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威王自称“王”,不使用“公”,也不用“侯”的称谓。
他的行为,有点像楚庄王刚开始的派头,一个劲儿地吃喝玩乐,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
楚庄王“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可是,齐威王连续九年都没有飞,也没有鸣。
在这九年期间,韩国、赵国和魏国不断侵犯齐国,齐威王也不急着,打了败仗也无所谓,只顾着吃喝玩乐。
他甚至不允许大臣们劝谏自己。
有一天,有位琴师请求见齐威王。
他自称是邹忌,也是齐国人,听说齐威王喜欢音乐,特地前来拜见。
齐威王听说是个琴师,便让他进来。
邹忌向国君行过礼,调好琴弦,仿佛要弹奏的样子,谁知他将双手放在琴弦上一动不动。
齐威王问他:“你调了弦,为何不弹奏呢?”
邹忌回答说:“我不仅会弹琴,还通晓弹琴的一套理论。”
齐威王虽然也会弹琴,但并不了解其中的道理,于是请邹忌详细讲解。
邹忌开始阐述弹琴的一些理论,讲得非常深奥,天花乱坠。
这些话齐威王有些听得懂,有些听不懂。
他听着听着,渐渐不耐烦起来,对邹忌说:“你说得很好,很正确,但是你为什么不给我弹奏一下呢?”
邹忌说:“大王看我拿着琴不弹,可能有些不满意吧?”
“难怪齐国人看到大王拿着这张大琴,九年来从未弹奏过一次,都有些不满意!”
齐威王站起来说:“原来你拿着琴来劝谏我,我明白了。”
他让人把琴拿下去,开始与邹忌讨论国家大事。
邹忌劝他广纳贤才,重用有才能的人,增加生产,节省财物,训练军队,为建立霸业做好准备。
齐威王听得非常高兴,就拜邹忌为相国,帮助自己处理朝廷事务,管理全国各地的官吏。
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国以后,确实很快将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全国上下,纷纷称赞他为英明的君主。
齐威王非常得意,邹忌心里却暗暗担忧,他担心齐威王会变得骄傲自满,就想找个词提醒他。
有一天,邹忌早上起床,穿好衣服,戴上帽子,对着镜子照了照,感觉自己很帅气,心里十分得意。
他问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当时,徐公的漂亮出了名,全国人都将他视为美男子。
听到邹忌的问题,他的妻子回答说:“我的夫君,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邹忌不太相信,又问自己的小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小妾急忙说:“徐公怎么能与您相比呢?当然是您更漂亮。”
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位客人,两人坐下来聊天。
这位客人是来向邹忌借钱的。
在谈话中,邹忌问他:“我和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客人连忙回答:“您最漂亮,徐公比不上您!”
第二天,巧合的是,城北的徐公来拜访邹忌。
邹忌一看到徐公,目瞪口呆。
真有这么漂亮的男子!他觉得自己比不上徐公。
他偷偷照照镜子,再看看徐公,越发觉得自己远不如他。
到了晚上,邹忌躺在床上思考着自己刚刚领悟的道理。
第二天清早,他去见齐威王,详细描述了自己的事情,以及妻子、小妾和客人的回答。
齐威王一听,笑了起来,问邹忌:“那你来说说,你和徐公相比,觉得谁更漂亮呢?”
邹忌回答说:“我怎么能和徐公相比呢!”
