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来到燕国,这时的燕文公已经去世,燕易王继位,见到苏秦后,便拜他为相国。
这个职位并不好当,燕易王是故意给苏秦制造麻烦。
原来齐国趁燕国办理丧事之际,出兵攻打燕国,夺取了十座城池。
燕易王任命苏秦为相国,对他说:“当初先君听了你的建议,合纵抗秦,希望六国和好,相互帮助。”
“先君的尸体还没有入土,齐国就夺取我们的十座城池,洹水的盟约还有什么用处呢?”
“你是合纵长,总要想个办法吧!”
苏秦原本是前来问罪燕国,如今反而为燕国找齐国问罪。
他只好对燕易王说:“我去向齐国要回那十座城池,这样总可以了吧?”
燕易王一听,当然痛快地答应。
苏秦到了齐国,对齐威王说:“燕王是您的盟友,又是秦王的女婿,为了贪图十座城池,您与他们结下了仇恨,这种贪小失大的行为实在不值得!”
“如果您按照我的计策行事,将这十座城池归还给燕国,不仅燕王会感激您,秦王也一定会欣赏您。”
“齐国获得秦国和燕国的信任,就能号召天下建立霸业呀!”
这番话正中齐威王的心思。
他为什么要攻打燕国,破坏盟约呢?齐国本来就是一个大国,离秦国又很远,为什么要加入合纵联盟呢?
原来,齐威王最初打算借合纵的名义,号召天下,成为霸主。
但没想到在洹水之战中,小小的赵国反而成为领袖,这让他无法接受。
齐国和秦国的实力相当,西方的秦国想吞并六国,东方的齐国也有这个野心。
他一听到苏秦的计策,就想利用这十座城池来收买天下人心。
于是,齐威王欣然答应苏秦,退还了燕国的土地。
燕易王凭借苏秦的谋略,收回了十座城池,当然很高兴。
但他也注意到苏秦的声望和势力越来越大,便对苏秦冷淡起来。
苏秦明白其中的原因,便对燕易王说:“我在这里对燕国没有多大用处,不如去齐国,表面上做个齐国的大臣,暗地里为燕国谋划。”
燕易王一听,高兴极了,连忙答应。
苏秦假装得罪了燕易王,逃到齐国。
齐威王正打算利用他,便拜他为客卿。
没过多久,齐威王去世,他的儿子齐宣王继位。
齐宣王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君主,但他有两个毛病:“贪财、好色。”
苏秦就利用他这两个弱点,叫他派人四处搜罗美女,建造宫殿和花园,增加捐税以充实国库。
苏秦打着孝顺父亲的旗号,让齐宣王花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为齐威王建造陵墓。
苏秦认为想要六国共同抗秦,就需要六国的势力保持平衡。
齐国比其他五国更强大,破坏了这种平衡。
因此,他设法让齐国消耗人力和财力。
这种毒辣手段虽然蒙骗了齐宣王,但是聪明的大臣,特别是老相国田婴的儿子田文(孟尝君),并不为所欺。
田婴去世后,齐宣王重用了田文。
那些反对苏秦的人,认为齐宣王既然重用田文,一定不再信任苏秦。
他们暗中派人刺杀苏秦,将短刀刺入他的肚子。
苏秦挣扎着去向齐宣王报告,说:“我死后,大王将我的头割下来,挂在街上,开出悬赏,说我私通外国,替燕国来破坏齐国。”
“所以大王才杀了他,如果谁知道苏秦的秘密,前来告发,重重有赏!”
“这样做,必然能够抓到刺客。”
说完,苏秦拔出肚子里的短刀,就断气了。
齐宣王让左右按照苏秦的话去行事,果然有人说苏秦是自己杀的。
就这样,这个刺客被抓住了。
苏秦死后,他之前假装得罪燕王,逃到齐国,破坏齐国的阴谋,渐渐地从苏秦的手下人的口中被揭示出来。
齐宣王这才明白,因此齐国和燕国又有了新的仇恨。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宣王趁机进攻燕国,杀了燕王,差点将燕国灭掉。
齐国的势力因此大大增强,更重要的是,齐宣王与楚国结成了联盟。
齐楚两个大国联合起来,秦国自然无法独霸天下。
张仪想要实行连横策略,就必须瓦解齐国和楚国的联盟。
他向秦惠文王讲述自己的意图,打算前往楚国,破坏齐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