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来到楚国的时候,楚威王的儿子已经登基为国王,史称楚怀王。
楚怀王听说秦惠文王任命张仪为相国,担心他会为了当初因“和氏璧挨打”而报复楚国。
因此一听说张仪要来楚国,楚怀王准备好好招待他。
张仪到了楚国,首先送给楚怀王的亲信靳尚一份贵重的礼物,然后与楚怀王见面。
他直截了当地对楚怀王说:“如今世上还剩下七个国家被称为英雄,其中最强大的是齐国、楚国和秦国。”
“如果秦国与齐国结盟,那齐国就会比楚国更强大;如果秦国与楚国结盟,那楚国就会比齐国更强大。”
“现在秦王派我来与贵国交好,可惜大王与齐国交好,这该怎么办呢?”
“假如大王能下定决心与齐国断交,秦王不仅愿意与贵国永远和好,还愿意将商于一带的六百里土地赠予贵国。”
“这样一来,贵国将得到三个好处:第一,增加六百里土地;第二,削弱齐国势力;第三,获得秦国的信任。”
“一举三得,请大王做出决定吧!”
楚怀王是个昏庸的人,听完张仪的一举三得,高兴极了,说:“如果秦国能做到这一点,那我为什么一定要继续与齐国交好呢?”
楚国的大臣们听说能够获得六百里土地,个个眉开眼笑地向楚怀王表示祝贺。
没想到,有一位名叫陈轸的客卿站起来说:“再这样下去,你们哭都来不及,还庆贺什么呢?”
楚怀王抬头一看,原来是陈轸,他不高兴地问:“为什么?”
陈轸回答说:“凭什么秦国愿意将六百里土地赠予大王呢?不就是因为大王与齐国订立了盟约吗?”
“楚国有了齐国这个兄弟国家,实力增强了,地位也提高了,秦国才不敢欺负楚国。”
“如果大王与齐国断交,就像砍掉自己的手臂一样。”
“那时候,秦国肯定会欺负楚国。”
“如果大王听从了张仪的话与齐国断交,而张仪又不履行承诺,不交出土地,那大王又有什么办法呢?”
“大王不如派人先去接收商于,等到六百里土地被接收以后,再与齐国断交也来得及。”
另一位名叫屈原的大夫,也明确反对与齐国断交,说:“不能相信张仪这小子的话,大王千万别上他的当。”
收到张仪礼物的靳尚,眯着眼睛,反对陈轸和屈原的观点,说:“如果不与齐国断交,秦国怎么会无缘无故地给我们土地呢?”
楚怀王立即点头表示同意,说:“那是当然啦!咱们先派人去接收商于吧!”
楚怀王派逄侯丑为使者,跟随张仪前往咸阳接收商于,同时与齐国断交。
逄侯丑和张仪到了咸阳,张仪假装摔坏了腿,被送去治疗。
逄侯丑等了三个月,十分着急,只好写信给秦惠文王,说明张仪答应交割土地的事情。
秦惠文王说:“既然相国答应了,我一定会照办。”
“但是楚国与齐国的关系还没断绝,我不能轻信片面的话,等相国病好再说吧!”
逄侯丑只好把秦惠文王说的话,派人向楚怀王报告。
楚怀王说:“难道秦王还不相信我与齐国断交吗?
接着,他又派人去大骂齐宣王。
气得齐宣王火冒三丈,立即派使臣去见秦惠文王,约定一同进攻楚国。
见到齐楚联盟破裂,张仪这才出来与逄侯丑见面,问:“将军为什么还在这里,难道土地还没交割清楚吗?”
逄侯丑唉声叹气地说:“秦王要等相国病好再说!”
张仪说:“我已经将六里土地献给楚王,干嘛还要去找秦王呢?”
逄侯丑听了,难以置信,目瞪口呆,说:“我来接收的是商于那边的六百里土地呀!”
张仪摇着头说:“不可能!秦国的土地都是靠将士们奋勇杀敌得来的,怎么能轻易送人呢?”
“别说六百里,就是六十里也不行。”
“我说的是六里,不是六百里,是我自己的土地,不是秦国的土地。”
“唉!楚王可能听错了吧!“”
逄侯丑这才知道,张仪原来是个大骗子,咱们上了他的套。
他赶紧跑回楚国报告,楚怀王听了非常生气,决定出兵报复。
公元前312年,楚怀王任命屈匄为大将,逄侯丑为副将,率领十万兵马征伐秦国。
秦惠文王任命魏章为大将,甘茂为副将,也派出十万兵马与楚国交战。
同时,他还请求齐国派兵相助。
齐宣王本来就恨透楚国的无情,立即派大将匡章率领五万兵马进攻楚国。
楚国受到两面夹击,接连吃了败仗。
屈匄和逄侯丑都阵亡了,十万兵马只剩下两三万人,楚国汉中六百多里土地也被秦国夺走。
韩国和魏国看到楚国失利,趁火打劫,趁机侵占楚国的边疆。
楚怀王十分焦急,只好派大夫屈原前往齐国表示歉意,还派客卿陈轸前往秦国求和,请求撤军,并愿再割让两座城池作为礼物。
至此,楚国实力大损,开始衰落。
秦国的大将,派人回去向秦惠文王报告。
秦惠文王说:“不需要再送两座城池,我愿意以商于的土地来交换楚国黔中的土地。”
“如果楚王同意,我们将立即撤军。”
楚怀王恨透了张仪,他并不在乎土地,怒气冲冲地说:“不需要交换,只要秦王将张仪交出来,我愿意奉送黔中的土地。”
那些对张仪心怀恨意的大臣们对秦王说:“用一个人来换取几百里的土地,真是一笔好买卖。”
秦惠文王说:“这怎么行呢?”
张仪说:“秦王,这没什么,死我一个人,得到黔中的土地,已经足矣。”
“而且,说不定我还能活着回来呢!”
秦惠文王见他答应,也只好让他前往楚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