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章 宝典意境深
书名:神匠养成记 作者:九幽拾仙人 本章字数:3073字 发布时间:2023-10-18

   “‘衣锦夜行’用于解释这幅画意境实是不妥,抛却这个名称,你能深刻体会到这幅画的内涵,并将之融入到画中,这就是第三针的奥义,这一针最是讲究一个神字,而不是将重点落于外在。”绣娘解释着,只觉口中有些干渴,于是端起一瓶水壶,喝了一小口,润润喉,继续说:“如果说前两针象陆地上张扬的跑兽,那么第三针就似深海中潜伏的游鱼。或者说前两针像地上盛开的鲜花,那么第三针就似土下沉默的须根”。

    古秋林兴致盎然的接话道:“我把五针宝典看作一套高深的武功秘籍,如果前两招是开门见山的明枪,那么第三招就是藏形匿影的暗剑。”

    绣娘欣慰轻拍手掌赞道:“妙极妙极,你的理解真到位。当初我创新这第三针的原意就是让其不显山露水,虽华丽但不张扬。”

    古秋林心想:“这一针如真的用在武功上,将是一个隐藏在暗处的杀招,十分可怕。”

    绣娘鼓励道:“想不到你能领悟这一针,你只要勤加练习,以你的聪明,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把五针宝典全部学会,化为已用。”

    古秋林礼貌的说:“谢谢绣娘老师的鼓励,我会勤加练习。”

    古秋林叹息道:“吴师哥犹如画中那为伴侣挡雨的老人,不知绣娘老师能感受到吗?”

    绣娘一愣,没想到古秋林会借着这个机会再次帮吴池通说话,也是叹道:“你个小娃娃,又提此事,不过经过上次你和你姐姐的提醒,我也有好好考虑过,是我的执念太深了,我也会尝试让自己再勇敢一些,不会留下遗憾。不过古同学,我也想问问你,你是否有中意的心上人?”

    古秋林脸一红,自已还从没想过这件事,于是摇了摇头道:“我一直太忙,还真没留心过,不知绣娘有什么建议?”

    绣娘祥和的说:“我把诗诗和甜甜都当成女儿养大,她们虽共用一个身体,但思想却很独立,我虽不能确认她们是同一人还是不同的两人,但我发现两人都对你有意,如果你不介意她们的特殊情况并对其中一人有意的话,就把握好机会,大胆表达。”

    古秋林虽不大理解,但还是重重的点头道:“绣娘老师您放心,我会好好考虑的。”

    下午,刺绣班上课时间将到,近五百名清一色穿着厚厚冬装的女学员,已陆续进入教室,整个教室变得热闹起来,女生们三五成群围在一起嘻嘻哈哈聊着天。古秋林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有很多的新面孔。当几名老生看到古秋林今天没有缺课,就好奇的围上打探古秋林缺课的原因,当得知古秋林是到迎宾谷去帮他姐姐时也都不禁暗暗佩服。而古秋林也从这些老生口中得知很多新面孔是前段时间被银轮城军团掳走的女子。

    绣娘与几位助教分别捧着一叠切割整齐的空白布料走入教室内,把东西放好,看见学员们闹哄哄的没有安静的迹象,眉棱耸起,拿出软教鞭在小讲台上敲打,众人才发现已到开课时间,纷纷归位。

    绣娘眼睛一扫,教室顿时安静下来。绣娘缓缓道:“今天我要给新学员介绍一位老学员,他叫古秋林。前段时间他有事情缺了几天的课。老学员应该都不陌生,新学员都还不认识。”

    古秋林从教室的角落站起,礼貌的向各位打了招呼道:“大家好,我叫古秋林。希望各位同学以后多多关照。”古秋林自从进入学院后,饮食变得正常,营养搭配也足够丰富,一直保持着修身训练,因此他一改往昔弱不禁风的模样,而变得气宇轩昂。

    很多新学员只听说过刺绣班有一名绣功了得的男子,却未曾见到,当她们看到古秋林这位血气方刚的七尺男儿也来学习刺绣,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于是交头接耳。

   绣娘看透了众学员的心思,于是介绍说:“古同学学习刺绣时间并不长,但在上月末,学院举办的大比试中获得了第九名的好成绩。”

    众多的新学员都惊讶的哇声一片。绣娘问道:“古秋林同学,你学习刺绣有多长时间了?”

    古秋林只觉自已鹤立鸡群,有那么多生面孔,皮薄的脸一红,答道:“老师,我跟您学习刺绣快一个多月了。”

    绣娘一脸平和的说:“那好,你现在就到台上展示一下,绣一幅挂在墙边第三幅的《梅花鹿》,时间为五分钟,能否办到?”

