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篇】
家里只喜欢男孩儿,姑姑是女娃。
她是家里的长女,爹不疼,娘不爱,弟弟还总是找麻烦,犯了错都往她身上推,打骂成了家常便饭。
父母都不稀得给她取一个正经的名字。
“娃子,快点儿生火做饭。”
这是娃子的母亲,她抱着最小的孩子坐在院中摘菜。
刚从田地里劳作回来还没来得及洗手她就被母亲叫去灶屋做饭。
父亲扛着锄头在后头。
走进院里他放下锄头,从妻子怀里抱过幼小的孩子,亲亲他脸蛋儿,噌噌他鼻头。
站在灶屋门口的娃子看着这样的场景,心里羡慕急了,想着自己也会被父母这样爱着多好啊?
她不止一次在心里问自己:“弟弟都去念书识字,为什么我不能?父母为什么不让我去?我到底是不是父母的孩子?为什么他们都不待见我?为什么?到底为什么?”
母亲把视线往灶屋看时娃子赶紧进去。
有一次娃子看护弟弟,不小心把他磕了,这可把父母心疼坏了,母亲怒的推倒了她,父亲更是提着她扔一边去。
娃子直接撞到了墙头,头都磕出血了。
还有一次,她着凉生病,母亲坚持让她去田里给父亲送饭,娃子还没到大门口人就晕倒了。
母亲只能放弟弟在摇篮里,把篮子夸上,还顺便踢了娃子一脚说:“装死是吧,回来在收拾你。”
回来时见娃子还躺在那儿一动不动,母亲着急了,赶紧把她抱回屋,弟弟说:“母亲姐姐就是装的,你去地里给父亲送饭时我还看见她醒了呢!”他到底有多少真话谁都不知道。
母亲气的打娃子,还不起来死妮子。”
父亲回来看不对劲儿,娃子的脸烫的很,“真病了,赶紧给娃子熬点儿药。”
母亲也吓坏了。
后来娃子长大嫁人了,娘家有事她就得回来帮忙,弟弟有事她也得出手帮衬。
两个弟弟都已经成家,但都不务正业,他们的妻子气愤跑回娘家。
没钱吃喝他们就去妻子娘家要,不给就打人。
这种事情多了他们的妻子受不住就跳河死了。
父母眼看两个儿子都这样,一病不起。
他们游手好闲自己的孩子基本都不管,成为姑姑的娃子有时间都会照顾年幼的侄子侄女。
后来父母病逝,娃子把钱拿出来安葬父母,但被两个不争气的弟弟偷走吃喝花完了。
侄子侄女十岁了,也懂事了,娃子告诉了他们父母的事情。
侄子侄女听到这些事情,想的是自己的父亲怎么这样。
姑姑还告诫他们:“不要向你们的父亲学习,要做一个懂得善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