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又见雨夜
书名:灵秀鸿蒙天 作者:晓荷阡陌露 本章字数:2066字 发布时间:2023-10-19

  那一瞬间,对于前世今生、穿越重生什么的,赵昭婷也说不上有多少感悟。多年以后,她只是隐隐约约地觉得,那样的一段故事,如果能够从那个暮春雨夜说起,或许就显得要顺畅、自然一些……


  雨,就那样淅淅沥沥地下着,没日没夜的。


  窗台下有一张桌子,桌子旁有一把椅子。


  赵昭婷就坐在椅子上,双手支颐,静静地望向窗外。


  其实,即使双眼向着室内,她也能确信,外面正下着雨。


  因为,雨点打在枝叶上、瓦片上草丛中,都是有声音的。而更为明显的声音,就是雨水滴落檐下,地面上那“滴答”“滴答”的声响了。不难想象,此时此刻,屋子外那暗沉沉的天幕,就像是被扯开了无数道针眼大小的口子,于是,那些雨点,才会毫不迟疑地往下落,落在大地上。


  若是换作杜甫之类的大诗人,深谙“春雨贵如油”,诗兴大发之际,自然而然就能吟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的诗句。


  只是,这一刻,赵昭婷却是另有一番想法:杜甫关心人间疾苦,心系苍生黎庶,自然能够来一番“春夜喜雨”了。只是,对于我来说,一连好几天了,每天都是无休无止的雨点、雨丝,别的且不说,你看看,单是那屋檐下、墙角根,桌椅旁,到处都是湿意肆意的,就足够人心烦不已的了。


  嗯,是“湿意”,不是“诗意”:那些衣物,都挂了五六天了,一拧之下,甚至都还能挤出水来!在这种情况下,连衣物的换穿,都成问题了,那些诗情画意,又何从谈起呢?由此看来,要想有什么大格局、大襟怀、大抱负,绝非易事!像我这样的小女子,多半就只能斜倚窗前,发几句“这阴雨天,够烦的了”之类的感慨了……


  百无聊赖之际,看到窗台上摆着一本书。


  赵昭婷无暇多想,站起身来,伸出手去,将那本书拿回到桌面上。


  由于闲置的时间久了,这本书封面上的字迹,都有点模糊不清了。用桌布擦拭一番之后,显出了“唐诗三百首”几个隶书大字来。


  赵昭婷不由得暗自解嘲道:怪不得吟不出“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之类的诗句,原来,连这样一部家喻户晓的唐诗名作选,都“束之高阁”了。哦,这窗台边,高度有限,说什么“束之高阁”,也是不恰当的。若说“弃之如敝屣”,倒有几分相像。当然,如今既然把它找到了,以后就不会再让它受委屈了……


  这样一边低声说着,她一边信手翻阅起这部诗集来。再过了一阵子,她的眼前,出现了这样几行字: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赵昭婷心头一怔,那目光,一时半会儿之间,再也无法从那字里行间移开了:这首诗,也不算有多么晦涩难懂吧?其实,就在几年之前,我就读过这首诗了。只不过,当时是只识其子,未解其意。如今想来,那王谢两家,原本是东晋时期的名门大族,既然那些“堂前燕”,已然“飞入寻常百姓家”,自是经历了一番沧桑巨变的!由此,诗人内心的怅惘与感慨,不难想象。


  据说,这“朱雀桥”与“乌衣巷”,在历经一千多年的沧桑之后,至今依然留存于金陵城中。而我家与这金陵城,也不过就一百多公里。如此说来,我是不是也要找个时间,实地探寻一番呢?


  不是为了凭吊怀古,毕竟,我不是骚人墨客。


  前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


  那个梦,也是蛮长的吧?醒来之后,我只是隐约记得,梦里所遇到的那几个人,也曾吟过“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这样的诗句。至于当时我所在的地方,是不是金陵城,倒是不敢确认。快醒来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就在一个亭子里,斜倚着亭子里的一根廊柱。而那亭子上方,赫然写着两个行书大字:昭亭!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世上,亭子自是不少,像什么“陶然亭”“醉翁亭”“兰亭”,一直为人们所心口相传。至于“昭亭”嘛,梦醒之后,我一直想不起会是在哪儿,或者说在什么时候听说过?当然,换作另外的一个人,他(她)也就是微微一笑:这梦境嘛,一向都是光怪陆离、千奇百怪的,切不可信以为真。


  本来,对于这样一个梦,我也可以一笑了之的。


  只是,既然这“昭亭”,与我的官名“昭亭”同音,似乎就没那么简单了吧?万一,它真的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于是,醒来之后,闲着无事,我就信手翻阅起几本古书来。


  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本诗集里,有这样一种说法,“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讳,易名为“敬亭山”。寻思片刻之后,我总算想清楚了:司马炎建立西晋之时,由于他父亲单名一个“昭”,因此,这“昭亭山”就不能再叫了,于是就变成了“敬亭山”。


  司马昭啊司马昭,你的功过是非,自是众说纷纭。不过,你居然只因为自己的名字,就让一座名山改了名字。单凭这一点,你也足以让后人不时记起言及了。


  “昭亭山”那么大的,如果建有几个亭子,那些亭子,如果就此名唤昭亭,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吧?


  只是,对于我来说,如果“昭亭”真的就位于“敬亭山”一带,也没多大意思:如果能够自由选择的话,我倒是宁愿,这“昭亭”,就在金陵城附近。这样一来,看完“朱雀桥”与“乌衣巷”之后,我就可以顺道去看一下那与我同名的“昭亭”了。


  当然,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甚至,有点像呓语。


  这“敬亭山”位于安徽,无论如何,距离金陵,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也就是说,也不是我想去就能去的。


  嗯,这样的一个雨夜,在心灵的原野上,如此信马由缰一番,究竟又是为了什么呢?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灵秀鸿蒙天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