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丹田口诀
书名:异界专家 作者:嘉果 本章字数:2850字 发布时间:2023-11-03

戊己门作为气功学名词,是“祖窍”的异名,在《性命圭旨·安神祖窍:翁聚先天》中可见相关记载,其位置处于头部。


祖窍又名山根,在《气功修炼指南》中提到“把意守的部位迁到上丹田(祖窍穴)”,其位置在两眼正中鼻根尽处向内一寸的空间。


神宫同样是气功学名词,在《灵剑子导引子午记》“气息平定,内视神宫”中有记载。它指神所居之宫,广义上涵盖上、中、下三丹田之宫,并非仅指上丹田。


天目为气功 学名词,在《武当修真图》中有相关描述,位于明堂下,两眉连线中点上方,有神光出现之处即称天目。


玉门,据《云波七签·内丹》记载“两眉之间为泥丸之玉门”。


玄窍作为气功 学名词,在《道法 会元》中有“玄关一窍,名曰玄牝,此窍非风窍,中中复一中,万神从此出,真气与天通”的描述,与玄牝同义。


玄牝也是气功学名词,特指身中一窍,其含义为“微妙化生之意,是说道化生万物而不见其所以生…”。


在《冯氏娜囊》中记载“身中一窍,名曰玄牝,受气以生,实为府神,三元所聚,精神魂魄会于此穴,乃金丹还返之根,神仙居结圣胎之地也”。


泥丸是气功学名词,指脑,因脑藏神,一般称泥丸指脑神,在《上清黄庭内景经·经道章》“脑神精根字,泥丸”中有体现。


泥丸宫,脑中有九宫,泥丸宫为其中之一,是脑的一部分,也是人体之神汇聚之处。


古人认为上丹田位于脑部泥丸宫。


《东医宝鉴》记载“脑为髓海,上丹田” ,《谷神论》说“含津炼气,吐故纳新,上入泥丸,下注丹田,谓之内……”,


杜光庭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指出“三元者,上元、中元、下元也…且上元主泥丸脑宫,为上丹田……”。


泥丸宫的异名众多,诸如津 液之山源、魂精之玉室、脑血之琼房、百灵之命宅、翠微宫、圆觉海、中一宫、陀罗尼门、上土鑫、微光鼎、上天关、


交感宫、三摩地、最高峰、腔洞山、玄室、黄房、天宫、真际、上岛、彼岸、瑶池、天各、天堂、内院、紫府、寥天、帝乙、散山、天符、玄都、祝融峰、



太微宫、摩尼珠、紫金城、流珠宫、玉京山、紫清宫、太渊池等。


在《气功修炼指南》一书中描述其位置在“上丹”与“玉枕关”的中间,居阳窍与阴窍上下的垂线之上。



邹锦程在别院内一坐便是50年,加上之前的15年,他本就20多岁,算下来,邹锦程如今至少90岁。


然而,他的容颜却丝毫未改,依旧是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高挺的鼻梁,厚薄适中的红唇此时漾着令人目眩的笑容。



经过这50年闭关,邹锦程终于成功将灵识转化为神识。



此刻,他的神识已然可以覆盖方圆千里,整个龙吟派都在他的感知范围之内。



邹锦程意识到自己已经60多年没有回家了,也到了该回去的时候。


当然,在离开之前,他打算先前往修真界卯者大陆创立龙吟教。



邹锦程看向假山,手中的神笔瞬间化成一把三尺长剑,这是神笔新开启的功能。


他留下一段关于上、中、下丹田的口诀后,便消失不见。



就在邹锦程消失不久,龙吟派掌派史震来到了别院。这50年来,史震过够了掌派的瘾,渐渐觉得无趣,便来到别院准备突破筑基。


此时,他已将掌派之位传给了毕法师,副掌派则由他信任的人担任。



说来也巧,史震正好来到邹锦程之前修炼的假山后面。他一眼便看到了邹锦程留下的口诀,心中顿时充满了震惊与惊讶。



口诀中提到,丹田分为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分别对应人之精、气、神,且对三者进行了详细解释:


下丹田位于小腹肚脐以下一拳处,又有神厥、关元、命门、黄庭等别称,武者修炼体魄,通常修炼的便是此丹田;


中丹田位于胸口肋骨以下凹陷处,也被称为气海、膻中、紫府、绛宫,是灵根所在之处,修真者必先练气,修的就是此丹田,以气御物多依赖于此;


上丹田位于天灵盖眉心松果体处,也叫识海、苦海、印堂、眉心,又称泥丸,此丹田乃人之神魂所在,也是神识之源,修炼此丹田可得神通。


口诀还强调,三丹田性质不同,但道理相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切不可顾此失彼,专修其一,否则一旦走火入魔,便会身死道消,追悔莫及。



史震被这段口诀深深震撼,他心想,若能将三个丹田一同修炼,练成之后自己岂不是在金丹境界无敌?


