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毕业后,张庆吉应聘到省城的一所小任教。任教之初,便碰到了让他打退堂鼓的事情。
九月的校园紫薇吐艳,丹桂飘香,风景如画。可美丽的画卷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硬生生地撕裂了。
冯杰的爸爸一见到张庆吉便伸出右手指着鼻子破口大骂:“你是怎样为人师表的,居然敢打学生,你知不知道这样对他的心灵造成多大的伤害呢?”
张庆吉赶紧解释道:“对不起,请你息怒,我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的会伤成这个样子吗?你怎么批评他我们都接受,但伤害的行为我们决不能容忍。我要见你的校长,我要你当着全校孩子的脸向我孩子道歉。”
见家长根本不听自己的解释,张庆吉只好把三位家长请到了政教处李立文副校长办公室,由他来进行调解。
冯杰的爸爸一见到李立文副校长,便拍着桌子道:“你的老师是什么素质,有没有读过《论语》《增广贤文》,如果他不当着全校学生向我孩子道歉,我马上报警,我要让他连老师也当不成。如果警察不处理,我自会找人把这件事摆平!”
面对着蛮不讲理的家长,李立文副校长心平气和地对他说:“冯先生,我相信你们来学校绝不是为了报复,而是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什么我们不能心平气和地商量解决的办法呢?现在先让我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再来处理好吗?”
听了李立文副校长的话,冯杰的妈妈和外婆也劝他冷静下来,他才气鼓鼓地坐了下来。于是,李立文副校长便要求张庆吉老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一遍。
原来,昨天上午放学,五(1)班的同学在张庆吉老师的组织下有序地下楼梯。当长长的队伍快要到达楼下的时候,冯杰突然间玩起了恶作剧。他使出如来神掌用力地把前面的同学一推,那位同学瞬间失去平衡,身体像箭一样向前面的同学撞去,前面的同学也顺着向前冲去,一个撞一个,差点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整个队伍瞬间便乱了起来。看着自己的神来之笔造成了同学们狼狈不堪的混乱局面,冯杰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张庆吉老师目睹了冯杰的恶作剧,想到他的这种行为会对同学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于是便高声地出言制止:“冯杰,不准推,注意安全。”
本来这是很正常的一句话,谁知却捅了马蜂窝。冯杰扯着嗓子冲着张庆吉咆哮道:“死人头,要你多管闲事!”
突然间被冯杰在众目睽睽之下出言冒犯,张庆吉不禁火冒三丈。他伸出右手,叉开拇指和食指,像铁钳一样叉向冯杰的嘴巴,想用这样的办法堵住他的嘴巴,不准他乱说话,谁想却惹下了大祸。冯杰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没有乖乖地束手就擒,而是把头像拨浪鼓一样左右用力摆动,妄图挣脱老师的铁钳。谁知这样一摇摆,加上张庆吉老师的指甲比较长,结果把他的脸部和脖子的皮刮破了几处。看着自己的指甲不小心划伤了冯杰,张庆吉赶紧缩手,可已经来不及了。张庆吉赶快检查了冯杰的伤口,脸部和脖子有几点米粒般大小的红点。见误伤了冯杰,张庆吉的心里也有点忐忑不安,他安慰了冯杰几句后便继续带队放学。冯杰受到老师的惩罚后,也没有了刚才的趾高气扬,垂头丧气地跟着队伍走了。为了避免家长误会,张庆吉也及时地打了电话向家长解释了此事,家长也表达了谅解。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平息了,谁知第二天却风云突变。冯杰在爸爸、妈妈和外婆的陪同下来到学校兴师问罪。
听完了张庆吉老师的叙述,李立文副校长清楚了事情的真相,脑子里迅速地思考处理的办法。思考了一会,他提出了三点的解决办法:冯先生,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们老师的确处理有些欠妥当。”
“不是欠妥当,分明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你不知道,昨天晚上,他一句话也没有说过,完全变成了另一个样子。张老师不当着全校学生向我孩子道歉,我决不会放过他。”冯杰的爸爸粗暴地打断了李立文副校长的话,又拍着桌子站起来咆哮着。
看他这样暴怒,李立文副校长便停了下来。这时,他的妻子和丈母娘都劝他好好听听李副校长的话。过了一会,他终于又再次气鼓鼓地坐了下来。李立文副校长接着道:“我们的老师不小心弄伤了你的孩子,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不包庇,也不偏袒。该赔偿的一定赔偿,该道歉的一定会道歉。这样吧:首先,你们可以带孩子到医院验伤,全部的检查费和医疗费由学校负责;其次,我们的老师向家长和孩子道歉,但只能当着家长与全班同学道歉,绝不能在全校学生面前道歉,因为根本没达到这个程度;另外,你的孩子也有错,他也应该向林老师认错;最后,你的孩子的心理问题学校会安排专门的心理老师进行疏导。不知道你们接不接受我的处理意见?”
