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如沈宁预计的那样,沈世永分派出去的斥候游骑竟是有两千人之巨。
若沈蝉衣真的只带百十个亲卫返回大业的话,半路只怕逃不脱一个被锁拿的下场。
沈世永甚至无需将其送回沈宁军中,只找个僻静无人的地方将沈蝉衣囚禁了,等需要用到她的时候再放出来便是了。
反正需要她的地方也仅仅是说一句话而已。
而沈宁既然说将沈蝉衣送回大业城去,那么沈蝉衣便无需再担心任何事。
沈宁以司徒惊云为主将,裴廷玉伍招等人听其调遣。
然后自带精骑一万,率领程知节上官致远雄阔海众将护着沈蝉衣,自东都城外宁军大营出发一路往大业方向疾驰而去。
沈世永性格带着几分狂傲,但是个谨慎小心的。
他这次回大业并没有带所有人马,留下段志玄率军十万依然屯驻此地以监视宁军。
他挑选了五万精兵带着三具无头的尸体返回大业,另派姜诩领兵三万随后而行以策应。
无论如何这已经是万全之策。
说起来如今他手里能调用的兵马有十八万之巨,便是强攻大业或许也能克之。
但除非他真的变成了白痴,否则绝不会行带兵硬攻大业的白痴事。
段志玄奉命驻守大营以抗沈宁也为了阻止沈蝉衣带着沈元昌的人头赶回大业。
可当他得知沈蝉衣出了宁军大营之后却苦笑着摇了摇头自语道:“这次……说什么也是拦不住的。”
一万宁军精骑速度提起来就是一万虎狼。
谁敢拦?谁能拦?
段志玄明知道绝对拦不住,却还是下令唐军骑兵拦截。
可是他这边才有所举动,司徒惊云就让宁军向唐军大营这边逼近了一千五百步。
双方只隔着不足十五里,走不了几个一千五百步就能走完。
段志玄下令大军在营前列阵,他以为宁军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谁想到司徒惊云竟是个狠人,下令将后营百十架抛石车都调了来,只等他一声令下就让唐军军阵中下一场巨石雨。
段志玄无奈只好下令骑兵退回来。
他退,司徒惊云便也停住。
东都城中的左升泰以为得了机会,派单天雄领兵五千出城偷袭宁军后路,却被裴廷玉截住。
一场恶战郑军非但没有讨到一丝便宜,还丢下了两千多具尸体,单天雄接了裴廷玉三锤几乎吐血,只得狼狈逃了回去。
左升泰亲自带兵接应,险些被裴廷玉趁乱夺了城门,吓得左升泰几乎心脏都停了跳动。
当初他战胜沈落的时候与今日之场面近乎相同,那一日的场景现在他依然历历在目。
说实话左升泰到现在都想不明白,当日自己怎么就胜了。
沈落麾下大军不下二十万,而他东都郑军当时总计也没有一万人了。
可就是那么一次看似绝望的反攻,居然将云清寨军击溃。
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沈落就如此简单的退出了争霸的行列。
左升泰好不容易顶住了裴廷玉的攻势,自嘲的笑了笑,心说奇迹果然不会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人身上两次。
他却不知道,成就他上次神话般胜利的沈落此时已经变作了冰冷的尸体,身首分离。
身子被困在一匹战马后背,头颅被送去了徐一舟军中,也不知道在齐郡子弟兵的怒火中会变作什么。
如果左升泰知道的话,他绝不会怀疑沈落的人头会被齐郡子弟兵砸成泥,然后丢进猪圈里。
沈落没死的时候就没了争夺天下的资格,左升泰何尝不是这样?
不但是他这样曾经辉煌,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
如今还有资格去追逐那权利巅峰的早已经没了大部分,李薄、徐元朗、高士达、杜伏威、梁师都、刘武周、薛举、景守信。
这些名字或是正在远去或是已经远去。
群雄并起的局面已经瓦解,沈原一家独大。
天下如今能抗衡其兵威者,唯沈宁窦士城两人而已。
左升泰心灰意冷,而将自己缚于囚车中的沈世永却是满怀壮志。
他如今要做的便是与所有人拼速度,只要他能先回到大业城内,那么主动权就全在他手中,掌握五万精锐之士入城还有谁能阻挡他坐那把椅子?
