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综合
书名:中学教资复习 作者:古登堡界面 本章字数:937字 发布时间:2023-10-28

学生观

学生观是指“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和责权。

二、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三、学生是具有个体与差异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人的全面发展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四、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1.全体学生共同发展需要教育机会均等。

2.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

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要全面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2.不仅掌握知识,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教师职业道德

1.爱岗敬业: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学生。

2.为人师表:

坚持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4.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5.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6.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國/共/產/當领导,拥护社会主义,遵循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

教育观/素质教育观

1.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一、现代教师角色转换:

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二、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中学教资复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