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依靠秦穆公的帮助,当上国君,首先整顿内政,安定人心。
正好这个时候,周王室那边出了事。
当时,周朝的天子是周襄王。
他的异母兄弟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勾结,借助外族狄人的兵马进攻洛阳,试图夺取王位。
周襄王打了败仗,逃到郑国,随后发布通告,请齐、宋、陈、卫等国派兵援救,称狄人已经占领了京都。
各国诸侯收到周天子的通告后,纷纷派人前往慰问天子,或者送些食物表示关心,但没有诸侯派兵护送他返回洛阳。
有人对周天子说:“现在只有秦国和晋国的诸侯有意做霸主。”
“秦国有蹇叔、百里奚、公子絷等一批大臣;晋国有赵衰、狐偃、胥臣等一批大臣,只有他们能够联合各国诸侯,帮助天子,其他诸侯恐怕无法胜任。”
于是周天子派出两位使者,一个去见秦穆公,一个去见晋文公。
晋文公一听说周天子逃亡的消息,立刻率领大军前往洛阳。
他的军队刚刚出发,秦国的军队已经到达黄河边上。
晋文公立即派人去见秦穆公,说:“我们已经派兵护送天子,就不劳烦你们了。”
秦穆公说:“好吧!我担心贵国一时难以派兵,只好亲自前来。”
“现在,我等着你们大获全胜的好消息。”
蹇叔、百里奚说:“晋侯不让我们去,显然是怕我们分走他们的功劳,我们还是一起去吧!”
秦穆公说:“我不是不明白。”
“不过,重耳身为国君,还没有立过大功,这次护送天子的大功,就让给他吧!”
他派公子絷前往郑国慰问天子,自己带领军队返回国内。
晋军打败了狄人,杀死了叛乱的头领,护送天子回到京都。
周朝的大臣们把晋文公视为第二个齐桓公。
周襄王设宴款待晋文公,并赏赐他邻近京都的四座城池,晋文公连忙磕头谢恩。
从此,晋国在洛阳附近也拥有了土地。
晋文公回到晋国后,宋国派人求救。
原来宋襄公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宋成公即位。
宋成公派公孙固前来见晋文公,说:“楚国派出成得臣(子玉)为大将,率领陈、蔡、郑、许四国的联军进攻宋国。”
晋文公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先轸说:“楚国是蛮族,经常欺负中原诸侯,只要谁不向楚国进贡纳税,他们就攻打谁。”
“我们应该帮助中原诸侯,然后像齐桓公那样成为霸主。”
狐偃说:“曹国和卫国本来与我们有仇,最近又归附了楚国。”
“我们只要征伐他们,楚国一定会去救援,这样宋国的围困也能解除。”
晋文公答应公孙固的请求,让他先回去,晋国的军队随后到达。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攻下了曹国和卫国。
重耳以前逃难的时候,曾在这两个国家受到侮辱,如今终于出了口气。
楚成王听到晋国先后攻下曹国和卫国,连忙派人叫成得臣率军返回楚国,告诉他说:“重耳在外流浪了19年,现在已经六十多岁。”
“他经历了许多苦难,是一个很有经验的人,我们与他交战,未必能占上风,你最好早点回来。”
成得臣见宋国早晚会被攻下,不愿意退兵。
他派人向楚成王说:“请再等几天,我打了胜仗就回来。”
“如果遇到晋国人,我也会与他们拼个你死我活。”
“若是不慎被打败,我愿受军法处置。”
楚成王看到成得臣不想回来,心里很不开心,就询问大臣们该怎么办。
有个大臣说:“现在晋国很强大,重耳帮助宋国,意图成为霸主。”
“我认为我们应该通知成得臣保持冷静,不要与他们激化矛盾。”
“如果能够和解的话,或许可以达成南北平分的局面。”
楚成王再次派人告知成得臣。
经过国君多次的通告,再加上宋国紧守城池,成得臣只好下令暂停进攻,但又不好意思立即撤军。
他派人去告诉晋文公说:“楚国对曹国和卫国的关系,就像晋国对宋国的关系一样。”
“如果您能恢复曹国和卫国,我就不攻打宋国,两国可以和解,以免生灵涂炭。”
晋文公还没有说话,狐偃就怒气冲冲地说:“成得臣这小子真是无理!”
“他放过一个还没打败的宋国,却要我们恢复已经灭掉的两个国家,哪有这样的买卖?”
他扣留了成得臣派来的使臣,将使臣的手下放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