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六章.观察
书名:黑夜裡的瞳孔 作者:诸葛风 本章字数:3530字 发布时间:2023-10-21








黑夜里的瞳孔.jpg

第一百四六章.观察

 

我走到外面,看到神门警官和一个年轻的刑警正蹲在“玩偶之家”的正门前,好像在观察着什么。

庸子背对着刑警不快地对我耳语道:“他们在你之前就到了,问了我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听后点点头,转身笑着对猴子警长打个招呼。

庸子说了声“我去沏茶”,就走进了楼房。

“昨天谢谢你的帮助。今天来看,没想到这儿的门没上锁。其实要开门也简单,这儿还备有和实物样式相同的小钥匙,可以顺利地打开门里的锁。不过人从这儿进出很困难,除非是只小狗小猫。”神门警长有些勉强地说道。

我说:“陶子不会自杀的。”

神门警长不置可否:“从现场的情况来看,死者是反手拿着菜刀刺入腹部的,根据刀刃的角度分析,一定是在自己强烈的意志下所采取的行动,身上的刀口很深,没有犹犹豫豫留下的伤痕。不过,在目前这个阶段什么可能性都存在,不能轻易下结论。”

我问:“死者的身边留下一张纸片,难道不是她写的遗书吗?”

神门警长回答:“我们把那张纸片上的字迹和死者写的其他文字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的笔迹是完全吻合的,你还有其他的线索吗?”

我摇摇头:“没有。只看到留在死者身边的那张纸片,觉得像是遗书。”

神门警长颇有兴趣地听着我的话,但对纸片上写的内容却三缄其口。

我又问:“放在死者身边的那把钥匙就是这间小屋的钥匙吗?”

神门警长一边点头一边说:“是的。我们从上面采集到了死者的指纹。另外,你在玩具方面是个专家,今后请大力协助,我会向你请教一些专业的问题。”

这时候,庸子拿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托盘上放着三杯凉茶。

我进一步问:“你们能推定出具体的死亡时间吗?”

那个年轻的刑警刚想开口,神门警长立刻制止了他,自己清晰地回答:“推定的时间段是从前天晚上的二十三点到昨天凌晨四点。”

我听了心里顿生悔意:看来庸子回去的时候佐藤已经走了。如果那晚不留庸子在家里过夜就好了。

庸子默默地向两个刑警低头行礼,递上凉茶后又返回楼房里。

“我发现一个可疑之处,为什么唯独这儿没有上锁呢?”神门警长指着“玩偶之家”的正门说道,“小屋里锁得很严,除了门锁,连辅助锁都用上了。在自杀的场合,如果是我,一定会先把四周各处都锁上,免得受到妨碍。这个正门很小,即使两扇门扉都开着,也不过是长十六厘米,宽十五厘米大小。这样的门从外面可以看到里面,但人的头绝对进不去。”

我问:“你准确地测量过正门的尺寸吗?”

“我已经测量过了,也问过她家里的人,知道这个‘玩偶之家’是按‘长医邸’十二分之一的比例建造的。据说这栋建筑建于明治时代,是英国人设计的。”神门警长自信满满地说着,显出一副飘飘然然的样态。毫无疑问,他就是一个很固执的人。

神门警长继续说下去:“物集君,我问你一个问题,这个‘玩偶之家’的缩小比例为什么不是十分之一,非要十二分之一呢?噢,我明白了。因为长度单位是十二进制,难道是按此比例缩小建造比较方便吗?你看,一英尺不就是十二英寸?”

这个家伙确实很细心,一定对这个“玩偶之家”进行了各方面的调查。

我又问:“如果是他杀,凶手如何从内部上了锁的小屋里出来呢?”

“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神门警长说着掏出圆珠笔和一个蓝色封面的笔记本,“我已画了那个小屋的草图。哦,也算是側视图吧。”

我低头看着他画的草图,发现他用曲线表示天花板,直线表示地板,左右两侧用竖线表示墙壁,整个感觉就像一只圆鼓鼓的发酵膨胀的面包。此外,草图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一个用虚线表示的耳朵状的部分,表示小屋的房门和“玩偶之家”的小巧正门。

神门警长颇有把握地说道:“我们进小屋勘查的时候,看到‘玩偶之家’的屋顶和二楼部分都悬浮着,这是个重大的发现。我最初光想着凶手如何从内部上锁的小屋里逃脱的问题,转念一想,难道不能与此相反,从外面锁上小屋里的锁吗?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凶手使用的上锁方法。”他指着笔记本上画的小屋房门的辅助锁和“玩偶之家”正门所在的位置给我看。

“我从库房里找到一样很有意思的工具。这是网购目录中常见的修剪高树枝的剪子,伸展开来足有五米多,能够摘取长在树梢上的果实。凶手就是用这把剪子伸进‘玩偶之家’的正门,从里面给小屋的房门上了锁。”神门警长拿着圆珠笔“咚咚”地敲击着笔记本上的草图,“可是,这儿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用一条直线连接‘玩偶之家’的正门和辅助锁的位置,就会碰到‘玩偶之家’的凸窗。你看,‘玩偶之家’的凸窗不是坏了吗?”