刚开始,冯杰的爸爸一定要张老师当着全校学生道歉,后来见李立文副校长毫不退让,再加上他的妻子和丈母娘不停地劝说,最终还是接受了李立文副校长的建议。
望着家长远去的背影,李立文副校长和张庆吉都不禁松了一口气,但同时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作为家长,都担心老师的不当行为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但是老师受伤的心灵又由谁来疗伤呢?
李立文作为政教处副校长,调解家校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纠纷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因此,处理起来是得心应手,驾轻就熟。他看着还有点战战兢兢的张庆吉老师安慰道:“张老师,以后小心点就行!没事的!”
张庆吉说道:“李校长,谢谢你的帮助!给您添麻烦了。”
“张老师,不要这样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张庆吉说道。
当张庆吉老师无精打采地回到办公室时,办公室的老师都围了上来。张庆吉把处理结果讲了一遍后,整个办公室像一锅开水似的沸腾起来。有的说学校的处理很恰当,各打五十大板;有的说老师根本就不应该道歉,因为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嚣张了;有的说以后再也不敢管理学生了,老师只能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了。
面对着众说纷纭,张庆吉只能默默不语。可有一个问题始终还困扰着他的心:“面对那些故意冒犯的学生,老师真的只能听之任之吗?”
他不禁想起了最近新闻报道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件事:一位老师因为学生违反课堂纪律,为了惩罚这些学生,老师用戒尺打了孩子的手心,结果事情曝光后,该老师受到严厉的处罚。
最近听说,教育部即将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提倡在合理合法、合情合规的情况下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张庆吉对于规则的出台是举双手双脚赞成,因为现在的孩子实在是越来越难管理了。但如何把握惩戒的标尺,让老师不至于一不小心触碰地雷,需要考验老师的教育智慧。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对于年轻人来说,只有交足了学费才会变得聪明起来。张庆吉年作为年轻老师,在处理起学生矛盾上往往还是比较稚嫩。这不,上次的风波才平息不久,又再次惹上了麻烦。
这天,张庆吉接到了一位家长的投诉电话:投诉张庆吉对待家长态度恶劣粗暴,处理学生打架事件中动用了武力。原来,在上数学课的时候,有两个学生因一点摩擦发生了打架事件。刚开始,张庆吉是果断地出言制止,可这两个打红了眼的家伙就像一对猛虎似的,根本不停不了手,反而打得更加起劲。看着激烈的战况,张庆吉一来担心他们受伤,二来看他们根本把他的话当作耳边风,觉得权威受到了挑战,加上年轻气盛,于是瞬间便热血上脑。他飞快地跑到两只“老虎”面前,伸出左右手揪着他们衣领想把他们分开,谁知用力过猛,把两个同学的衣服都撕破了,而且其中一个还在脖子上刮出了一道红印。面对老师的重拳出击,两个小家伙虽然被迫停了下来,但还是目露凶光,互相对峙着,甚至还用粗言烂语对骂起来。望着这两个学生嚣张的气焰,张庆吉马上拿出了手机,打电话给两位学生的家长,要求他们立刻来学校。由于其中一个是打架的常客,因此,张庆吉在电话中用粗鲁的语气说道:“你的儿子又打架了,快过来处理!否则,出了问题我们可不负责任!”
