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利用士兵们抓住皇甫讷的混乱时机,成功混出了昭关,赶紧带着年幼的公子胜向前逃跑。
走了几个小时后,他们看到前方有一条大江,挡住了去路。
正当他们束手无策之际,后面卷起一片尘土,好像千军万马正在追赶上来。
伍子胥抱起五岁的公子胜,匆忙沿着江边逃跑,最后找到了一个有芦苇的地方躲藏起来。
四处望去,他们看到一个打鱼的老人,划着一只小船向他们靠近。
伍子胥急忙喊道:“渔爷爷,请帮我们渡江!渔爷爷,请帮个忙!”
老人划船靠近,说道:“芦中人,你上船吧!”
伍子胥和公子胜上了小船,不到半个小时,船快要到对岸了,他们这才松了口气。
此时,打鱼的老人才开口说:“将军想必就是伍子胥吧?您的画像挂在关口,我也见过几次。”
“听说楚王杀了您的父兄,这里的人都为您担心。”
“今天我把您渡过来,我也放心了。”
“将军,您变得苍老了许多,但看起来依然精神焕发。”
伍子胥非常感激,说:“难得老人家如此好心,救了我这个受难之人。”
“将来如果我有所成就,都是您的恩德。”
说着,他取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人说:“这把宝剑是先王赐给我祖父的,上面镶着七颗宝石,至少价值一百多斤金子。”
“我只有这点礼物送给您,表示我的心意。”
老人笑着说:“楚王悬赏捉拿您,结果我不要五万石的赏赐,也不要大夫的爵位,更何况我对这把宝剑没有用处,对您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
伍子胥深感感动,问道:“请问尊姓大名,让我以后能好好报答您。”
但没想到这句话激怒了老人,指着伍子胥说:“我只是看你有危险,才帮你渡过来。”
“你一会儿说要一百斤金子,一会儿又说要报恩,真是没有大丈夫的气量!”
伍子胥连忙道歉说:“您当然不需要酬劳,但我怎么能忘记您呢?请告诉我您的姓名,让我记住您。”
老人说:“我只是一个打鱼的人,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就算你知道我的名字,也找不到我。”
“如果将来我们还有相逢的机会,那时候我叫你芦中人,你叫我渔丈人,不就一样了吗?”
伍子胥只好收回宝剑,拜谢老人,离开了这里。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进入吴国边界,走了三百里才到达吴国的都城。
他把五岁的公子胜藏在城外,自己穿着破衣服,打扮成要饭的样子,在街上吹箫乞讨。
他一会儿吹箫,一会儿唱曲,吸引了吴国人的注意。
吴王的哥哥公子光听说后,派人将他请来。
两人谈论天下大事,越聊越亲密。
公子光请伍子胥留在身边,伍子胥表示答应,成为他的心腹,暂时还住在城外。
有一天,公子光暗中跟伍子胥见面,开门见山地问:“先生在楚国一定有很多朋友吧?是否遇到过有才能的勇士?”
伍子胥回答:“是的,我有个好朋友叫专诸,他是个勇士。”
“他家离这里不远,明天我可以叫他来见您。”
公子光说:“我怎么能叫他来呢?您辛苦一趟,陪我去拜访他吧!”
就这样,他们一起去见专诸。
专诸见到伍子胥和一个公子进来,赶紧迎接。
伍子胥给他介绍说:“这位是吴国的大公子,久仰兄弟的大名,特地来拜见你,希望能交个朋友,请不要推辞。”
专诸向公子光行礼问好。
公子光拿出一些礼品作为见面礼,但专诸不肯收下,经过伍子胥再三劝说,才肯接受。
从那时起,他们三人成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