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启廷点点头,转向黎之虎,笑道:“还是黎老弟你来吧。”
黎之虎说:“是,司令。待会儿问到军事方面的,司令您费心留意一些就是。”喝一声:“书记官进来!”
早在门外守候的一个少尉进来,敬个礼,坐到一边的小桌后面,迅速摊开纸笔,准备记录。
看看黄大钟的表情,黎之虎笑道:“黄排长,不用顾虑。因为你是军人,向政府交代的事情,必然是和军队有关的,我们自然要用警备司令部的人记录,方便熟悉一些。
哦,我想先问一下,黄排长为什么不先到警备司令部直接投诚,而要找到市政府侦缉科来?”
黄大钟稍稍迟疑,看到对面军政长官们鼓励的眼神,自己鼓鼓胆子,说:“卑职在军队里,和政府派出的国民革命军打过仗,这个,习惯上有些,这个。”
黎之虎点点头,微微抬手,提出另一个问题:“从黄排长说话看,你的军人素质,好像不是在红军里练成养成的?”
黄大钟说:“报告科长,卑职原在国民革命军,后来被叛变的队伍裹,这个,裹挟去了红军,这个------”
黎之虎点点头:“是这样。这就对了。黄排长,你坐下吧。”
姜贵看黄大钟的神情,已经放松了许多,心中暗赞:“科长就这两个问题一问,就让这心情紧张的小排长自然了许多,
科长这一招,老子也得学着点儿,给老子的侦缉队审问专业的弟兄们提点着点儿。
他妈的个屌,不能总都像警察局大熊他们那样,问不出来,就把人打个大半死-----司令和科长都这样重视这个赤党红军的小排长,为什么?
啊,是了,这是要弄出什么两江边独立团的情报。好嘛。何司令是军事干才,莫非他想亲自出马,到前线剿匪去?
不会不会,这洎江,虽说现在一切平安,这可都是何司令和黎科长,还有老子,下了大力气才稳住的,不能随便就调空了城里的兵----”
他这里正东想西想,何司令和黎科长那里,已经问到了一些详细情报。
原来,这黄大钟,乃是中国工农红军两江边军区独立团相立博团长几年前兵变,从国民革命军带出来的兵。
当时相立博团长还只是一个连长,是暗藏未暴露的地下党员。
那次兵变,卷走了国民革命军近两个连。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红军的一个团队。
这次国民革命军围剿两江边苏区失利,相立博的独立团立功不小。
相立博本人出身于黄埔军校,打仗勇猛。短短几年里,从国民革命军的一个连长,成了工农红军的一个独立团团长,可算是屡立奇功之人。
最近,独立团在赤区反围剿大局已定情势下,被调到靠近赤区边缘的一个地区休整。
黄大钟被团里军需官——总司务长点名要出,领了另一个战士,出山采购一些必须到稍大些城里才能买到的药品药材。
黄大钟早已经有了投顺政府之心,便趁这次机会,逃离了红军队伍,星夜直奔洎江。
他奔向洎江的原因很明确:“洎江在国民政府管辖区域腹地,大军驻扎实力雄厚。首先党组织要找到我,就不容易。
更何况,何司令这里,治理的效果名声在外,都知道这里是国民政府的模范城市----”
一问一答。何启廷比较满意:“这小子看来是真心投诚----”
姜贵没提什么问题,心中却是愈加佩服黎之虎:“科长说过,笔杆子我们也要抓紧,总会有报答的。
这不,报答就来了!
这黄排长刚才就说了,他就是看到了政府的劝告信,才下定了投顺政府的决心---”
这时候,他听见黎之虎科长又问了一个问题,眼看对面的黄排长脸上的汗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