“我的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她偏爱我;我的小妾说我美,是因为她平时怕我;我的朋友说我美,是因为他有事情需要我帮忙。”
齐威王点点头,表示赞同:“你说得对。”
“听别人的奉承话,我们应该好好思考,否则就可能受到蒙蔽。”
邹忌接着说:“是的,我想到齐国有一千多里土地,一百二十个城邑。”
“王宫里的美女和侍奉大王的人,没有一个不想讨大王喜欢的。”
“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一个不害怕大王的。”
“全国各地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想得到大王的关照。”
“从这些情况来看,大王很容易受到蒙蔽。”
齐威王听了邹忌的话,觉得很有道理。
他立刻下令:“无论是朝廷大臣、地方官吏、还是老百姓,只要当面指出他的过错,就会得到上等奖励。”
“书面指出他的过错,就会得到中等奖励。”
“即使在背后议论他的过错,也会得到下等奖励。”
邹忌不仅劝谏齐威王,还仔细调查各地官吏的办事情况。
朝廷的许多官员告诉他:“中等的官吏太多了,不知从何说起。”
“我们只知道太守里最好的是阿城大夫,最差劲的是即墨大夫。”
邹忌将这些情况告诉了齐威王。
齐威王询问自己的左右,也有很多人说阿城大夫是最优秀的,即墨大夫则是太守的败类。
齐威王担心受到蒙蔽,秘密派人去阿城和即墨进行实地调查,最终发现了真相。
不久后,齐威王召回阿城大夫和即墨大夫。
朝廷上的大臣们一琢磨:“这还用说吗?肯定是叫阿城大夫来领奖励,叫即墨大夫来受处分。”
那些曾经说好话的人,个个暗自高兴,因为阿城大夫晋升了,他们也能从中受益。
“嘿嘿,那个不懂世故、默默无闻的即墨大夫,准得革职查办。”
就在那天,文武百官都前来朝见齐威王。
齐威王召唤即墨大夫上前。
众人看见殿上摆放着一口大锅,里面烧着滚烫的开水,都静静地站着,为即墨大夫捏了一把汗。
齐威王对即墨大夫说:“自从你到即墨以来,每天都有人告状,说你做得不好。”
“我派人去调查,他们看到那里绿油油的农田,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你治理即墨的功劳。”
“你专心致志办事,不与这里的大官们勾结,也不向这里的人送礼,所以他们每天都说你坏话。”
“像你这样老实、勤恳、不吹嘘、不奉承的大夫,在齐国能找到几个呢?”
“今天我特地召你来,就是给你加封一万家户口的俸禄!”
那些曾经说坏话的人,个个感到脸上热乎乎的,脊梁骨冒着冷汗,恨不得钻进地底下去。
齐威王回头对阿城大夫说:“自从你到阿城,天天有人夸奖你,说你怎么怎么能干。”
“我就派人到阿城去调查,他们到了那里,只瞧见庄稼地里长满野草,老百姓面黄肌瘦,连实话都不敢说,只暗地里叹气,这都是你治理阿城的罪行!”
“你为了欺压小民,装满自己的腰包,接连不断地给我身边的人送礼,叫他们替你说好话。”
“他们就恨不得把你捧上天去,像你这种专门行贿、巴结上级的贪官污吏,要是再不惩办,国家成何体统?”
“来人,把他扔到大锅里去!”
阿城大夫:“大王饶命,大王饶命,我再也不敢了。”
随即,武士们把阿城大夫仍到大锅里煮,只听见一阵惨叫。
这样一来,吓得那些受过阿城大夫好处的人,好像自己也给扔到大锅里一样,一个个站不住了。
他们一会儿换换左脚,一会儿换换右脚,一会儿擦擦脑门子上的汗珠,一会儿挠挠脖颈子,愁眉苦脸地站在那儿。
齐威王转过身,叫那些平日颠倒是非的人过来,责备他们说:“我在宫里很难知道外边的事情,你们就是我的耳朵,我的眼睛。”
“可是你们贪赃受贿、昧着良心,把坏的说成好的,把好的说成坏的。”
“这不是比堵住我的耳朵更坏吗?你们简直是打算扎瞎我的眼睛!”
“我要你们这些臣下干什么? 快把他们都给我煮了吧!”
这些人吓得跪在地下直磕响头,苦苦地哀求着。
齐威王就挑出几个最坏的人,把他们办了罪。
这么一来,贪官污吏都害怕了。
他们担心国君暗地里派人来调查,怕把自己给扔到大锅里去。
有的确实不敢再为非作歹了;有的不敢再在齐国待着,跑到别国去了。
邹忌又对齐威王说:“从前齐桓公、晋文公当霸主,都是借着周天子的名义号召列国诸侯。”
“当今周王室虽说衰弱,可是还保留着天子的名义。”
“大王要是去朝见周天子,奉了他的命令去号令诸侯,就能当上霸主了。”
齐威王撇着嘴说:“我已经称为王了,哪里还能去朝见另一个王呢?”
邹忌说:“他可是周天子,只要在朝见的时候,您暂且称为齐侯,天子必然高兴,到时候您还不是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吗?”
齐威王一听,就亲自前往成周,朝见周烈王。
周烈王果然高兴极了,赏给他几件珍宝。
齐威王从成周回来,沿路都是称赞他的话,乐得他满面笑容,装着一肚子的得意回到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