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发现太叔身上有姜氏的信件,恨透了自己的母亲,怪她一直太偏心。
他命人将信件送回去,让姜氏自己看一看。
还将姜氏送到临颍居住,发起誓说:“不到黄泉,绝不相见。”
这意味着郑庄公终身不愿再见母亲。
过了几天,郑庄公回到新郑。
他击败了抢夺自己君位的弟弟,解决了这个心结,可以说心情畅快。
谁知外面议论纷纷,认为他这样对待母亲实在太过分了。
这个不孝之子的罪名,他也担当不起。
作为一个君主,他希望臣民像孝顺父母一样对待自己,如今自己却被贴上不孝的罪名,人们还会为他效力吗?
虽然他驱逐了母亲,但只需要一声吩咐,就能将母亲接回来。
可是自己已经发过毒誓,除非到了黄泉,否则不再见母亲。
如果他违背誓言,别人还会相信自己的话吗?这真是叫人左右为难。
郑庄公为了这件事,总是闷闷不乐。
有个城颍的小官员名叫颍考叔,前来进贡,献上一只特别的鸟。
郑庄公问他:“这是什么鸟?”
颍考叔回答说:“这叫猫头鹰,白天看不见东西,黑夜却能看见一切,真是一个颠倒黑白、不分是非的坏东西。”
“这鸟小时候,母鸟辛辛苦苦地捕捉虫子,自己不吃,喂给它吃。”
“而它长大后,翅膀硬了,竟然吃掉自己的母亲。”
“真是一个不孝之鸟,所以我抓来请大王处置。”
郑庄公知道颍考叔话中有深意,可他没有出声,由着他说。
吃饭的时候,郑庄公邀请颍考叔一起吃,还夹了几块羊肉给他。
颍考叔将最好的一块羊肉包了起来,放在一边。
郑庄公问:“这么好的肉,你为什么不吃呀?”
颍考叔说:“我母亲年纪大了,我们家吃肉不容易,今天大王赏给我这么好的东西,想到母亲还没有吃过肉,自己怎么能咽得下去呢?”
“所以想带一些回去给我母亲尝尝。”
郑庄公知道颍考叔肯定是要提及母亲的事情,想听听他怎么说,便叹了口气说:“你真是个孝子。
“我身为国君,结果还不能像你这样孝敬母亲!”
颍考叔说:“太夫人身体不好,主公为何不奉养她呢?”
郑庄公叹了口气,将姜氏帮助太叔攻打新郑的事情,以及他发誓除非到了黄泉才能再见面的话,全都说了一遍。
颍考叔说:“大王关心太夫人,太夫人也一定在关心您!”
“虽然发过誓,但人未必非要等死了才能到达黄泉。”
“我们可以挖一条地道,引出水来,不就是黄泉了吗?”
“然后在地道里面建一间房子,请太夫人坐在里面,大王进入地道与太夫人见面,这不就实现誓言了吗?”
郑庄公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派颍考叔去办这事。
颍考叔带领五百人挖地道和建房子,完成之后,他们将姜氏接到地下房子里,同时请郑庄公从地道进去。
郑庄公见到母亲,跪在地上哭着说:“孩儿不孝,请娘原谅!”。
姜氏既害羞又伤心,赶紧扶起郑庄公说:“是娘不好,不能怪你!”
说完,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郑庄公扶着母亲走出地道,上了车驾,特意转了几条大街,让百姓们都看见,然后缓缓地回到宫里。
颍考叔提出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郑庄公自然非常感激,将颍考叔留了下来,封他为大夫。
颍考叔原本就练过武艺,武艺高强,郑庄公就让他与吕公子等人一同管理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