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
熊经理是豫北一个大地市的化肥厂厂长,因为和领导搞不好关系,被免职了。这几年一直和几个伙伴自己干,说不上多么财大气粗,手里也有几千万的积储。后来,长野人才知道,熊经理特别“抠门”,才得不到领导喜欢。据说,熊经理的农村老家“扣”成为一种习俗。家里来了亲戚,第一句话总是“怎么又是吃过饭来了,”意思是不想管饭。但王浩清楚,过去河南农村太穷,管不起饭。就像河南农村喝酒总让客人喝,因为穷,喝一次就不容易。但熊经理干化肥厂还真有一套。
王浩等人也是比较了全省几个应聘者之后,才确定的熊经理。熊经理也到化肥厂考察了两回,车间、设备、账目等摸得一清二楚。正式谈判一开始,熊经理出价3000万,但提出只要一半工人。他明白,工厂也犯了机关病,人浮于事。但王浩提出工人一个不能少,熊经理就提出只能出1000万。
那么一个大厂,那么多大小设备,许多人就觉得1000万等于白送。但熊经理一直不吐口再加:“我仔细看了设备和账目等,近期需要偿还的原料款等各种债务就一千万多万,许多生产设备太老化了,更新设备还要不少钱,工人的工资每月都得保证,财政补发的三个月要还给财政,简单一算,没有几千万下不来。我的资金根本不够,还要贷款呢。”
王浩开始也觉得一千万太少,但后来想通了,还是源于“陈卖光”。
“陈卖光”升官了,从那个省的沿海调到内地,当了市委书记。国家一位领导人到古城视察,看到古城工业的现状,点名要古城组团向“陈卖光”学习。因为这位领导人当过那个省的省委书记,对“陈卖光”的工业改革经验很推崇。“陈卖光”升官还是这位领导人当省委书记时提拔的。古城市委书记带队组团去学习,王浩自然也参加了,没想到“陈卖光”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成了“陈送光”:“我从沿海到这里,发现企业大部分亏的一塌糊涂,卖都没人要,就送吧。比如,这里的啤酒厂就送给沿海的啤酒厂,还陪送一个纸箱厂。只要企业能运转起来,送也是值得的。毕竟,养活了工人,政府也能收税,总比死了强多了。”
所以,王浩的思想更解放了,在全县的干部大会上专门介绍了“陈送光”的经验,要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王浩最后对熊经理说:“老兄,接触几次,都成朋友了。这样吧,我们诚心聘,你也愿意来,收购款打个折吧,2000万,政府免一年的税收,还为你提供好各种服务,比如退休工人的工资和待遇等问题,政府都负责。工人都有技术,对化肥厂也有感情,你只要一半,另一半闹事,你能正常运营吗?我们公开招聘,卖厂也有保稳定的意思。你考虑一下,还是都接收为好。”熊经理想了想:“也行,不过,车间主任等中层干部都得用我带来的人,新招工厂里说了算。”最后达成了协议。陈晓明觉得,长野还不吃亏,所谓免一年的税,本来就收不了多少税,有时政府还得贴钱呢。负责退休工人工资,国家有新政策,就得政府统一负担、管理。
熊经理就是豫北人,喜欢大刀阔斧的,也是因为熟练化肥厂的运作,很快接开展工作,更新设备,内部改革。中层干部都换成熊经理带来的,和他一起创业多年,内部改革、运转等环节自然没有梗阻。熊经理也以身作则,朴实能干。工人们经常看到他穿一身和工人一样的蓝色工作服,在车间一起干,干的还很熟练,闲不住,一闲就主动装卸化肥。熊经理说:“从参加工作就干化肥,几十年了,一天不干手都痒。”特别是扩大销路,熊经理用上了自己多年建立的销售网,南下广州,北上内蒙,西到新疆,开发了不少新销路。化肥厂有了新起色,还增加了氨水等新产品。但一个大厂积累的矛盾错综复杂,积重难返,想短时间焕然一新不现实。但王浩还是欣慰:“至少有好的势头,工人稳定了,就去了一块心病。”
熊经理干是能干,就是“扣”。一次,邀请王浩陪着去上海见一个新的大客户,坐火车就是绿皮车,还是硬座。熊经理还有理由:“坐半夜到天明正好到了,坐快车赶到半夜也找不到人,还得住宿,不用那么费事。”弄的王浩哭笑不得。到内蒙古购置新设备,老兄仍然是绿皮车,没有座位,硬是占了10多个小时。老兄自己回来还说:“站的腰酸腿疼。”在县里机关办事,老熊也不是西装革履,还是一身工作服。工厂在郊区,老熊回不去了,就是到地摊吃一碗炸酱面。不得不清客时,老熊从不点大鱼大肉,反而说“青菜豆腐更有益健康。”一位局委在厂里服务半个月,要收特种设备检测费8万元,老熊直接告到王浩那里,最后只交了5万元的工本费。局委负责人说:“第一次见这么扣的人。”老熊一举一动都不像一个大老板,更不是一个大厂的经理。说起一个人“抠门”,长野人基本都拿老熊做比方。
老熊虎背熊腰,脾气还不好。一次,厂里用汽车往外运化肥,过郊区一个村子,村里人非要叫交“过路费”:“从前化肥厂都给的,怎么现在不给了。”并在大路上挖沟拦截。老熊很恼火:“他妈的车匪路霸,长此以往如何得了。”老熊赶了过去,三言两语就和几个村民呛起来,仗着身高力大,一巴掌扇在一个村民脸上,竟把村民的一只眼睛打坏了。村民们越围越多,老熊拉开架势,村民也不敢靠前,就是不让走,非要赔偿。王浩听说此事,就派公安局长带人过去,把老熊送回厂里,但村民们堵住了厂门口。王浩派陈晓明现场处理,最后,老熊出了10万元赔偿费。事后,王浩严厉批评老熊:“你扣就扣吧,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咋还动手了呢,这下赔钱了吧。要不是看你经营化肥厂那么难,非拘留去不可。”老熊认错后还愤愤不平:“就是几个车匪路霸,动不动就到厂里捣乱,不打,今后还得生事。”
陈晓明处理完,向王浩汇报说:“老熊动手当然是不对,还打坏眼睛。但公安局长也说,那一段和长河县交界,就有车费路霸,还有小姐。不好管。”
这才有“书记乘车打路霸”的精彩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