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重整河山
书名:诸侯纷争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943字 发布时间:2023-10-30

正如公子连所料,一切进行得十分顺利。


公元前385年,公子连终于回到了阔别近30年的秦国故土。


在河西地区,秦庶长菌早已在那里等待,公子连归国采取了大张旗鼓的方式。


这样能够号召更多的人,名正言顺地回来夺权。


公子连归国的消息,很快被秦出子的母亲得知。


她立即调动大量军队前往河西,准备在公子连尚未归来之时,将其消灭。


公子连早就预料到秦出子的母亲会采取这种行动,所以在此之前,他就已经收买了这支军队的将领。


整支军队,实际上已经归顺于公子连。


与此同时,秦国许多人听闻公子连归来的消息,纷纷前来迎接。


就这样,公子连兵不血刃便回到了秦国都城雍城。


在军队和人民的簇拥下,公子连很快便将少数忠于秦出子母子之人一网打尽。


公子连正式坐上了秦国国君之位,是为秦献公。


秦献公终于实现了坐上国君之位的愿望,但他富国强民、雄霸天下的政 治理想,还远远没有实现。


秦献公在具备了充足的实力后,开始进行一系列改 革。


改 革的第一步,就是废除人殉制度。


秦国的人殉制度,最早出现在300年前的秦武公时期。


当时,人们通过人殉的数量来显示死者的身份和地位。


如此一来,秦国每年都有大批青壮年奴隶被杀。


这个制度非常残忍,杀害许多劳动力,严重阻碍了秦国人口的增长,对农业生产非常不利。


正是基于人殉制度的这些弊端,秦献公改 革的第一步,就是废除这种制度。


从那时起,大量劳动力得以幸存,投入到秦国百废待兴的事业中。


秦国的工商业和农业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外来人口的流入,使得秦国大量荒山得以开垦,耕地面积大大增加。


废除秦国的人殉制度,以陶俑代替殉葬,标志着秦国封建制度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改 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特别是秦国都城雍城聚集的那些奴隶主阶级。


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对秦献公的改 革处处设障。


秦献公初登大位,尚未有多大的政绩,如果直接与奴隶主阶级冲突,无异于自取灭亡。


因此,秦献公决定将都城迁到秦国的东部,靠近河西地区的栎阳(今陕西西安阎良区武屯乡)。


秦献公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摆脱奴隶主阶级的束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明他收回河西地区的决心。


秦献公没有选择直接削弱奴隶主贵族的权力,而是加强了地主和自耕农阶级的实力。


他的方法,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出租禾”。


在秦献公的统治下,政府征收赋税的标准不再是人口多少,而是土地占有者的实际耕地面积。


这样做不仅增加了国家的税收,促进了秦国的生产,而且在法律上承认了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


这一措施,在秦国西部地区遭到很大的抵制。


但此时秦国的政 治中心,已经不再是西部的雍城,而是东部的栎阳,新兴的地主阶级大力支持改 革。


不久,许多受到秦国奴隶主贵族压迫和剥削的奴隶,纷纷逃亡到地主阶级那边。


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然而与掌握国家政权和高级职位的奴隶主相比,地主阶级的实力明显较弱,因此在矛盾斗争中,地主阶级经常处于下风。


在这种情况下,地主阶级必然会采取极端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为了缓解这种局势,秦献公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大规模任用有才能的地主阶级代表来担任国家的重要职务,提高他们的政 治地位。


同时,秦献公还颁布法令,允许自耕农和地主阶级在战争中斩获军功,以此来获得爵位。


许多经济地位高、但政 治地位低下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得以真正进入社会上层。


这一举措使整个秦国充满了生机,秦军也因此不断壮大。


秦国在秦献公的改 革下,国力大大增强。


秦献公即位之初,并没有急于与东方六国争夺霸权。


相反,他致力于治理国家、加强军备,任凭东方六国如何热火朝天,秦国始终保持稳定。


时间一长,秦国人民对收复河西之地、重现秦穆公时期辉煌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加上随着改 革的深入,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为了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缓解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秦献公在晚年时打破了对魏武侯盟约的承诺,通过战争展示秦国改 革的成果。


公元前366年,韩、魏两国的军队威胁到周天子的封地,秦献公趁机发动战争,出兵勤王。


韩魏联军与秦军在洛阳交战,韩、魏两军大败,数万人马被秦军斩杀。


秦国大获全胜,使其在各国地位大幅上升。


秦国尝到了甜头,自然不会停止。


他们在西北的高地上虎视眈眈,一旦有机会,就会向东出函谷关,参与中原的争霸。


当然,秦国首要的任务,就是夺取魏国的河西之地,这也是当初迁都的目的。


作为秦国国君,秦献公自然会兑现当初的承诺,他一直等待着成熟的时机。


公元前364年,秦军大举进攻魏国,魏国在失去吴起的情况下,一败涂地。


吴起之前占领的河西之地,全部重新落入秦国手中。


秦献公取得对魏国战争的胜利之后,周显王授予他“伯“”的称号。


过了两年,秦国和魏国再次交战,这次战斗发生在少梁。


魏国再次惨败,甚至连相国公叔座也被俘虏。


不久,秦献公去世,秦孝公即位,一场轰轰烈烈的秦国变法随之而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诸侯纷争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