他猜测,如此高深的口诀,第一个来到别院的前任掌派邹锦程极有可能是其留下者。



史震没有丝毫犹豫,决定按照口诀修炼。


他打算先修炼下丹田,直接尝试结金丹,跳过筑基阶段,等在修炼中丹田突破元婴的时候,再修炼上丹田。



下丹田在炼气修炼过程中是“练精”阶段意守的部位,关于其位置,不同典籍有不同说法:



关元:《医心方》卷二十七记载“脐下三寸为命门宫,此下丹田也”,



《黄庭外景经》讲“丹田之中精气微,在人身脐下三寸”,


《杂著捷径》中曰“脐轮三寸为下丹田”,这里的脐下三寸指的就是脐下三寸的关元穴,该位置还有丹田、大中极、小肠募等别称。


脐下二寸四分: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地真篇》引《仙经》说“或在脐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其位置约在人体石门穴与关元穴之间。


玉池:李真阳《修真图》提到“脐门号曰生门,有七窍通于外肾,乃精神泄露之窍,名曰偃月炉。


即壬脉下有九窍,即地狱丰都是也,又曰气海。


稍下一寸三分(名)曰玉池,又曰下丹田,乃藏精之所,采药之处”。


脾:《黄庭内景经》将丹田分为三种,其中下丹田为脾,这里的脾指中医中的中焦之脾。


气海:王美芝的《气功修炼指南》一书中指出“下丹田在脐下一寸五分(小腹内部),是卫气的中心,力的根源……”,脐下一寸五分即为气海。


石门:《奇经八脉考》讲“丹田在脐下二寸”,此处的脐下二寸即为石门穴位置。


小腹:陈鑫在《太极拳图说》中有“至于中气归丹田之说不必执泥,但使气降于脐下小腹而已”。


华池:《大成捷要·关窍秘诀》与《如是我闻·开关说法》中均称“脐之后,肾之前,中间一穴名为偃月炉,又曰气海。


稍下一寸三分,名曰华池,乃下丹田藏精之所,采药之处”。


命门:《四診抉微‧卷之四》记载“命門在十四椎之下,下至上,在七椎之上,介乎兩腎之中,正當上下左右之中,其位象極,


名為丹田,是先天真陽之窟宅”,《幼幼集成‧胎病論》称“命門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道家謂之下丹田也”。


脐下一寸三分:《丹经》记载“下丹田,又名下田、炁海、炁穴、元海、沧海、生门、土釜、坤宫、北海、蓬壶、造化炉等。



位于脐下一寸三分”,此处的脐下一寸三分并非通常认为的气海穴附近,而是平躺着的脐下,即脐内,方圆一寸二分,虚空一穴,藏有先天真一之精,此处为结丹之所。



此外,对于下丹田的说法还有很多,部分观点认为下丹田指的是一个区域,涵盖了神阙、气海、关元、石门等穴位。



如《气功精华集》提到“练功中常说意守丹田,主要是指意守下田而言。因这个部位同人体生活动关系最密切。



它的范围包关元、气海、命门等穴,能汇集、存储和运转真气,又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等经气运行点,男子藏精,女子养胎的处所”;


《道德经》讲“虚其心,实其腹”,心指头肺,头脑要求清虚安静,腹部要充实,所以下丹田可能指的是脐下到关元的腹部区域;



《伍柳仙宗》中明确提出下丹田位置“在脐下三寸,也就是脐下四横指处,此为丹田之中点,以此中点划一直径三寸的圆,既是下丹田的位置和范围的大小”;


《奇经八脉考》中亦称丹田在“尾闾之上,膀胱之后,小肠之下,灵龟之上。


此乃天地逐日所生之气根,产铅之地也”。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异界专家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