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帮助阖闾登上王位,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事情。
他推荐当时的大兵法家孙武给吴王阖闾,希望能带领军队进攻楚国,为父兄报仇雪恨。
孙武原是齐国人,从小就热衷于研究兵法,琢磨打仗的事情。
他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了十三篇文章,也就是著名的《孙子兵法》。
后来齐国发生内乱,孙武离开了齐国,来到吴国。
吴王阖闾得知孙武到来,亲自跑下朝堂迎接他,问他关于兵法的知识。
孙武将自己写的十三篇兵法,献给了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让伍子胥从头到尾一篇一篇地读给他听,内容涉及如何运用计谋、制定战略、行军、进攻、利用地形和使用武器等,讲解得非常详细透彻。
每念完一段,吴王阖闾都不停地称赞。
他对伍子胥说:“这十三篇兵法,既简洁又详细,真是太好了。”
“但是吴国并没有那么多士兵,怎么办呢?”
孙武回答说:“有了兵法,只要大王有决心,不仅男子,就连女子也能参与战斗。”
“男男女女,都可以打仗,还需要担心兵力不足吗?”
阖闾笑着说:“女人怎么可能打仗呢?这不是个笑话吗?”
孙武一本正经地说:“如果大王不相信的话,请先让宫女们试一试。”
“如果不把他们训练出与士兵们一样的水平,我愿意接受惩罚。”
吴王阖闾挑出一百五十名宫女,让孙武去训练她们。
孙武请求吴王阖闾挑选两名心爱的妃子担任队长,阖闾也答应了。
最后,孙武提出:“军队中最重要的是军法,即使是让宫女们试试,也必须保持军法严明。”
“请大王派出执掌军法的大臣,再给我几个武将作为助手,不知道大王可否同意?”
阖闾全都答应了。
一百五十个宫女穿上军装,戴上头盔,拿起武器,到操场上集合。
孙武首先宣布三项军令:“第一,队伍不能混乱;第二,不允许吵闹;第三,不能违背命令。”
接着,他将宫女们排成队形,开始训练。
然而,那两个妃子队长以为自己穿上军装、拿着长枪短刀,只是玩闹而已,一开始就不听从号令,嘻嘻哈哈。
其他宫女看到领队的样子,也跟着笑成一片,有的坐着,有的蹲着,有的模仿姿态,甚至有的还来回奔跑,非常混乱,简直不像一回事儿。
孙武下令让她们回到队伍中站好,但仍有人在说说笑笑,不听从命令。
孙武下达了三次命令,那两个妃子队长和宫女们依然嬉笑不止。
两人都是吴王阖闾最宠爱的妃子,以为孙武不敢对她们怎样。
“高兴就玩玩,不高兴就回宫,有什么好怕的呢?”
孙武实在忍受不住了,他高声对军法官说:“士兵不听从命令,不服从管理,按照军法应该如何处置?”
军法官急忙跪下回答说:“理应问斩!”
孙武立即下令说:“先处决队长,做个榜样。”
说完,士兵们向前将那两个队长绑上。
见状,宫女们个个大惊失色,害怕不已。
吴王阖闾在高台上远远地看着她们操练,突然看见两个妃子被士兵捆绑起来,立刻派一个大臣前去解救。
那个大臣急急忙忙地见到孙武,转达了阖闾的话,说:“大王已经知道将军注重军法,这两个妃子是第一次犯错误,求将军饶恕她们吧!”
孙武说:“操练军队不是闹着玩的。”
“如果不对违法者进行惩罚,以后怎么指挥军队?”
他下令让士兵砍掉那两个队长的脑袋,瞬间人头落地。
宫女们吓得瑟瑟发抖,一个个都不敢说话。
孙武随后选择了两位宫女做队长,重新开始操练。
这一次,大家都遵守规则,按照命令进行操练。
经过孙武严格的训练,这批宫女竟然成为一支相当有素质的军队。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派自己的亲兄弟公子夫概担任先锋,率领六万人马向楚国发起进攻。
有了孙武的指挥,吴军作战异常顺利,将楚国军队打得溃不成军,甚至包围了楚都。
这时的楚平王已经去世,他的儿子楚昭王眼看郢都难以保住,匆忙逃往其他国家避难,楚国从未遭受如此惨败。
孙武、伍子胥和其他将士护送吴王阖闾,进入郢都。
吴国的君臣在楚国朝堂上,举行庆功大会。
伍子胥建议阖闾灭掉楚国,孙武不同意。
他劝说吴王阖闾废黜楚昭王,拥立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为楚王。
孙武说:“大部分楚人都同情太子建,大王立他的儿子为楚王,楚人必定感激大王,列国诸侯必定钦佩大王,公子胜也会永远记住您的恩情。”
“这样一来,楚国就成为大王的属国,这是名利双收的策略。”
吴王阖闾贪图楚国的领土,没有采纳孙武的建议,而是听从了伍子胥的意见,决定灭掉楚国。
伍子胥为父兄报仇,对楚平王怨恨至深,可是楚平王已经去世,他该如何报复呢?
他请求吴王阖闾允许自己去刨开楚平王的坟墓,报仇雪恨。
吴王阖闾说:“你帮了我这么多,这点小事就由你自己处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