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蓝荷
书名:先离后爱 作者:土匪熊 本章字数:1129字 发布时间:2023-10-16

07

父亲的决断,悲痛却无力反抗。他明白家族的安危重于个人的生死,于是默默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他提出了三个临终愿望:希望年幼的儿子阿穆尔灵圭能得到良好的照顾和教育;希望自己能够安葬在祖先的陵园icon中,与先辈同眠;希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能够在故乡的草原上进行三次狩猎,了却心愿。

伯彦讷谟祜答应了他的请求。在完成了最后的心愿后,那尔苏选择了吞金自尽,年仅三十五岁。他的死讯很快传到了宫中。慈禧太后得知后,悲痛万分,难以置信。他派人前往科尔沁草原icon核实情况。使者见到的是已入棺的遗体,无法查明具体死因,只能回宫复命。

为表达对那尔苏的哀悼,慈禧在光绪十八年下旨,追封他为亲王。那尔苏的陵墓被命名为“孝节陵”,寓意他为家族的荣誉和孝道而献身。伯彦讷谟祜在去世后,也遵照与儿子的约定,安葬在距离那尔苏陵墓不远的地方,父子二人得以长眠于故土。

僧格林沁是清朝末年的著名军事将领。出生于满洲的他,早年入仕,因其出色的军事才能逐渐升至高位,担任过多地的知府icon和镇守边疆的要职。

僧格林沁最为人知的是他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的表现。1850年代,他被任命为总督,负责平叛工作。他指挥的湘军和自己的部队,在多次战斗中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成功击退了太平军icon的进攻。

然而,僧格林沁也因其严格的统治和对待叛军的残酷措施而受到批评。尽管他在历史上颇具争议,但仍然是清朝晚期军事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1859年6月25日的大沽口战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icon期间的一场关键冲突。

当英法联军在1856年侵略中国时,清朝的内部态度并不统一。咸丰帝icon本人在战略选择上犹豫不决,而一些高级官员如僧格林沁则坚决主张抗战到底。1858年,随着英法联军的进一步侵入,清政府icon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列强更加深入地干涉中国内政。但僧格林沁作为抗战派的领军人物,他的立场和行动却日益坚定。

1859年初,僧格林沁被授权负责整顿海防,特别是天津大沽口的防御。他对大沽口的防务进行了全面加强,重建和增设了炮台,提高了炮兵的训练质量,并恢复了直隶海口水师的组织。他还在海岸线上筑垒挖壕,构筑了多道拦河栏障,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了准备。

当联军舰队于6月25日进攻大沽口时,僧格林沁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命令炮兵在敌舰开火后才还击,以避免过早暴露火力。当敌舰开始对炮台轰击时,清军icon炮兵在他的指挥下迅速回应,密集的炮火迅速造成了英法联军的重大损失。据记载,英国icon的“负鼠”号舰船被首先击中,造成多人死伤,紧随其后的“鸨鸟”号也遭到重创。

在战斗的高潮阶段,英法联军试图通过登陆作战转变战局。他们分批派出陆战队员乘坐小舢船试图在南炮台附近登陆。僧格林沁迅速调动火器营icon和鸟枪队进行防守,并指挥北岸炮台进行支援火力。英法联军在猛烈的火力和火炮攻击下伤亡惨重,最终被迫退却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先离后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