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悬梁刺股
书名:诸侯纷争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907字 发布时间:2023-11-01

秦国杀了商鞅,但并没有改变商鞅的法令。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是最强盛的国家。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他们要么联合起来抵抗秦国,要么联合秦国自保。


东方六国的诸侯都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因此出现了两种主张:“合纵”和“连横”。


“连横”主张中原诸侯应该与秦国友好,形成东西联盟。


从地理上看,东西方连成一条横线,因此被称为“连横”。


“合纵”则主张中原诸侯应该联合起来,共同抵抗西方的秦国,形成南北联盟。


从地理上看,南北方连成一条直线,因此被称为“合纵”。


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一些纵横家,他们专门从事这种活动。


其中,魏国的公孙衍非常有名,曾经联络韩、赵、魏、燕、楚五国一起进攻秦国并取得胜利。


还有两个擅长辩论的政客,他们借着合纵和连横的事情,追求名利,东游西说,闹得天下鸡犬不宁,两人就是苏秦和张仪。


苏秦是以合纵出名的人,他来自洛阳,原本没有一定的主张,无论是合纵还是连横,他只是想利用自己的口才,弄个一官半职就行。


无论哪个君王,只要给他官职,他都可以效命。


他想先去见周天子,可是人家不给他推荐,只好改变主意,前往秦国。


苏秦见了秦惠文王,告诉他连横的好处,认为秦国非常强大,正好可以逐步兼并其他六国。


自从秦国杀了商鞅之后,秦惠文王就不喜欢外来的客人。


秦惠文王听完苏秦的话,礼貌地拒绝说:“我的翅膀还没长硬,哪敢飞那么高呢?”


“先生的话很有道理,但我还需要准备几年,等到翅膀硬了,再请教先生。”


苏秦碰了一鼻子灰儿,可并没有放弃,仍然希望秦王能重用自己。


他花费了不少时间,写了一封长信,为秦国提供吞其他国家的建议。


秦惠文王随意看了一眼,就把信放在一边了。


苏秦在秦国耐心等了一年多,家里带来的盘缠逐渐花光了,衣服也穿烂了,眼看连吃饭和住宿的钱都没有了,他只好灰溜溜地回家去了。


苏秦回到家里,他的母亲看到他这个样子,就责备他说:“我们这里的人一直不爱做官,做生意也能赚点钱。”


“你这个臭小子,不听劝告,要去做官,花了那么多钱,现在怎么样?弄得人不人鬼不鬼地回来!”


苏秦无言以对,回头看见妻子坐在织布机前织布,根本没有抬头,好像根本没有看到他一样。


他只好央求嫂子说:“嫂子,我饿了,给我弄点吃的吧!”


他嫂子翻着白眼儿说:“没有柴火,自己弄。”


嫂子屁股一扭躲开了,完全不理他。


苏秦心里很难过,转过身去,流下了几滴眼泪,说:“一旦一个人穷困潦倒,母亲就不把他当儿子,妻子就不把他当丈夫,更不用说嫂子了。”


“唉!我非争口气不可!”


从那时起,苏秦关在屋子里,每天努力学习。


他嘀咕:“既然秦国不用我,我可以去找其他六国。”


“我用利害关系来打动其他国家的君王,难道他们就没有一个肯用我的吗?”


苏秦一心想要做官发财,于是开始研究兵法。


有时候,他读书读得太累了,眼皮粘在一起怎么也睁不开。


他很气愤,责骂自己没有出息,拿起锥子在大腿上刺了一下,顿时鲜血流了出来。


这一下,他的精神焕发了,接着继续读下去。


民间传说,苏秦读书有时候太累了,就趴在书桌上打瞌睡。


为了防止打瞌睡,他用绳子一端吊在房梁上,一端绑在自己的头发上。


他犯了困,脑袋一扑到案头上,那根绳子就把他揪住。


紧接着,头发被拽了一下,他也就被惊醒了。


他如此勤奋地刻苦学习,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竟然已经熟读了姜太公的兵法,记住了各国的地形、政治状况和军事实力。


他还研究了各国诸侯的心理,以便在将来充当说客时能够迎合他们,说服他们重用自己。


过了一段时间,苏秦觉得自己在做官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准备,就跟自己的兄弟苏代、苏厉商量,说:“我已经学业有成,只要我伸出手去,天下的富贵都能得到。”


