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书名:天堂 ·地狱 作者:锲而不舍 本章字数:1402字 发布时间:2023-10-25

二十四

王浩当县委书记后,市委任命一位省里从外地选调的干部任县长。在为新县长服务的三个月,陈晓明分明感到这位新县长和王浩截然不同,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方法不多,特别有贪、占等毛病,例如,把休息室换掉的被子、单子等都让司机带回了家。“一个县长还缺那些个东西吗?”陈晓明强烈预感到可能出事。说给王浩,王浩说“全省交流的,外地干部,不了解,让他好自为之吧。你别管那么多,马上要到县委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安排好陈晓明后三个月,王浩开始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

长野也该调整了。老书记后几年考虑退路,对全县干部就基本没有调整过,有的乡党委书记、乡长在一个地方任职都超过了两届,县直局委一把手有个别的人在老地方任职超过了10年。王浩任职县长的三年间,全县只提拔过一名副县,还是工会主席,反而被市委处理过一名副县级的镇党委书记,所以,干部的精神状态整体上比较疲沓。有的干部看不到提拔的迹象,干脆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这次调整,王浩动作比较大,毕竟当县长对全县的干部状况了如指掌。全县干部的调整面超过了80%,一批年轻干部走上工作岗位。比如,虽然县里有不成文规定,53退二线,但调整中,乡党委书记内控不超过45,乡长内控不超过40。不少30多的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当然,引起的震动不亚于汶川地震。提拔重用远远不能让每个干部都心想事成。有的干部有异议:“还不到53啊,怎么就让清闲了。年轻人莽撞,不历练历练,能干好吗?”还有谣言四处流传:“乡党委书记和乡长都在30万以上。王浩这次赚大发了,不少于一千万。”

对于各种说法,王浩在县常委会上慷慨陈辞:“我们老家有句谚语,听啦蝲蛄叫还不种庄稼了。年轻人有闯劲,我们长野就需要闯劲,不怕干错事,就怕不干事。今后,我们还要用更多的年轻干部。”这也是两年后到大学直接招聘的根源。也就是这种思想,让王浩最后万劫不复。

但年轻人就是有待成熟。新任命的一位38岁的乡党委书记,一上任就把前任的餐饮费等的欠条“曝光”了,足有五斤多。省市的新闻媒体抓住这个“噱头”大作文章,网上长野更是上了“热搜”。前任的书记、乡长已经调任县政协任职,坐不住了,跑到王浩办公室讨说法:“都有发票,还有我们前任积累的。这样曝光,合适吗?肯定是故意的,不是丢我们长野的脸吗?”王浩大光其火,把新任的书记叫到办公室,一顿猛批:“干部交接就是敏感期,你这不是添乱吗?每天都有记者找我采访。国家正在大刹吃喝风,你这不是提供靶子吗?”新任的书记唯唯诺诺,一句话不敢说,一个劲道歉,说自己处理不周,大冬天出了一身汗。从王浩办公室出来进了陈晓明的办公室诉苦:“陈主任,你不知道,上任这几天都是要账的,办公室都不敢进,晚上睡觉都不安稳。有的甚至是10年前的旧账,乡里有三家饭店都被吃垮了。我只是叫乡财务上统计一下,没想曝光啊。但一位对前任有意见的一位工作人员,瞒着我透漏给了记者,没想到引起这么大的风波。我已经调换了那位工作人员的岗位。陈主任,你多做做王书记的工作,真不是故意的。”

陈晓明还真是找时间给王浩做了工作:“事已至此,还是考虑如何善后吧。”王浩很沮丧:“市委书记都打电话询问此事,这个篓子还小吗?那个新任的乡党委书记确实不成熟。”第二年,王浩就找了借口,免了乡党委书记,调他到县人大担任委员会主任,等于让他提前养老了。

此事也让全县干部们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训”实践课,从骨子里认识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天堂 ·地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