本来这些报道稿件的文字和图片都是由陈勇亲自撰写和拍摄的,但由于刚巧活动的第二天,陈勇患了严重的感冒,他迫不得已把写好的文字稿交给了蔡光明进行处理。他千叮万嘱蔡光明一定要严格进行审稿,并为文章配上合适的插图。蔡光明拍在胸口保证道:“你放心养病吧,我会帮你处理好的。”可问题就偏偏出在了蔡光明的身上。

这个蔡光明一直都有点妒忌陈勇。他看到陈勇虽然年轻,但才华横溢,精力充沛,成绩突出,因此,他担心陈勇会成为他最大的竞争对手。自从上次剽窃了陈勇的方案成果后,陈勇开始提高了警惕,蔡光明一直找不到陈勇工作上的任何漏洞和瑕疵。眼看着陈勇发展势头良好,蔡光明却老鼠拉龟,无从下手,心里不免有点焦急。没想到,机会却突然降临了。

蔡光明表面让陈勇放心养病,实际上却动了歪心思。他一字不漏地细看了陈勇的文章,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虽然是一篇普通的报道稿,却写得文采飞扬,极富感染力。蔡光明越看越妒火中烧,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让陈勇继续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蔡光明故意在几处不起眼但却很关键的字眼上进行了修改,故意使用了同音的错别字,风马牛不相及或感情色彩相反的词语。经过他这么 一修改,文章完全变了味道。另外,他还从网上下载了一些领导参加活动的照片,通过修图软件来了个乾坤大挪移。只要细心观察,便会发现这些图片的领导根本没有在活动现场,原来都是做秀。本来,文章发布还要经过层层把关,但出于对陈勇能力的信赖以及习惯性的懒政,这篇经过蔡光明精心处理的文章,便打着陈勇的旗号挂到了网上。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是政府官网,真正浏览网页的网民并不是很多,基本上没有人发现这篇网文存在的错误。蔡光明见引不起网民的关注,于是,便装作是普通的网民,在这个网页的留言区发布了一条评论,痛批文章的错误以及图片领导做秀的行为。一石激起千层浪,结果引发了很多网民的关注。网民迅速转发到微信和各大网站,市科学技术局一下子成为了舆论口诛笔伐的对象。

局长张先强气得暴跳如雷。他马上让网管人员把网页撤回,可明显已经太迟了,网上到处是截图。张先强局长指示相关人员对文章发布各个环节进行调查,陈勇当然是第一个被调查的对象。陈勇如实地把那天生病,委托蔡光明代为审核的事实说了一遍。但没想到蔡光明却翻脸不认账,他坚持说自己只是把陈勇提供的文章和图片原封不动地进行上交,错误的根源都是在陈勇自身把关不严,水平不高,能力不强,做事不踏实造成的,与他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蔡光明把一切责任都推得干干净净,还乘机痛打落水狗。陈勇就像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最终陈勇受到了局里的警告处分,并写了检讨书。

一年一度的局里评优评先工作又如期开展了,在全局民主测评大会上,陈勇以高票通过了本年度省优秀工作者的民主考核。本来一般情况下通过民主考核的人员,如果在公示期间没有收到投诉或出现其他特殊情况,批下来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可这次陈勇又一次马失前蹄,到手的鸭子最终还是飞走了,而始作俑者还是蔡光明。

蔡光明把陈勇看成了眼中钉,肉中刺,他想尽一切办法打压陈勇,实施露头就打的策略,担心陈勇成了气候,将来对他不利。这次年度考核,他想到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陈勇获得省优秀工作者的称号,于是,他找到了梁万山副局长共同商讨摘除陈勇省优秀工作者帽子的办法。按照局里评选省优秀工作者的流程,先是由职工进行民主测评,选出参评人员的名单,然后交局考核小组审核确认。局考核小组主要由局里的领导和部分职工代表组成,他们一般都会尊重民主测评的意见,基本上是走走过场,表表决便算是通过了。可如果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考核小组有可能推翻民主考核的名单。

经过商量,梁万山副局长决定帮蔡光明一把。他首先与他所分管的几个处的处长打了招呼,提出要推翻民主考核的结果,把蔡光明推上去,拉陈勇下来。几个处长都是和梁万山副局长一个码头的,他们又怎么会为了陈勇这个无名小卒而得罪副局长呢?当然是惟命是从了。接着,梁万山副局长便在考核领导小组上率先发言,提出反对推荐陈勇参评省优秀工作者。梁万山副局长还是在陈勇上次网站上发布错误信息上大做文章,他义正辞严地指出陈勇的三大罪状:工作态度不严谨,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能力不突出,这种给局里抹黑的人根本不可能代表单位参加省优秀工作者的评选。在梁万山副局长的带领下,早已串通一气的几位领导相继对陈勇提出各种子虚乌有的批评。在他们的反对声中,考核小组最终同意取消陈勇推荐评选省优秀工作者的资格。在谁顶替陈勇参加省优秀工作者评选的问题上,梁万山副局长又率先提议由蔡光明代替参评。他一一列举了蔡光明的众多闪光点,尤其突出他上次冒名顶替陈勇撰写工作方案的业绩。其他几个领导也看见驶舵,随声附和,最终,蔡光明成功获得推荐资格。

消息传来,陈勇整个人都蒙了。他不知道自己竟会成为别人晋升路上的绊脚石,他不知道蔡光明在背后使了多少见不得光的手段,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在这种环境中突围而出。他感到十分彷徨无助,甚至想过要辞职下海。

当陈勇把苦闷给妻子杨欣诉说时,杨欣安慰他:“我们还年轻,不要过多计较一时的得失。我们不害人,但防人之心也不可无。官场如战场,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正所谓:枪打出头鸟。如果你不想随波逐流,不想成为别人的炮灰,不想成为别人的绊脚石。最好的办法就是先隐藏自己的锋芒,慢慢壮大自己的实力,锻炼好自己的肌肉。只要你是一把锥子,迟早也会从袋子里露出来的。”在妻子的劝说下,陈勇终于放下了所有的不如意。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生如夏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