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付楚国,晋国采取了两个重要的举措:
首先,派遣使者去联系秦国和齐国,请求他们一起帮助中原诸侯,抵御楚国这个南方蛮族。
其次,通知卫国和曹国的国君,要他们先与楚国断交,以后一定会恢复他们的君位。
这两位亡国之君分别写信给成得臣,表示他们不得不得罪楚国,归附晋国。
然而,成得臣正为他们说情,他们却与楚国绝交。
成得臣气得差点晕了过去,嚷嚷着说:“这两封信明明是晋国的老贼逼他们写的。”
“算了,不打宋国了,还是去找重耳这个老贼算账吧,打退了晋国再说。”
成得臣率领兵马一直赶到晋军驻扎的地方。
晋国的大将先轸一看到楚军赶来,就打算立即开战。
狐偃提醒说:“当初我们在楚王面前说过,如果两国开战,晋国愿意退避三舍,我们不能失信于人。”
将士们都反对说:“这怎么行?晋国的国君怎么能在楚国的臣下面前退避呢?”
狐偃解释说:“我们不能忘记楚王曾经对我们的好意。”
“退避三舍是向楚王表示好意,又不是向成得臣退避。”
“而且如果我们退兵,他们也会退兵,或者不追击,两国很容易和解,这不是很好吗?”
“如果我们退兵,他们还追击,那就是他们的不是了。”
“我们有理,他们没有理,我们的将士个个理直气壮,打起仗来更加卖力,这不对我们更有利吗?”
众人一致认为狐偃说得对。
于是晋文公命令军队后撤,一下子就退了三十里。
远远看到楚军向前移动,他们再次退了三十里,将楚军甩得远远的。
晋文公派人去打探,楚军又跟上来,晋军又后退了三十里,总共后退了九十里,才在城濮驻扎下来,不再后退。
此时,秦国、齐国、宋国的兵马也相继到达。
楚军看到晋军一退再退,以为晋文公不敢与楚国交战,心里非常得意。
副将斗勃对成得臣说:“晋国的国君一直躲避楚国军队,我们已经有了面子,大王早就吩咐我们回去,我们也不能太固执了。”
“我认为既然我们已经有了面子,就下台阶吧!”
成得臣说:“之前没有听从大王的命令,已经犯了错,现在回去也要受罚,不如打一场胜仗,还可以将功补过。”
“咱们追上去吧!”
楚军追到了城濮,双方的军队都在那里驻扎下来,遥遥相对,好像密密层层的黑云遮住了整个天空,随时都可能爆发战争。
晋文公得知楚国多年未曾败绩,而成得臣是一位勇猛的将领。
他观察着楚军逐步逼近,心中有些害怕,担心如果打了败仗,自己将无法成为霸主,而中原诸侯只能听从南蛮子的指挥。
他越想越担心,越担心越心虚,感觉自己就像是被蜘蛛网粘住的小虫子一样,挣扎得越厉害,束缚得越紧。
到了晚上,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着,难以入眠。
等他终于入睡,却做了个噩梦。
第二天,晋文公对狐偃说:“我有点害怕。”
“昨晚我梦到自己还在楚国,与楚王摔跤,我怎么也无法战胜他,最后我被他压在身下,他一直打我的头,还吸我的脑浆,现在我的头还有些疼!””
狐偃非常善于劝慰,他说:“大喜,大喜!我们一定会大获全胜的!”
晋文公问:“你为何这么说?”
狐偃回答:“我能详细解梦,并且解得非常准确。”
“主公仰面朝天,这明显是得到了上天的帮助;而楚王趴在您身上,他的脸朝下,表示他向您认罪。”
晋文公听他这么一说,头不疼了,感觉自己也有了勇气。
他鼓励将士们准备与楚军交战,必须取胜。
战斗开始后,先轸故意先败下来。
成得臣一向傲慢自大,不把晋国的将士放在眼里,他看到晋军逃跑,便命令楚军不顾前后直接追击。
先轸利用埋伏之地,引诱楚军,切断他们的后路。
楚军被杀得七零八落,那些腿长的士兵连忙逃跑。
秦国、齐国和宋国的军队也早有准备,将楚军分割成几段,将其围困起来。
楚军彼此失去了联系,后路也被切断,只能一边挨打,一边逃跑,士气低落。
陈国、蔡国、郑国和许国的军队伤亡惨重,活着的只能各自逃命,回到自己的国家。
晋文公立即告诉先轸,只要赶走楚人就可以了,不准追杀,以免辜负楚王之前的情意,留下一条后路,以便与楚国和好。
成得臣、斗勃、斗宜申和斗越椒带着那些败兵,沿睢水逃跑。
正准备休息片刻时,突然传来鼓声,一队晋国的军队出现,领头的将军正是楚国人最害怕的大力士魏犨。
魏犨非常强壮,比两头野牛还要厉害。
他看到楚国的败兵,立即命令手下的士兵将他们围困起来,打算一一个地解决他们。
就在他准备动手的时候,突然有人骑着快马传来消息,大声喊道:“千万别杀!主公有命令,让楚国的将士们好好回去,以报答楚王的情谊!”
魏犨只好叫士兵们让出一条道路,大声嚷嚷着说:“便宜了你们,快滚吧!”
楚国的将士们低着头,匆匆离去。
成得臣退到了连谷城,唉声叹气地说:“本想为国家争光,却中了晋国人的诡计,败成这样,无话可说。”
他和斗勃、斗宜申、斗越椒等人自己给自己下了监狱,让其儿子成大心带着军队去见楚成王。
楚成王气愤地说:“我一再吩咐你们不要和晋国开战,但你们却不听从命令!”
“你父亲自己也说愿意接受军法处置,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成大心回答说:“我父亲早已知道自己有罪,当时就想自 杀,将军们都劝他见了大王后由大王决定。”
楚成王说:“打了败仗的将军不能活着回来,这是楚国的规矩,不需要多说!”
成大心只好哭着回到了连谷城。
有一位大臣得知此事后,立刻去见楚成王,告诉他说:“成得臣只是一个勇将,缺乏谋略,本来就不该让他独当一面,如果有个谋士给他出主意,一定能打赢这场仗。”
“大王不如免去他的死罪,让他有机会将功补过。”
楚成王一想,觉得这话说得有道理,立刻派使者传达命令:“所有败将一律免死。”
成大心回去向他父亲报告,成得臣叹了口气说:“我还有什么脸见人呢?”
说完,他就拔剑自杀了。
当使者到达连谷城宣布免死的命令时,成得臣已经去世。
本来斗宜申选择了上吊自尽,但因为身体太重,绳子断了,他没有死。
斗勃正准备给成得臣挖坟墓,打算把他的尸体埋葬后再自杀。
碰巧楚成王的使者带来了免死的命令,所以他们两人都没有死。
最终,所有败将都被免除了死罪,只是死了一个成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