我知道“玩偶之家”的凸窗是被芽子弄坏的。

“这样说说是简单的,但到现场观察要花费很长时间。”神门警长得意洋洋地说着,又问我,“物集君,你说这个‘玩偶之家’到底有什么价值?”

我回答:“价值肯定很高,否则就没人为它冒险杀人了。”

神门警长的目光顿时锐利起来。

说真的,我始终认为陶子不是自杀是他杀。

我问:“你有没有看到‘玩偶之家’里有一只红色的小花瓶?”

这是一句不经意脱口而出的问话。昨天,当庸子恢复了意识,和芽子一起待在大厅等待救护车的时候,我一人留在小屋里看守陶子,突然发现原先放在“玩偶之家”的那只小花瓶不见了。虽然不足挂齿,但它毕竟是祖母的遗物。

神门警长一下子就想起来了:“红色的小花瓶?有啊,就扔在庭院里,你问它干什么?”

“哦,那太好了。小花瓶不是陶子的,是我带来的借用品。”我随意地撒了个谎。

神门警长松了口气:“是吗?我已把它和其他的遗留物品一起送到警署保管了,你放心吧。我和芽子谈过话了,她说是她把小花瓶拿出去的。为了谨慎起见,我又检查了小花瓶,没有发现可疑之处,上面采集到的指纹也是芽子的。”

果然是芽子拿出去的吗?我听了没有表态,暗中触动了隐秘的心思。

神门警长说了一声“有新的疑点马上和我联系”,就带着年轻的刑警回去了。

“姐姐是被人杀害的吗?”庸子惊异地问。

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犯罪嫌疑人的名字,但我在珠宝商来访的那天至少听到她提起三个和陶子有过交往的男子。一个是庸子的前夫、曾和陶子有过暧昧关系的寺师雅和,一个是现在追求陶子的佐藤敏夫,还有一个是珠宝商柿本赖通。庸子希望我设法和这三人见上一面,但我推脱只知道玩具的事,婉拒了她的请求。尽管如此,我还想再去实地考察“玩偶之家”,也许能从中找出那三名男子留下的蛛丝马迹。

再次进入小屋后,发现“玩偶之家”的屋顶和二楼部分依然都被细细的钢丝向上吊起,能清晰地看到一楼部分的内景。书房书架的书都散乱地扔在地板上,就像刚发生过地震那样。我戴上了向庸子借来的白手套,把地上的书本重新放回到书架上。这时候,我觉得似乎少了几本书,就特意数了数,正好是一百五十本。

我说:“庸子,书架上的书好像少了几本。”

庸子惊诧地回答:“前天晚上,也就是我去你家之前,和姐姐一起整理过书架上的书,那时候没有少,都在书架上。”

我和庸子一起返回大厅,总有一种哪儿缺少什么的异样感觉。慢慢地环视大厅四周后,发现原先放在壁炉上的那只“饮水鸟”不见了。于是赶紧询问庸子。

“哦,那只玩具坏了,被我扔掉了。那一天,珠宝商人来我家的时候,我慌慌张张地下楼迎接,不小心打碎了那只‘饮水鸟’。现在父亲不在了,没人会变魔术把好的‘饮水鸟’变回来,只好狠狠心扔了。”庸子有些无奈地回答。

我笑道:“没关系,下次我会带来一块变魔术的大手帕,准保满足你的愿望。”

庸子露出了勉强的笑容:“那就太谢谢你了。昨晚我又梦见姐姐了,那是我们小时候的情景。我和姐姐都穿着带条纹的游泳衣在游泳。姐姐刚想从水里爬上游泳池,头上戴的游泳帽突然掉下来,引得我和父亲哈哈大笑。虽然在睡梦中,我还是觉得自己真的笑了。现在,少了任性的姐姐,真是不胜寂寞啊。”

此后,我又找到了曾在长医邸拍摄过广告的副导演,心想他能帮我查阅当时拍摄的相关资料。没想到他还保留着详细的道具目录,所以一口断定书架上共有一百五十六本袖珍书。

我终于明白的确少了六本书。

我和皮坎君的前辈铃木君商谈后离开公司,走过日本电视台旧址,直接去了酒吧。那个地方很偏僻,初次去的人很难找到。那儿是我和皮坎为了不让别人干扰而特意寻觅的秘密去处,我们经常在那儿讨论广告企划事宜。

酒吧很简陋,木头板壁,粗木地板,长长的吧台,一张小桌子,一个半老的侍者。吧台前横着一根设计巧妙的栏杆,手放上去很舒适,即使头部前倾身体的重心也很稳,所以能一直站着喝酒交谈。此外,酒吧里面还为喜欢坐着喝酒的客人并排放着三只高脚凳。

今晚,坐在里面高脚凳上的只有皮坎,没有其他客人。酒吧的侍者站在吧台的老地方擦拭着各种酒杯。

“告诉我,那个‘玩偶之家’是什么时候、由谁建造的?”

我未及回答,那个半老的侍者就滔滔不绝地插嘴道:“说起‘玩偶之家’的历史就长了,世上最古老、最著名的要算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阿尔雷希特伯爵家族收藏的珍品了。那个建于1557年的四层楼的‘玩偶之家’特别庄严华丽,听说这是他们家族的荣耀。很可惜,‘玩偶之家’毁于1674年发生的一场大火。这是来店里的客人告诉我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黑夜裡的瞳孔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