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自负满满,又不无奚落的对解耀先笑着说道:“当然知道了!这点事儿谁不知道呀,哥不是糟践人嘛!在咱们这旮沓,就连鼻涕落下的三岁小孩儿都知道!呵呵……不过,哥你说错了。康德皇帝住的地方不叫南京,叫新京……”
解耀先就像瞅外星人一样打量了“二子”半晌,心中暗想道:“乖乖隆嘚咚,猪油炒大葱!这帮小日本鬼子的奴化教育真他娘的不可小觑!这‘二子’不知道哈尔滨之外发生的事情也就罢了,可是这亡国奴的日子过得还挺滋润。唉……商女不知亡国恨!”
“二子”所说的“康德皇帝”溥仪是小鬼子所扶持的傀儡皇帝这件事儿,不是三句话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就是说了,“二子”恐怕也不一定相信。解耀先索性不再和“二子”唠“康德皇帝”了,他接着说道:“小鬼子在咱们皇帝老子住的地方……”
“二子”十分执着的更正道:“哥!是‘康德皇帝’住的新京!”
“中!中!中!是‘康德皇帝’住的新京!”解耀先不愿意继续和“二子”拔犟眼子,顺口敷衍了一句之后接着说道:“小鬼子杀了三十多万咱们中国人……”
解耀先说到这里,看了一眼“二子”,还好,“二子”这次没和他拔犟眼子,更正他说小鬼子杀的不是中国人,是“满洲人”。解耀先长出了一口气,接着讲道:“大街上到处都是血淋淋的死人呀,你就是抬头闻一闻,空气中整个浪儿都是血腥味。在这帮不是人揍的瘪犊子中有一个叫啥向井敏明的小鬼子,他和另一个叫啥野田毅的小鬼子俩人约定,看谁能在半个时辰内杀满一百个咱们中国人。嘿嘿……结果在半个时辰内小鬼子野田毅杀了一百单一个中国人,小鬼子向井敏明杀了一百单三个中国人,小鬼子向井敏明赢了。”
“二子”“啪”的一声一拍炕沿,圆瞪着双眼大骂道:“我日小鬼子他十八辈儿祖宗!这帮王八羔子揍的凭啥这么杀咱们中国人?有本事回日本去杀日本人呀!”
“这帮小鬼子就是应该千刀万剐!可是更让人受不了的还在后头呢……”解耀先十分赞许的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那个小鬼子野田毅不服气,手一挥,寒光一闪,‘咔嚓’一声从一个也就是五六岁的小孩儿尸首上,把小孩儿的脑袋砍了下来。”
解耀先讲到这里,“二子”吓得浑身一哆嗦。还好,“二子”这一次既没有大骂小鬼子的十八代祖宗,也没有和解耀先拔犟眼子。
没有了拔犟眼子的乐趣,解耀先似乎感到有些失望,只得接着讲道:“小鬼子野田毅砍下小孩儿的脑袋,扒了头皮,揭开天灵盖儿,就在那又是血、又是脑浆子的天灵盖儿里倒上小鬼子的清酒,和小鬼子向井敏明俩叫号,说谁是英雄好汉谁就喝了天灵盖儿里的清酒……”
“呃……”解耀先白呼得正起劲儿,“二子”却差一点就呕出来。“二子”慌忙用手死死的捂住嘴,跳下地,撒丫子就往屋外跑。从此,再也不敢和解耀先拔犟眼子了。
都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解耀先自己也没有想到,他和“二子”这番扯犊子,闲呷嗒牙,却在“二子”质朴的心灵中埋下了对小鬼子仇恨的种子。三年后,已经是我党秘密交通员的“二子”,在护送一位重要同志安全抵达老毛子远东之后,说啥也不回来了,就地参加了周保中将军所领导的“远东第八十八国际旅”。
一九四五年,“二子”已经由周保中将军亲自改名为“吕卫华”。经过特殊训练的吕卫华多次潜回国内侦察,他英勇无畏、机智勇敢,骁勇善战,屡建奇功,令小鬼子关东军和满洲国军闻风丧胆,是闻名整个“远东第八十八国际旅”的优秀侦察兵。老毛子对小日本鬼子宣战之后,吕卫华又成为打垮小鬼子关东军的先锋,成为首批进入哈尔滨的我党所领导武装之中的一员。打回了家乡,打败了小鬼子,实现了他的父亲吕振国的夙愿。
解耀先和“二子”扯了一会儿犊子,睡意全消。他跟周老太太打了个招呼,又跑到关老蔫儿家落忙儿去了。不只是北满铁路哈尔滨铁道工厂的工友们,就是农村屯子里的农民兄弟们,也都有落忙儿的传统。也就是一家有了事情,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们都来帮忙。直到天擦黑了,解耀先才谢绝了关老蔫儿的爹死气白咧留他吃饭的好意,他要回周老太太的家了。
忙活了大半天,还是很累的。解耀先边往回走,边表扬着自己:“嘿嘿……学雷锋学到死就变成真雷锋了,要是只学了一天半天半啦咔叽的,那可就是为人民服务不完全彻底了!”
回到周老太太的家,周老太太知道儿子忙活了大半天,一定很饿了,她已经给儿子熬好了混合面儿的粥。混合面儿粥虽然苦涩,难以下咽,但是解耀先为了让周老太太高兴,“吱喽”、“吱喽”喝得那是贼拉香甜。周老太太笑眯眯的望着儿子喝完了三大碗掺着甜疙瘩丝子的混合面儿粥,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晚饭后,解耀先边望着周老太太在油灯下纳着鞋底,边和周老太太唠闲嗑儿。这鞋是周老太太给解耀先做的,她要让儿子过年前儿穿上她亲手做的新鞋。
解耀先一直和周老太太唠嗑儿唠到了大幺么八点了,就称夜儿个没睡好觉,想早一点睡。解耀先烧了一锅热水,硬按着周老太太,给她脱了鞋袜,给她老人家烫一烫脚。解耀先边按摩着周老太太的脚心,边和她东家长西家短的继续唠嗑儿。周老太太眼角闪着泪花,心中十分激动。这个不是儿子却胜似亲儿子的儿子,真的是忒孝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