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最痛苦的事不是拼命努力,而是拼命努力后什么也没有干成。尽管我们都明白“付出不一定有回报”的道理,可是明白是一回事,接受是另一回事。当我们一次次竭尽全力却一次次得到失望的结果时,我们的毅力和信心又还能坚持多久?所以说,能挺过高考的人,有理由相信自己的心理足够坚强。
人不是活一个点,人活起伏,正因有起有落,人生才精彩。可是当从顶峰跌进深谷,并且一切向上爬的努力都像是徒劳时,那种内心受到的折磨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有体会。
同样的折磨还来源于比较,人的压力大都不是自己给自己的,而是身边的人给的,我们被教育“有压力才有动力”,很多年后我才意识到这是多么愚蠢的观念。实际上人的动力并不来自压力,压力向动力的转化率实在低的可怕,压力能给人带来的绝大多数是痛苦是折磨,它对于加快你前进的脚步有百害而无一利。
真正的动力来自于欲望,只有你内心迫切地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才会不顾一切地迈开大步,披荆斩棘。
很不幸的是,我就是那个跌落云端的人。我完全跟不上高中的节奏,曾经的我是所有老师的掌中宝,是爸妈在人前吹嘘的骄傲,任何时候我的虚荣心都容易得到满足。可进入高中后,一切都变了,强中自有强中手,我却原地踏步,泯然众人。那种巨大的落差让我一度陷入接近抑郁的地步,更不幸的是我偏偏又是个喜欢跟同学比较的人,每当我发现自己玩儿命刷题、熬夜、补习之后仍然不如自己身边的某些人时,心中的痛苦进一步加深了,那段时间我的生活过得一塌糊涂。
弹簧都有个弹性限度,超过限度就崩溃了,再也弹不起来。那时的我就处于濒临放弃的边缘,当我看不见希望,眼前是黑暗,心中是迷茫,我从小爱好写作,那段时间我把内心的痛苦诉诸于文字,可惜后来大都散失了。我去科技楼的频率大大增加了,试图逃避这一切。可现在想想,当内心不安宁时,无论到哪里都是风雨飘摇,哪里有什么避风港呢?
年少时的我们囿于经历和经验匮乏与认知能力的不足,不懂得与自己讲和,与生活讲和,于是我们时常感到困惑,时常体验痛苦,青春的疼痛感总是那么刻骨铭心,可那是我们精神上破茧成蝶前必经的过程。幸运的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坚持下来了,于是这一切就成为了“亲切的怀念”。
我以为我撑不下来了,如果没有那个七夕之夜,我的高中恐怕早就毁了。
那晚我在科技楼见到Andy时,泪水直接充盈了眼眶,幸好天黑,我又坐在地上耷拉着脑袋,没让她看出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她面前,我觉得自己不用再伪装坚强,所有憋在心里的委屈一下子就要涌出来。
“你不是都考完了吗,怎么又回学校来了?”
“等你高考完就知道了,快三个月的暑假真的玩儿的好无聊啊。再说快走了,所以回来看看,没想到又碰见了来思考人生的你啊。话说你怎么现在还不回家啊,你们补课不应该放学早些吗?”她蹲下身,抱着双膝,看着我。
“不想回家。”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努力让声音听上去平静。
“怎么啦?”她靠近我一点,我却转向侧面。
“Andy,你说我要是说不想参加高考了,你会怎么看我?”
“为什么这么说?”
我不说话。
“跟我说说呗。”她突然伸出手轻轻挠了挠我的头,这样的动作以前只有我妈做过,直到我都快三十岁了我妈偶尔还会习惯性地这样做,每当她这么做时,我都感到心中有一块柔软的地方被触及,那感觉真的好舒服。
我抬起头,在昏暗的光里看见了她温柔的眼神和美丽的笑容。堆积的情绪向山洪暴发一样汹涌而出,一股脑将所有的心里话都倾吐而出,等我终于停下来时,感觉轻松多了。当心里防线打开,眼泪总是第一个冲出,于是,我很没出息地在她面前哭了。
“小伙子你才高一啊,怎么这么大压力呢?”听完我的话她足足沉默了一分钟才开口。
“我就是突然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垃圾。”我忍住抽泣。
她又伸出手挠了挠我的额头,痒痒的还挺舒服的。
“我觉得你很棒啊,干嘛这么说自己。”
“可是我怎么努力都比不过别人。”
“那就不要跟别人比啊。我希望你一直记住一句话,安安心心做自己的事儿,不要跟别人比较。”
“不比较怎么知道自己哪里不够好?”
