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路程不近,没有三天是到不得的。”
“就三天,到时我见不到钱,你便就要畏罪自尽了!”
他们只好在外过夜,第一晚,在快天明时审判官及二捕快沉睡,说书的没有跑。第二天说书的故意多绕了些路,第二天晚上审判官及二捕快很快睡沉,说书的跑了。
他是哪里偏僻往哪里跑,就跑到了山上,山上有一个捕兽的大坑,他便落入坑中,摔到坑中竟也是不疼,身下有给他垫背的,是一只山豹。
山豹也是倒霉,饿了几天又掉到了捕兽坑,还叫人不偏不倚地砸了一下。
捕兽坑中只能有一个活口,两位大战了三百回合,最终说书的以微弱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在坑中半死不活的挨到了天明,天明后不知过了多久,有人向坑口探下脑袋,那时说书的已经昏死了过去。
待他醒来眯眼看到几匹马,他又环顾四周,确凿这是一个马棚。
原来把说书的救上来的是一名佃户,可佃户也不知如何处置这个不明身份的人,就想着先把他装上牛车,等给主人家送过了鸡、鸭、豹子,就送他去官府。
无巧不成书,牛车上的人叫主家公子看到了,就把人给扣了下来,叫下人把他送到了马棚,让府中的大夫给他看过,是失血过多。
大夫几服药下去,说书的命大醒了,伺候马的见他醒就去回禀了少爷。
少爷命说书的到自己院子他要见他,说书的身体很虚弱,站起来没几步就走不动了,少爷只好命身边的小厮将他架到了自己面前。
少爷问,
“你是哪里来的,为什么在我家的山上活动?”
说书的知道眼前人尊贵,便回道,
“少爷,我是迷路,误入了少爷家的山。”
“你在哪里做事?”
“少爷,我是说书的,四海为家。”
“说一段。”
说书的道,
“少爷,我饥肠难解,恐说不好污了少爷的耳。”
少爷说一句真麻烦,叫下人拿来了一些剩饭菜,说书的虽身体虚,嘴却利索,很快吃光了面前的东西。他又要水,少爷不忍了,
“喝你老母的水呀,快说一段。”
说书的不敢回应,清了清口,
“不知少爷想听哪段?”
“说你拿手的。”
等说书的嗓子沙哑地说完了一段,少爷很是满意。亲自倒了一杯水,让下人递给了说书的,说书的喝完想递还杯子,少爷说,
“这杯子赏给你了,你可愿意留在府中给我说书,每月二两的月钱。”
说书的慌张地应下来,心中满是无可言语的感激,他觉得自己终是遇到了伯乐。
原本虚颤的双腿也有了力气,眼光灼灼的望着少爷,少爷没有和他再说什么,便打发他下去了。
过了三四天,少爷叫来了自己的朋友们一起听说书的说书,说书的精心编排了节目。他说书时见在座的少爷们笑,他也心中欢喜,也是说得更为卖力。
座上的少爷们争着给他喊好喝彩,说书的在表演结束后深深的向在座各位鞠了一躬。他终于熬出头了,他仰天哭了出来。
只听少爷们议论,
“哎,你还别说,长得还真是像耗子,那两大板牙呀,尤其说到费力的时候,两个大板牙就露在外面,哈哈哈哈……,让你小子淘到个取乐的宝贝。”
“不仅是牙,声音尖得也像是耗子,哈哈哈……”
几人是越聊越兴奋,还毫不避讳地盯着说书的,说书的眼泪止住,呆呆地立在原地。少爷对他吩咐道,
“下去吧,看久了就不新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