谁知这个家长又不是好惹的主,听了张庆吉不客气的说话后,居然像针扎似的发起了脾气:“有你这样说话的吗?我孩子交给你们学校,你们不负责任,谁负责任?我儿子有半点损伤,我都拿你是问!”本来是叫家长过来处理孩子打架的事件的电话,瞬间变成了家长指责老师的战场。张庆吉也感觉到自己说话的语气不太友好,他本来也想解释几句,谁知家长根本不给他解释的机会,乱发了一通怒火后便挂断了电话,更没想到的是,家长很快便把投诉电话打到了李立文副校长处。
接到投诉电话的李立文副校长把家长和张庆吉老师请到了政教处,充当和事佬的角色,想办法调和双方的矛盾。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张庆吉也承认了自己的态度有问题,家长也作出了谅解,双方最后握手言和了。家长走后,李立文语重心长地对张庆吉说道:“张老师,以后记着要吸引教训了,对待家长和学生任何时候都不能简单粗暴,要懂得控制自己的脾气,要学会处理的技巧,否则只会给自己添加麻烦!”张庆吉也再次对李立文副校长的帮助表示感谢。
年轻老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摔摔跟头也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没想到张庆吉在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中竟然对教师这一行业心生厌倦,打起了退堂鼓。近年来,随着教师地位的不断提高,教师这一行业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和追捧。每年教师的招聘都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张庆吉好不容易过五关斩六将才考取在编教师岗位,许多人却只能望洋兴叹。可张庆吉却不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金饭碗”,他以自己不适合当教师为理由,向校长陈昌盛提交了书面辞职报告。
陈昌盛校长接到张庆吉的辞职报告后,觉得不能够就这样轻易地批准,他决心想办法挽留这位年轻的优秀教师。于是,他把张庆吉请到了办公室,进行了一次开诚布公的促膝长谈。他和风细雨地问道:“张老师,你的辞职信我收到了,但我想听听你的心里话!你能把你辞职的真正原因原原本本地告诉我吗?难道你真的不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吗?”
张庆吉想了想,便竹筒倒豆子般毫无保留地说了起来。他说:“陈校长,其实一开始我也挺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的,觉得为人师表很神圣,很光荣。但经过这三年的工作,我觉得真实的教师生活和想象中相差太远。我觉得当老师太繁琐了,太没地位了,太没面子了。每天有改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活,但这些都不是我最担心的。我最担心的还是管理学生和面对家长。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不但不爱学习,而且纪律太差,教师又没有管理的手段,打肯定不行,连批评都要小心翼翼。家长更加难缠,动不动就告状,让人无所适从。现在当老师不能‘站’着教,只能‘跪’着活,我觉得自己真的不太适合,再干下去,我想迟早都会疯掉的!”
听完张庆吉的“诉苦”后,陈昌盛校长心平和气地劝说道:“张老师,当老师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真的很烦琐,有时候还要低声下气,委曲求全。但行行有本难念的经,公务员好吧!但还不照样要放下身段,为人民服务;医生好吧!但还不照样要忍气吞声,为病人服务。其实,你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是每个老师都会碰上的,但办法总比困难多。遇到困难,可以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还有学校也不会置之不理。你看,你遇到的麻烦,政教处李副校长不都帮你处理得妥妥帖帖吗?年轻人,遇到困难不应该是逃避,而应该是迎难而上。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也出台了很多帮助教师的法律法规,教育的大环境、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只会越来越好。你那么辛苦才从千军万马中突围而出,这么轻易就放弃了,你不觉得可惜吗?“
在陈昌盛校长一番推心置腹的劝说下,张庆吉终于放弃了辞职的打算,重新树立起当一名人民教师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