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少校回到城里,他先回自己的公寓。
好几天没回来住了。他没雇人打扫——一个行营侦缉处的少校,职业决定了他的习惯,不能随便请佣人打扫自己住处。
真要回来住的时候,他会请几个士兵来帮忙,自己在一边看着就成。
哈少校打开了抽屉,拿出一份自己特地留在手里的材料。
材料是一位姓宿的前赤色党人写给政府的告密信。
告密信前半大部分,说的都是他对政府如何忠心,过去已经向政府报告了多少赤党机密等等废话。
告密信后面部分,说到了一件实质性情报,说是在南江兵工总厂里,有一个赤党暗藏分子。
告密信写明了这个人的姓名,但是强调说,根据赤党工作习惯,尤其是赤党地下工作习惯规矩,这个人的姓名,肯定换了。所以,还需要细细根据此人的各种背景实情材料,慢慢排查------”
哈少校认识告密者宿某。宿某以前向政府告密立功,就是通过哈少校——当时还不是少校而是上尉——进行的。
一年多前,宿某当时还是一名赤党地下工作者。在政府强大的宣传攻势下,在国民革命军对赤匪根据地雷霆万钧的大围剿形势下,宿某终于动摇,看清了前途的明和暗,决定投靠政府,和过去的赤党阵营彻底决裂。
宿某当时也是写了这么封告密信,洋洋千言,读起来有些乱,似条理不大清晰,却被哈上尉确认为有相当价值。
哈上尉立即和宿某取得联系,并指令他进一步摸清更多赤党情报,以便政府一网多捞一些。
那个案子,算是成功,最后赤党分子被毙了两个,重判了一个。
宿某得了一笔奖金,脱离了赤党。
他的告密事实,也没被赤党查出来。
赤党处于最艰难阶段,脱掉关系的赤党也不在少数,报纸上隔三岔五就能看到赤党分子的脱党声明,哪里有那么多的赤党力量来寻找某件案子的出事源头细节?
哈上尉也因为此功,加快了军衔晋升过程,不多久就成了少校。------
这回,宿某送来这封告密信,哈少校当然对其动机十分清楚。
哈少校是专业人士,有一定的专业习惯。他对宿某上次脱了赤党,还立了大功后的生活经历,有相当了解。见到新的保密信,他当时就有些鄙夷地想:“他妈的,你这家伙,也的确不能在赤党内干。能在赤党中坚决干的,都是有些信仰的,能吃苦的。
就你这烂脏东西,这他妈的才多久,吃喝嫖赌,你哪一样不走在前头?政府给你的奖金再有十份,也他妈的经不起你这样折腾!”
这样的鄙夷,哈少校当然不会说出来。
他在那间两人秘密会面的餐馆里的单间里,从西服口袋中掏出了二十元,递给了宿某,鼓励他说:“喝几杯茶吧,不要嫌少。你这情报,我一定认真处理。你呢,暂时就不要跟别人说这件事情。要是惊动了对方,人跑了,大家都不好说话。你放心,我们正式处理之后,一定会有你的奖金!
以前你立的功,一文钱都没少你的吧?
这就是了,好的,你先走,我等一下再走,账,我来结。好,再见。”
他看着那因为酒色弄得走道都有些晃悠的宿某背影,脑子开始转念头:“-----这小子,说假话是不可能的,他没那个胆-----这次情报怎么处理?
我若马上将这情报报给处里,所有后续的功劳,就都要大家分了。要不然,老子还是像上次那样,把这功劳机会,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对,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