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自缢而终
书名:诸侯纷争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568字 发布时间:2023-10-25

公子弃疾是楚共王的幼子,也是楚灵王的弟弟。


他与兄长不同,德行高尚,气度不凡。


有一次,他出使晋国途径郑国,郑国君王带领三位大夫子皮、子产、子太叔热情迎接。


公子弃疾遵守礼数,坚持不与郑国国君见面,但经不住郑国人的反复劝说,便以觐见楚灵王的礼仪,拜见了郑国国君。


对于子皮、子产和子太叔,他以本国大夫的礼节相见,并恭敬地送上了礼物。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随从有三条规定,禁止随意跑马损害郑国田地,禁止砍树取火,禁止向郑国人索取食物。


这些行为让郑国人对他的敬重更进一步。


甚至有人开始猜测,将来取代楚灵王的人,非公子弃疾莫属。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就是楚国大夫申无语。


申无语在楚灵王还是令尹的时候,就对频繁使用国君旗帜出游猎杀的行为表示愤慨,果断砍断这些旗帜。


楚灵王建章华台后,申无语强行闯入台中,试图抓回自己的仆从,最终被楚灵王得知。


申无语“引经据典”为自己辩解,指出天下都是君王的,下级应当服从上级的制度。


最终,楚灵王虽然不满,但也理解并赦免了他。


楚灵王走到今天的困境,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积重难返”。


公元前531年,他想把公子弃疾封到新,吞并的蔡国地域。


他询问申无语的意见,申无语提出了卫庄公把公子元封在栎地,而导致自己被废黜的例子。


认为贤明而有能力的臣子,不能将其封在外;而无能的小人,则不能让其居于宫内。


然而,楚灵王对此并不以为然,他认为国都重地防备严密,即使有人图谋不轨也无从下手。


申无语以此为例,提醒楚灵王封重臣对国君的威胁。


后来楚国兼并了陈、蔡两国,楚灵王终于有了足够的底气,决定向之前未曾讨到便宜的吴国再次发起挑战。


他率领大军包围了徐国,以此进行恫吓。


这个过程中,申无语再次提醒楚灵王谨慎行事,还举出郑国、宋国封臣弑君的例子,警示楚灵王重臣的威胁。


总的来说,公子弃疾和申无语都是楚国的忠正之臣,他们的存在对楚灵王的决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楚灵王已经到达自我膨胀的顶峰,他询问右尹子革:“我们以前一直侍奉周朝,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褒赏,如果我请求周天子赐予我们王鼎,他会答应吗?”


子革回答说:“以前楚国地处偏远,因此常被轻视,现在我们强大起来,周天子应该不会视而不见。”


楚灵王又问:“如果我们向郑国索要被他们夺取的先人土地,他们会如何回应?”


子革说:“郑国会毫不犹豫地归还。”


大夫析父对子革有所批评,认为他身居高位却一味奉承,使国家处于危险之中。


子革冷笑说:“你早已磨好手中的刀,等待对灵王下手呢。”