凄厉北风中坚固铁笼里一身囚衣的沈世永不狼狈,意气风发。
北风将铁甲变得更加冷硬,冷硬到似乎一片落叶砸下来也能让铁甲如脆冰般裂开。
这样寒冷的天气中纵马飞驰,便是最强壮的汉子也会冻得瑟瑟发抖。
宽阔平坦的官道上,一条黑龙般的骑兵全速向前,没有人发抖,面甲后面的眸子里有的全都是斗志。
他们是闻名天下的宁军精骑,他们不但与敌人斗也要与天地斗,虽不是其乐无穷却也别有一番豪情滋味。
从东都到大业一路诸多大城固堡,唐军守卫森严,宁军精骑便是战力再强也不可能以骑兵破城。
沈世永之所以显得有些肆无忌惮,便是因为这个缘故。
沿途城池堡垒皆由唐军控制,他此时虽然为名义的阶下囚,但领兵的屈突通和殷开山却都是他的人。
只需这两个人下令,沿途郡县不许开门让宁军精骑过去,除非沈宁给宁军精骑的战马插上翅膀飞越而过,否则就算精骑的速度再快也比不唐军关门的速度。
沈宁没能力给每一匹战马都插上翅膀,但他却有能力让精骑真的飘起来。
出了东都城外的宁军大营沈宁率军一路往西。
段志玄尽调营中骑兵阻拦,然后调了两万人在堵住官道,列枪阵阻止精骑冲过去。
他知道唐军骑兵绝不是宁军精骑的对手,就算兵力是宁军精骑的两倍也别想打赢这一仗。
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没想打赢。
他只想拖住沈宁而已,只需拖住就是最大的胜利。
司徒惊云率军向西进逼,段志玄咬着牙下令骑兵继续纠缠宁军精骑,然后调集全部人马列阵以抗司徒惊云的人马。
他不担心打输这一战,知道能耗一刻便耗一刻。
多拖住沈宁一会儿,在秦王殿下面前他也好交差。
可司徒惊云实在逼的紧了,他只得下令调回骑兵,而当骑兵返回的时候他才得知宁军精骑已经去的远了。
以两万骑兵不敢正面阻拦一万骑兵,只敢骚扰牵制。
这样的打法说出去无论如何也丢人了些,可段志玄此时不怕丢人,他怕误了秦王大事而丢了性命。
黑龙一般的宁军精骑轻易的撕开了唐军骑兵组成的第一道防线,然后将那些集结整顿的骑兵狠狠的甩在身后。
说起来当今天下没有一个人如沈宁这般用骑兵的。
竟是放弃了几乎所有的防御,让战马驮载的重量降到最低,从而将骑兵的速度提升至了极致。
冲开唐军的第一道封锁,沈宁并没有一丝得意。
他知道沈世永是个什么样的人,自然也就知道自东都到大业这一路会有多少艰难险阻。
关卡都在唐军掌控之中,如果走陆路的话沈世永就算是爬也会比他们先到大业。
所以沈宁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走陆路,别忘了他有天下至强的水师!
在段志玄下令大军层层叠叠的列阵挡住宁军精骑的时候,沈宁的骑兵却甩出一个漂亮的大弧线,不再继续向西而是一路往正北方向疾驰而去。
等段志玄发现宁军精骑转道向北的时候,再想追就是痴人说梦了。
宁军巨舰沈宁临风而立。
来渊手下的四百多艘战船之前分出去八十艘黄龙快船,载着自黎阳调来的五千精兵走永济渠一路向北迎接秦若薇。
如今他麾下还有三百多艘战舰,其中黄龙快船三百一十二艘,五牙大船三十六艘,还有一艘比刘武的龙舟还要巨大的宁军巨舰。
一万精骑登战船便真的飘了起来。
站在船头向前路眺望的沈宁,当看到视线极远处有些异样的时候微微皱眉。
他将千里眼取下来放在眼前,随即那模糊的东西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河面似乎建造了一片城镇,那是密密麻麻的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堵住了河道。
那些战船挂着大唐的军旗,桅杆林立看起来竟是也有不下数百艘之多。
大周水师天下无敌,来之武在江都被司徒伯山杀死之后,在江都的大周水师一分为三。
其中一部分被杜伏威收服,一部分逃到了东都投降了左升泰,来之武之子来渊则率领一部分投靠了宁军。
左升泰在东都兵败,他本打算用以逃生的水师被闵崇率军堵在河道里根本近不了东都城。
水师将军苏胜才看出左升泰也是穷途末路,索性带着数百条战船投降了唐军。
沈世永既然要堵住沈宁往大业去的路,又怎么可能忘了宁军有一支强大的水师?
大唐水师将军苏胜才看着河道出现的一片高帆桅杆,嘴角不由自主的挑了挑。
双方都有黄龙快船,都有五牙大船,曾经都是大周为之骄傲的水师战舰,如今却不得不面对同室操戈的局面。
苏胜才知道宁军水师这次领兵的是来渊,所以他心中格外的紧张。
大将军来之武之子,本身对他就有着绝对的压力。
他是来之武的部将,对来之武的敬重深入骨髓。
可现在他却不得不亲自率领舰队和大将军的儿子对阵。
而且只要打起来便没有缓和余地,不是自己死就是来渊死。
沈宁看着横陈在河道拦住去路的舰队看了来渊一眼随即极认真的说道:“临江水战……孤不擅长。”
“今日这宁军大船便是你的旗舰,孤不管你如何去打孤要的只是结果……打赢!”
来渊已经很久没有痛痛快快的打过水战了,不用沈宁说也已经憋足了一口气。
“主公放心,家父教了臣诸多战术阵法各种各样千变万化……”
“唯独没教给臣如何在水面打输一仗,所以……”
“臣想打输了也不行,因为臣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