“跟别人比较的结果往往就是你发现自己哪里都不够好。”
“做横向比较其实是件很没有意义的事,也许老师会告诉你这样你才会有动力,可我觉得那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尤其不适用像你这样心理比较敏感的。横向比较并不能给你带来动力,只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压力,老把眼睛放在别人身上的人怎么能做好自己的事?别人怎么做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应该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
“我建议多做做纵向比较,也就是多跟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好,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好,这才是有意义的呀,这才能给你希望和动力啊。跟别人比,发现别人比你差会让你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发现别人比你好会让你缺失信心压力倍增,所以,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空气异常安静,月亮已经扯开天幕现身了。
“这也是我作为学姐的一点个人建议吧。还有……”
“还有什么?”我已经不想哭了。
她站起身,双手交叉着放在身前,我也站起来。
“有些话现在说出来可能就说多了,但以后见面机会越来越少,今天就一起说了,算是我的一些人生感悟。其实你之所以那么难受,一部分原因不是你变差了,也不是你的努力没有用,而是因为变贪心了。”
“变贪心了?”
“你还记得咱们经常玩儿的黄金矿工吗?一开始只想着抓大金块,抓大金块都费力气,半分钟才能抓一块儿,但是很好抓,那时我们是觉得值得的。后来呢,有了钻石,一两秒就可以抓起来,而且还比大金块值钱,可是太小不好抓。尽管如此,当有了钻石以后我们就不会想抓大金块了,只想着出最小的力赚最大的便宜,即便很多时候抓钻石会抓空,很多时候都是做无用功,即便经常容易碰到炸药,我们还是选择抓钻石,再也不会去抓大金块了。”
“其实人生也是一样,你付出的是同样的努力,只是想要的东西变了。钻石比大金块有诱惑力的多,但抓起来也难的多,可既然你选择了抓钻石,就得能接受最终抓空的结局。”
“还有一点,就是问号袋的出现,它就好像我们人生中各种未知的机遇与挑战,生活的魅力就在于未知,而危险也往往来源于未知。你永远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但你有时甚至会放弃抓钻石而去抓它,因为钻石的价值是恒定的,而问号袋里却有可能出现比钻石更值钱的东西。”
“这一切,就是因为,我们越来越贪心了。可贪心并不是什么坏事呀,贪心说明至少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人贪心才会进步,才会不断向前进。可是聪明的人会自我调节,他们能视情况在大金块、钻石和问号袋里做出正确的取舍,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愿意为它付出多少,不会因为得不到而过于伤心,也不会因为得到了而得意忘形,不会纵容自己但也不会过分苛责自己。我希望你也能做一个聪明的人。”
“还有就是,不要太追求完美,对自己宽容些。你每次玩儿森林冰火人的时候,为了追求每关能评为绿宝石,一旦时间长一点儿你就说‘自杀算了,这关重来吧’,可人生哪有那么多重来?你必须学会接受不完美甚至非常不完美的结果。”
她缓了会儿接着说:“其实你现在经历的一切都是正常的,不要怀疑自己,不要否定自己。你会慢慢长大,慢慢成熟。而这一切都会成为回忆的。小伙子,你可要像个真正的男人一样哦。”
我呆呆地望着昏暗中她的脸颊,想象着此时她的表情。尽管消化这些需要时间,但她的话令我仿佛已经在四周一片漆黑之中寻到了一缕闪烁的亮光。
“走走吗?”Andy提议道。
“好啊。”我揩干脸上的泪水。
她转过身,手背在身后,慢慢地往前走去,我跟在她身后。这样安静地走了一会儿,她突然转过身,走到我身旁与我并肩同行。
“你有什么喜欢做的事吗?”
这实在是个好问题。似乎从幼儿园之后,多少年没有人认真问过我们这些问题了,而我们从幼儿园以后,似乎也再没有认真回答过这个问题。
我喜欢吃饭,喜欢睡觉,难道吃饭睡觉不重要吗?谁都知道这是顶重要的事,可怎么好意思说出来,如果你认真地说出这样的答案,怕是要被人笑话吧。我喜欢学习,喜欢写作业?如果你相信这是真话,那我没意见。所以,看吧,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要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要么正在做的事跟喜欢的事没有半毛钱关系。
以前有人认为最悲哀的事是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可现在这个时代,最悲哀的事是连想都没想过自己喜欢的究竟是什么,或者说,连想想自己喜欢的是什么的时间都没有。
这让我想起,圈里的猪,厩里的马和鱼缸里的鱼。
“我想是写作吧。”我想了半天,最终觉得这是一个令我自己信服的答案。
“很好啊。”
“可想靠写作为生太难了,也许我以后还是会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吧,也许会去当个医生什么的。我太胆小了,不敢为了自己喜欢的事孤注一掷。”
“寻求稳定不是胆小,而是负责。但我仍旧希望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不要放弃写作,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你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们停下来,相对而立。
“谢谢你,学姐。”这是我除了第一次见面之外唯一一次叫她学姐,这也是我那时唯一能对她说的话。
“你能想明白就好,好啦别不开心了,来这个给你,”她取下背后的书包打开,“同学录,你可是我给的唯一一个我们年级之外的人哦。”
我拿着那份同学录,低下头。
“愣着干什么,快写啊。”
“在这儿写吗?黑灯瞎火的,看不见啊。”我推脱道。
“我给你打光。”说完她打开了手机电筒。
我很快地填完了前面的部分,最后一部分是“最想对我说的话”,我久久停在那儿,无法下笔。
“怎么,你就没什么想跟我说的?”