“如果你们能帮我凑点盘缠,让我周游列国,等我出人头地,一定推荐你们。”


他还向他们讲述了姜太公的兵法和中原列国的形势。


两个弟弟被他忽悠了,不仅提供钱财送他出发,他们自己也开始学习苏秦的那一套学问。


苏秦来到燕国,见到了国君燕文公,对他说:“虽然燕国拥有两千里土地、几十万士兵、六百辆战车和六千多骑兵,但与西边的赵国、南边的齐国相比,实力显得不足。”


“近些年来,赵国和齐国变得强大起来。”


“可是强大的国家总是在打仗,而弱小的燕国反而处于太平无事的状态。”


“大王,您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燕文公说:“不知道。”


苏秦说:“燕国之所以没有遭到秦国的侵略,是因为有赵国挡在前面。”


“秦国离燕国很远,如果想要侵犯燕国,必须经过赵国。”


“因此,秦国决不能越过赵国来攻打燕国。”


“但赵国要来攻打燕国就容易多了,早上出兵,下午就能到达。”


“大王不与邻近的赵国建立良好关系,反而将土地送给遥远的秦国,这种做法非常不明智。”


“如果大王采纳我的建议,先与邻近的赵国签订盟约,然后再与中原诸侯联络,共同对抗秦国。”


“如此一来,燕国才能真正安定。”


燕文公非常赞同苏秦的办法,只是担心其他列国诸侯的心不齐。


苏秦表示自己愿意先去与赵国商议。


燕文公提供了礼物、路费、车马和随从人员,请他去与赵国交谈。


苏秦到了赵国,赵肃侯亲自迎接。


赵肃侯对苏秦说:“贵客光临,有何指教?”


苏秦说:“如今中原各国中,最强盛的就是赵国,秦国最注重的也是赵国。”


“秦国不敢派兵来侵犯,还不是因为西南方有韩国和魏国挡住秦国。”


“可是韩国和魏国并没有高山大河可以防守,如果秦国派大军来攻打韩国和魏国的话,这两个国家很难抵抗。”


“一旦韩国和魏国投降了秦国,赵国就危险了。”


“我仔细研究了各国的地理和政治情况,中原列国的土地比秦国大五倍,军队比秦国多十倍。”


“如果赵、韩、魏、燕、齐和楚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西方的秦国,还怕打不过它吗?”


“六国如果不联合起来,而是单独向秦国割地求和,这绝对不是解决的办法。”


“要知道六国的土地有限,秦国的贪心是无法满足的。””


“假如大王与其他国家的君主约盟,建立兄弟般的关系,签订盟约,无论秦国侵略哪个国家,其他五个国家都会帮助。”


“这样一来,一个孤立的秦国还敢欺负联合起来的六个国家吗?”


“要我说,咱们不如约请各国的君主到洹水(也称为安阳河)开一个大会,商讨共同对抗秦国的大事。”


赵肃侯听了苏秦合纵抗秦的计策,完全同意。


他任命苏秦为相国,将赵国的相印交给他,还赠送他一百辆车马、一千斤金子、一百双玉璧、一千匹绸缎,让他去约请各国的君主。


苏秦成为赵国的相国后,心情愉快,感觉仿佛置身云端。


就在他准备前往韩国和魏国联络,赵肃侯派人召见了他,说:“有紧急事情需要商议。”


苏秦急忙前往面见赵肃侯。


赵肃侯对他说:“刚才边界上传来报告,秦国进攻了魏国,将其打败,还要求魏王割让河北的十座城池给秦国。”


“万一秦国进攻我们可怎么办?”


苏秦心里一惊,心想:“如果秦军攻打赵国,赵国肯定会像魏国一样割地求和,那合纵的计策不就泡汤了吗?发财的机会不就没了吗?”


苏秦没有表现出恐慌的样子,他很镇定地说:“秦军刚刚打过魏国,已经疲惫不堪,暂时不会来这里。”


“万一他们来了,我也有退兵的办法。”


赵肃侯说:“既然如此,你暂时不要离开。”


“如果秦军确实不来攻打赵国,到那时你再出发也不迟。”


苏秦只好留下来,请赵肃侯加紧准备,防御敌人。


苏秦回到相府,心里非常担心。


最后,他想出一个办法:“自己必须利用一个人,使秦国不会来攻打赵国。”


可是聪明的人,哪里轻易被别人利用呢!苏秦必须想出非常巧妙的办法才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诸侯纷争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