这说明楚灵王已经处于众叛亲离的危险边缘,但他对此毫无察觉。


楚灵王对臣子们缺乏体恤,动辄诛杀他们,这引发了矛盾的爆发。


一批士大夫联合起来,兵变攻占了楚国的固、息两座城池。


蔡国也是人心思动,一些旧臣趁机想要复国。


蔡国大夫朝吴定下计策,引导楚灵王的三个弟弟推翻楚灵王。


他假借公子弃疾的名义,把被迫流亡的子干和子皙召回,强迫他们与弃疾联合,借助弃疾的“陈蔡公”身份集合起一支强大的军队。


这支军队一路杀向楚都,由于有很多被楚灵王迫害的人,叛军没有遇到多少抵抗,反而不断壮大。


而郢都的守将蔡洧,因为与楚灵王有杀父之仇,为求活命而投靠叛军为其效力。


当叛军来到时,他毫不犹豫地献出了城池。


表面繁华的背后,隐藏着诸多暗流涌动。


权力的傲慢和私欲,不仅让楚灵王走向众叛亲离的边缘,更是直接导致了国家陷入混乱与危机之中。


这背后的因果链,还可能随着更多潜在因素的出现,而变得更加复杂和深邃。


这种态势让所有人都深感忧虑,而楚灵王似乎仍对此浑然不觉。


公子弃疾利用自己的势力进入宫中,杀害了楚灵王的两个儿子太子禄和公子罢敌。


楚灵王的三个弟弟,按照年龄自封,子干最年长成为楚王,子皙成为令尹,弃疾成为司马。


各方势力达成了内部利益协调后,开始分化楚灵王的残余势力。


子干派遣观从潜入乾溪楚灵王的军营,散布消息说:“回到都城投靠新王的人,将保住原有的地位和俸禄;而执迷不悟的人,将受到处刑。”


这致使军营中人心涣散,军士纷纷潜逃回国都。


楚灵王听闻这些不祥消息,惊慌失色,从车上摔下来。


军心涣散,大军人数不断减少,只剩下少数人如右尹子革继续跟随楚灵王。


楚灵王向子革征求意见,子革建议灵王回国都等待处置,但楚灵王不同意,因为他认为不能触碰民怨。


子革接着建议楚灵王向诸侯寻求帮助,可楚灵王表示自己已经众叛亲离,不能指望诸侯相救。


子革又建议灵王逃离国外,但灵王认为自己的福祉已经到头了,再也无法得到人君的待遇。


子革无奈离开楚灵王,自谋生路。


楚灵王成了孤家寡人,在山中流浪,被申亥收留。


他是曾经的大夫申无语的儿子,楚灵王有恩于申无语,便收留了他。


不久,楚灵王厌倦了生活,在树下自缢,结束了他荒诞而罪孽的一生。


公子弃疾在新朝中担任职务,但他并不快乐,因为在这次政变中,他付出了最大的功劳。


作为陈蔡公,是他的威名,才将人们凝聚起来的。


而作为叛军主力的陈蔡军队,从根本上说,就是他的私人武装。


在这种情况下,按情理来说,他应该继续掌权。


可是两个哥哥却占据了所有好处,而他本人仍然处于下层,听命于他人。


对于公子弃疾的不满,观从心知肚明,他建议楚王子干说:“趁着公子弃疾还没有立足,先下手为强,消除后患。”


楚王子干于心不忍,观从无奈地叹道:“公子弃疾可不会不忍心对你下手。”


于是观从收拾行装,离开楚国。


公子弃疾迅速采取行动,他趁着楚灵王阴魂未散的机会,利用新王的合法性,大做文章。


因为即使楚灵王再昏庸无道,再应受罚,新的楚王子干终究是一个谋逆篡位的国君,他在内心深处难以摆脱这个身份带来的阴影,这给了公子弃疾可乘之机。


公子弃疾一方面利用人们还不知道楚灵王已经死去的机会,散布谣言说:“楚灵王带领大军回来了。”


另一方面在深夜派遣亲信大声喊叫说楚灵王回来了,搞得人心惶惶。


楚王子干和令尹子皙深居宫中,难以入眠。


最终,公子弃疾觉得时机成熟,一方面派遣手下制造声势浩大的谣言,说:“楚灵王率军杀回来了。”


另一方面派人假扮惊恐跑到宫中,报告给楚王子干和子皙,让他们赶紧想办法应对。


两人本来已经惊慌失措,束手无策,结果双双自 杀。


公子弃疾大获全胜,登基为王,史称楚平王。


公子弃疾兵行险招,收到了奇效。


即位以后,他履行了之前的承诺,恢复陈、蔡两国的自治,让国家休养生息,恢复政 治秩序和经济生产。


他在稳定人心方面,展现出了其才能。


他让一个囚犯扮成楚灵王的样子,杀死后投入水中,彻底抹去楚灵王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开启了新的时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诸侯纷争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