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国君,但是他去世后,四个儿子争夺君位,闹得郑国没有一天好日子。
老大刚刚继位,老二把他赶下台,老二做了国君,老三又把他杀了。
齐襄公打算扩张势力,他派兵杀死了老三,拥立老四为国君。
就这样,曾经强大的郑国逐渐衰弱。
齐襄公是一位既霸道又荒唐的君主,他对外欺负其他诸侯国,对内压迫百姓,引起很多人的不满,甚至连他自己的两个兄弟也逃到其他国家避难。
这两个兄弟是不同母亲所生,一个名叫公子纠,由于母亲是鲁国人,他便躲在鲁国的姥姥家。
另一个名叫公子小白,母亲是卫国人,他逃到了山东莒县的莒国。
这两位公子都有一个师傅,公子纠的师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叫鲍叔牙。
管仲和鲍叔牙曾经是好朋友,我们常说的“管鲍之交”这个成语,就来源于此。
年轻的时候,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做过生意,一起打过仗。
他们每次合伙做生意,鲍叔牙出资最多,管仲出资最少。
赚了钱后,本来出钱少的管仲,却总是多拿一份。
鲍叔牙手下的人很不服气,说:“管仲这小子老是占便宜,咱们不跟他合伙了。”
鲍叔牙替管仲解围说:“管仲家里困难,钱用得多,我愿意多分一些给他。”
“朋友嘛,就应该互相帮助,这有什么奇怪的呢?”
说到打仗,更是让人捧腹大笑。
每次打仗,管仲请求排在后面;退兵的时候,他就跑到前面去。
有人说他贪生怕死。
鲍叔牙又替管仲辩解,说:“谁说管仲贪生怕死?”
“他是为了自己年迈多病的母亲,不得不留下来照顾母亲。”
“说实话,像他这样勇敢的人在世间少有,你们真以为他不敢打仗吗?”
管仲听到这些话,说道:"唉,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只有鲍叔牙!"
公元前686年,为了避难,管仲带着公子纠逃到了鲁国,而鲍叔牙则带着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国。
不久之后,齐国发生内乱,一群人杀死了齐襄公,另立新的国君。
第二年春天,齐国的大臣又杀死那群人和新的国君,派使者到鲁国迎接公子纠,请他回来做国君。
于是,鲁国的国君鲁庄公亲自派兵护送公子纠和管仲回齐国。
管仲对鲁庄公说:“公子小白在莒国,离齐国较近,如果他先入为主,我们将会有麻烦,最好让我先带队人马去阻拦他。”
鲁庄公同意。
管仲带领几十辆兵车匆匆前行,后来得知莒国的兵马早在一顿饭前就已经通过。
管仲心想:“哎呀,公子小白真的跑在前面了,这可不好。”
他加快速度追赶,一口气跑了三十多里,终于追上了他们。
管仲看到公子小白坐在车里,就跑过去问:“你要去哪里?”
小白回答说:“回国料理丧事。”
管仲劝说:“有您的哥哥在,您就不必去了,以免引起非议。”
鲍叔牙虽然是管仲的好朋友,但为了自己的主人,他怒气冲冲地说:“管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你管得着吗?”
旁边的士兵们也威胁地嚷嚷着,似乎要动手。
管仲不敢再多说,退了下来,偷偷拿起弓箭,瞄准了公子小白,嗖的一箭射了过去。
公子小白惨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了车里。
鲍叔牙赶紧去救,大家看到公子小白躺在车里一动不动,眼看活不成了,全都哭了起来。
管仲匆忙带着人马赶紧开溜,跑了一段时间后,他认为公子小白已经被射杀,公子纠的国君地位已经稳固,所以慢悠悠地保护公子纠返回齐国。
可是,公子小白并没有死。
管仲的箭刚好射中了他的衣带,他受到了惊吓,又担心会有第二箭,于是故意大声呼喊一声,咬破了舌头,口吐鲜血,倒在了车里。
等管仲走远后,他才睁开眼睛,松了一口气。
鲍叔牙赶紧让人抄近道,加速赶路。
管仲他们还在路上的时候,小白一行人已经到了齐都临淄。
鲍叔牙和大臣们争论是否应该拥立公子小白为国君。
有些大夫说:“已经派人去接公子纠了,不应该再立其他人。”
还有些大夫说:“公子纠很有能力,应该立他。”
鲍叔牙力排众议地说:“齐国连续发生内乱,现在必须立一位有能力的公子来稳定局势。”
“如果让鲁国拥立公子纠为国君,鲁国会自以为是恩人,以后齐国将受制于鲁国,这怎么能行呢?”
众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便拥立公子小白为国君,史称齐桓公。
同时派人去告诉鲁国,齐国已经有国君了,不需要再送公子纠来。
恼羞成怒的鲁庄公,派兵攻打齐国齐国只好出兵抵抗。
恼羞成怒的鲁庄公,当即发兵攻打齐国。
那年秋天,鲁军入侵齐国,齐桓公率兵在乾时与鲁军交战,史称“乾时之战”。
结果鲁军被打得大败,鲁庄公甚至丢弃了乘坐的兵车,派其御手秦子和骖乘驾车迷惑齐军,自己狼狈逃回鲁国。。
齐国夺去了鲁国一大片土地,还要求鲁国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否则不会停止进攻。
鲁国无奈,最终屈服,杀死了公子纠,擒获了管仲。
鲁国的谋士施伯说:“管仲很有能力,最好杀掉。”
齐国的使者假意说:“管仲曾射过齐桓公,国君要报一箭之仇,非要亲手杀掉他不可。”
鲁庄公只好将管仲装上囚车,并将公子纠的人头交给齐国使者。
管仲在囚车里嘀咕:“让我活着回去,那肯定是鲍叔牙的主意。”
“鲁君虽然勉强将我交给了使者,但谋士施伯却不同意。”
“如果鲁君后悔,派人追上来,这该怎么办呢?”
他就在路上编了一首歌,让随从的人唱。
他们一边唱一边赶路,越来越有劲儿,两天的路程只用了一天半就完成了。
鲁庄公果然后悔,派人追上去,结果他们早已离开了鲁国边境。
管仲到了齐国,好友鲍叔牙亲自出城迎接他,还把他介绍给齐桓公。
齐桓公说:“管仲这家伙曾经射箭要我的命,你怎么让我重用他呢?”
鲍叔牙说:“那时候,他是公子纠的师傅,自然会帮着公子纠。”
“就论才能而言,他比我强得多。”
“如果您能重用管仲,他肯定能为您做大事,立下大功。”
齐桓公听从建议,任命管仲为相国,而鲍叔牙则成为他的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