借着光我能看到她白皙的面颊,温柔的眼眸和美丽的笑容,一如初见时那样。
“我,我也不知道想说什么。”
“有些话该说的时候不说,错过了时机可能就再也没机会说喽。”
我的心跳的很快,急得后背开始生汗,心中犹豫着。人会面临两件难事,一是确定一种感情是否真的存在以及到底是什么感情,二是表达出来。
“哈哈我逗你的,现在想不起来没关系,你回头QQ上发我吧。可不许三言两语的敷衍我。”
“对了,今天是七夕节吧?”
“嗯,是啊。”
今年的七夕节你在我身边,可我们却不能一起过,也许不久之后的将来,我们都会有共度七夕的人,到了那样的七夕之夜,我们是否又会记得今天身旁的彼此呢?
不久,我们就分别了,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答应了写给她的话也再也没有机会给她。
(五)
学姐,我知道的,你一直只是把我当个单纯幼稚、没什么坏心思、不需要提防的小学弟而已,而且这个小学弟很有意思、很好玩,并且他信任你,他需要你,当他遇到麻烦的时候愿意求助于你,你看出了他活泼开朗外表下那颗敏感脆弱的心。也许你觉得有这样一个弟弟挺好的。其实我也是啊,我也觉得有你这样一个姐姐是件很幸福的事,也许,我不该贪心的。
可是,我还是贪心了。
你知道吗,后来我报了一所军校,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快长大,更快成熟,证明自己足够坚强并且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变得更加坚强,我记得你说的:“要像个真正的男人一样。”我也一直在写作,从未放弃。
我已经很久不玩儿“模联”了,一来是现在观念不同,兴趣淡了,二是我期待却又害怕会在某次会上见到你,到时候我该说些什么呢?我知道你在北京,但我一直不敢去北京,因为我怕我一去北京就会不顾一切地去找你,可我又该以什么理由去找你呢?
其实想对你说的话我想过很多,如果不是“谢谢你”,那就只能是“我喜欢你”。
犹豫再三,我在对话框里写下了一句话,那是我在那个七夕之夜最想对你说的话:
“我想陪你过个七夕。”
但最后,我没有按发送键,而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删除掉。
十年了,多少句我想对你说的话只剩下这么一句还藏在心里。
后来你很少用QQ了,于是我想通过空间动态了解你的近况也做不到了。有一年我偶然看到了你的一条动态,那是一张精致的照片,照片上是你和一个男生相拥在一起的侧影。你把脸贴在他的肩头,我看不见你们的表情,但能从画面上感受到你们的幸福。不知为什么,看到这张照片的那一刻,我的嘴角就忍不住上翘,持续了好久。我真的很开心。
快写完了,本来故事到这里也该结束了,十年过去,再多的往事也只能拿来回忆,再多的遗憾也只能唏嘘,再多的波澜都已经平静,再多的故事也成了曾经。
但还是想见你。
(六)
二零二零年一月十九号,我从上海出发去外地,先乘地铁去往登机口。在地铁上居然遇到了一位我的书迷,一个挺漂亮的年轻姑娘,估计是个大学生。那姑娘很激动,当着那么多人面找我要签名,一口一个“施老师”搞得我有点害羞,本来没多大名气,这姑娘真是抬举我。那姑娘的同伴是一位打扮成熟些的女人,带着口罩站在她旁边,令我奇怪的是她全程一直盯着我看,让我怪不自在的,难不成也是我的书迷?还是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可我总有种非常熟悉的感觉,那种气质,似乎在哪儿见过,尤其是那双眼睛,眼神中带着笑意。
我在她们之前下车,我已经出了车门,那姑娘冲我喊:“施老师你什么时候来北京开签售会呀?我一直盼着呢!”
我回头问道:“你是北京人啊?”
“是啊!”车门迅速地合上了。我看到那个戴着口罩的女人仍旧注视着我。
地铁缓缓开动,我突然感觉心脏好像漏了一拍,一种说不出来的、没来由的失落感笼罩全身。
手机震动了一下,我打开,是三条QQ信息,来自Andy:
“刚才那是你吧,你变化好大啊,差点没认出来。”
“你应该没认出我吧。”
“你长大了哦,再见,施翰。”
我猛地抬头望向地铁的方向,那里已经空空如也。
施翰
二零年三月十三日于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