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秦穆公看准时机,决心建立霸业。
不久,驻守郑国的杞子报告说:“郑伯去世,公子兰成为国君,他只知道晋国,对秦国一无所知。”
“晋文公去世不久,还没有入殓,现在应该立即派兵去攻打郑国,晋国决不会搁着国君的尸体而帮助郑国打仗”。
”请主公速速派兵,我们在这儿做内应,内外夹击,一定能够灭掉郑国。”
秦穆公召集大臣商议是否派兵进攻郑国,老臣蹇叔和百里奚极力反对。
他们说:“郑国和晋国的国君刚刚去世,我们不去吊祭,反而趁火打劫,这是不合理的。”
“而且郑国离我们很远,即使秘密行军,也很难让人不知道。”
“更何况,即使打了胜仗,我们也不可能远距离占领郑国的土地。”
“如果打败了,我们将会元气大伤,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还是不要做为好。”
秦穆公说:“我们一直为晋国摇旗助威,做好了饭,叫别人吃,结果人家把我们当成跟不上的马。”
“现在重耳去世了,难道我们就这样无声无响地躲在西边吗?”
说完,秦穆公任命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和白乙丙为副将,率领三百辆战车去攻打郑国。
出发那天,蹇叔和百里奚送他们到东门外,哭着说:“真让人心疼啊!我们看见你们出发,却看不见你们回来!”
西乞术和白乙丙是蹇叔的儿子,看着父亲如此伤心,两人说:“如果您这样说,我们不去了。”
蹇叔说:“那不行!我们一直受国君的器重,即使战死沙场,也得尽到你们的责任。”
西乞术说:“是!父亲还有什么吩咐,请直说吧?”
蹇叔说:“你们去打郑国无所谓,但一定要注意晋国。”
“崤山一带地势险恶,你们要多加小心,否则我就得去那边收拾你们的尸骨了。”
孟明视听了,觉得他父亲和蹇叔过于担心,哪里会有这样的事情呢!
秦国的军队在那年冬天出发,途经晋国的崤山和周天子都城的北门,毫发无损。
第二年初春到达滑国地界时,他们遇到了郑国的使臣。
士兵们迅速通报给孟明视,他大为惊讶:“难道郑国已经得知我们的到来了吗?”
他立即命人接见郑国的使臣,并亲自询问他的来意。
这位使臣名叫弦高,他表示说:“我们的君主听说三位将军要来我们国家,急忙派我带十二头肥牛前来犒劳将军们。”
“这只是小小的心意,只是为了给将士们一顿饱饭。”
“我们的君主感激不尽,也格外小心谨慎,不敢有一丝懈怠,将军们可以放心!”
孟明视说:“我们并不是前往贵国,你们不必费心。”
弦高一点儿也不相信。
孟明视便偷偷告诉他:“我们是来征伐滑国的,请回去吧!”
弦高交出肥牛,向孟明视道谢后便离开了。
孟明视下令攻打滑国,这让西乞术和白乙丙感到困惑,他们询问孟明视:“将军,您这是什么意思?”
孟明视对他们说:“我们偷偷地通过了晋国的领土,离开本国已经有一千多里,原本以为郑国没有做准备,突然进攻,让他们来不及反抗。”
“但现在郑国派使臣远道而来犒劳军队,明显是在告诉我们,他们早已准备好。”
“他们有了准备,形势就完全不同。”
“我们是远道而来,最好快点打完,速战速决。”
“可是他们有了准备,就会严防死守,让我们陷入困境。”
“如果我们长时间围困郑国,我们的兵力就不够,给养也会有困难。”
“因此不如趁滑国没有防备,一举消灭他们,带一些财物回去,也好向主公交代,总算不是白跑一趟。”
没想到孟明视上了弦高的当。
原来这个使臣弦高其实是伪装的!他本是郑国的一个牛贩子。
这次他赶着一群牛前往洛阳做买卖,在半路上遇到了一个从秦国回来的老乡。
两人一聊,那老乡提到秦国派兵进攻郑国的消息,这让牛贩子非常焦急。
他想:“我国最近发生了丧事,一定没有做好战斗准备,既然我知道了这个消息,总得想个办法吧!”
他一边派手下的人迅速返回通知国君,一边赶着牛群前来。
果然在滑国地界,他们遇到了秦国的军队,他便冒充使臣,为秦军提供伙食,解救了郑国。
郑国新君收到弦高的信,立即派人去监视杞子他们的动向。
果然,他们正在整理兵器,收拾行李,似乎打算出发。
郑国派一个大臣去向他们说:“辛苦了各位,孟明视的大军已经到达滑国,你们为什么不与他们一同前往呢?”
杞子他们听了大为惊讶,意识到有人泄露了消息,只好勉强应付几句,连夜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