    古秋林看了一眼第三幅《梅花鹿》的图案,这是新挂上去的,以前没有见过,但还是答道:“我尽力试试。”说完就走到讲台旁,然后仔细观察挂在墙边的大图案。

    很多学员也都纷纷侧目凝神看着墙上挂着的大图案,图中的梅花鹿在草原上悠然自得,嘴中嚼着几根嫩草,十分可爱。学员们发现要凭记忆一次绣出来是不可能的,只有完全照着临摹数遍,才能较好的完成作品。

    古秋林由于刚领悟第三针的奥义,兴致正盛,状态极佳,他仅用了半分钟就记住了图案,微闭双眼,在脑中快速勾勒出了整幅图的生动画面。他将以“悠闲”为主题来完成这幅作品。

    古秋林缓缓睁开双目,把绣架打好,面料固定住,体内两股阴气轻车熟路的吸住两根绣针。古秋林灵活运用第一针和第二针的手法,偶尔加入第三针的意境,只见针线在绣架上下纷飞,彩线也在绣架周围漫天飞舞,好不热闹,如烟花般绚丽缤纷,古秋林此时就如进行一场精彩的表演,双手带风弹着绣针,两根绣花针从不同位置相对穿过白色的布料,并末碰撞和交缠。古秋林的身体轻快微摆,十分有节奏。

    五名助教看着古秋林熟练使出的是五针宝典中的手法,差点惊呼起来,她们也只见月院长和绣娘使用过,这几名助教还都停留在第一针的水平上。

    台下的新生和老生也都看花了眼,他们只见古秋林的身体有节奏的轻微振动,手指不停弹着两根来回穿梭的银针,距离把握得恰到好处,两种颜色的绣线错落有致的分布在棉布上,很快一只长着一对高高半弧形鹿角,粟红色的皮毛有着点点白色斑点,而这只梅花鹿正在草原上悠闲漫步,嘴角衔着几根嫩草。

    古秋林控制着整体进度,当换线时,他控制着两根绣针交替迅速换线,两股阴柔之气源源不绝从手指窜出,完全掌控着穿梭于棉布间的绣针。很快,梅花鹿的黑色眸子被绣了出来。正当同学们不自觉站起,踮着脚尖,伸长脖子出神的望着台上古秋林的表演时,古秋林戛然而止,然后把绣好的作品交给绣娘,默默回到坐位。

    不少学员也顾不得矜持,互相推搡跑到台上,将绣娘团团围住,争相看绣品,绣娘拿起软教鞭佯怒的轻打着,让大家归位坐好。她把绣图放在一个投影仪上,巨大的影像立即在教室前方投射出来,而且图像还原十分清晰。

    绣娘让一位助教点评古秋林的这幅作品,这名助教是绣娘当初第一位看中的,水平仅次于月诗诗。

    助教乌黑发髻盘起如灵蛇,身材纤细修长,款款从坐位上起立,双手持平衣服上的皱褶,优雅的走到投影旁,用光笔开始点评着:“这幅图从整体看结构比例掌控十分优秀,对于临图绣制,一般能仿制到原图的80%就属于高水准,而这幅作品仿制呈度至少达到了90%。我们再来看看古秋林同学的走线,他的走线布局有条不紊,线形不松散,很好的运用了四色的搭配,最大呈度还原画中的美景活物。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古秋林同学不仅仅是仿制原图,而是将原图更进一步升华,给作品中注入了灵魂,我感受到了这花鹿在草原上悠然自得的轻松神态。总之,从这幅作品中我们看到古秋林同学获得了绣娘老师的真传,而且基本功十分扎实,在展示时我们能看到他信手拈来的轻松感和自然感。这应该是平时苦心钻研才能达到的。”助教说完回到了坐位。

    绣娘点了点头说:“玉助教点评得不错。我们学习刺绣就要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大处着眼讲的是我们要从一定的高度考虑整幅作品,不论是仿制还是自行创作,都要先构思好整体架构。而细处着手就是出手要注意细节,如下针的起始点选择,走线的路径,色彩的搭配等等诸多细节。而要做到这两点就要靠平常一点一滴积累,把基础打牢。至于给作品中注入灵魂的高级技术目前我们还暂时没有涉及。回到古秋林同学这幅作品上,他的走线不疏不密,十分整齐干净,这就是细处。平常我们还要多动脑,多看高水平的画图,在脑中思考这些高水平的画图是如何整体布局的,只有多看多想多练,自己的水平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古秋林这幅作品可算是上乘佳作。希望大家以此为目标努力。”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神匠养成记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