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投毒
周子新是个刑警,最近负责了一起投毒案。
被害人姓王,是某大学研究生院留学生的带班老师,案发地点就在教师公寓。再过一周,王老师带的这一届学生就要毕业了。
据初步了解,王老师的社交圈不大,很少出学校。如果嫌疑人在王老师今年带班的一百多个留学生中的话,等一周后他们毕业奔赴世界各国,这案子还怎么破?周子新压力很大。
而且,這案子很邪门,门窗都紧锁着,没有一点破损痕迹;屋内也没有别人的指纹和足迹,牙膏、杯子、碗筷等物品上都没有检测到毒物残留,那死者是怎么服毒的?在调取的教师公寓的监控视频中,案发前一个月也没有可疑的人来过,毒物又是怎么来的呢?
周子新和警员们认真进行了现场勘查,也详细调查了王老师的社会关系,可是,三天后仍然没有大的进展。
又过了一个通宵后,刑警队长让周子新带领警员再去现场查看。这次,周子新看得更仔细了,他戴上手套,检查可能和死者接触的一切物品,碗筷、饮水机、毛巾、牙膏、沐浴液、药品……每样东西他都更小心地取样,送回公安局检测,可仍没有发现毒物残留,但周子新隐隐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这天晚上,因为已经熬了几晚,刑警队长让周子新先回去休息,第二天一早再来上班。
周子新刚进家门,父亲就讲起了隔壁邻居家的一件趣事。
邻居家有个调皮的小孩,上周末,他家的亲戚们在院子里打牌,突然“砰”的一声鞭炮响,把大家吓了一大跳,可又找不到放炮的人。后来每隔几分钟就有一声炮响,大家都觉得是家里的熊孩子干的,可有个当警察的亲戚说了,这孩子一直在屋里写作业,没有作案时间啊!
后来,亲戚们才发现,是那熊孩子就地取材,做了个简易的“延时装置”,他嫌亲戚们打牌太吵,就拿了几只鞭炮,给每个炮捻子上拴了一根香,有长的,有短的,将香点燃后悄悄放在了院子里的隐秘处,这样当香燃烧到炮捻子的地方,就会点燃鞭炮!可他早早地就回到屋里写起了作业,所以大家从窗户边看到他一直在写作业,谁知道他早都把“定时炸弹”放好了!
“延时装置?”听父亲讲完故事,周子新若有所思,他想起这个案子找不到凶手的作案痕迹,监控下又没人有作案时间,是不是也被“延时”了?可他一时也没有什么头绪。
过了一会儿,周子新的父母开始洗澡、吃药,准备休息。
“慢!”周子新突然大喊,把正准备吃维生素的父亲吓了一大跳,他冲过去,拿起父亲手里的瓶子看了起来,“我说呢,原来是这里不对劲!”说着,他抓起瓶子,就出了门。
周子新先去了一趟教师公寓,然后赶回了队里。
到了警队,队长已经把警员们都叫了回来,周子新开始说自己的发现——
原来,近两年大家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流行吃复合维生素,周子新也给父母买了。复合维生素的盖子拧开后,有一层锡箔纸状的密封膜。王老师家也有几瓶维生素,周子新刚刚特意去确认了一下,打开那些维生素,瓶口多多少少都留有锡箔纸膜,只有一瓶是完全没有锡箔纸膜的,如果不是这种产品本来就没有膜,那就是有人刻意把这瓶维生素上的膜撕掉了,还特意撕得整整齐齐,就是这里不对劲!有位警员当场就在网上搜到了王老师家的那瓶同款维生素,点开商品图片,果然是有膜的!
周子新接着说:“据前两天社会关系调查小组反馈,王老师这个人大大咧咧,为何独独把那瓶维生素上的膜撕得干干净净?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可能,王老师拿到这瓶维生素时,就没有了这层密封膜,有人刻意撕掉了!”
话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一路刑警再次赶去现场,取回了那瓶没有锡箔纸膜的维生素。
经过一个晚上的检测,所有的胶囊中都没有毒物残留,但是,在三个胶囊皮上检测到了人的指纹。
这时,已经是第五天清晨,上午就要举行毕业典礼,警队所有警员都赶来学校,采集了即将毕业的留学生的指纹……经过比对,瓶子里的指纹,正是留学生汤姆的,案情一下子有了突破。
经过调查,汤姆的网购记录里,的确有那瓶维生素,而且,汤姆所在的科研项目,有接触毒物的机会。稍经审讯,汤姆就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原来,因为一些科目成绩的缘故,汤姆一直对王老师怀恨在心,某天,他在侦探小说中看到“偶然性杀人”的叙述,很感兴趣,就依葫芦画瓢,买来昂贵的进口维生素,小心撕下密封膜,在其中一粒胶囊中放了毒物,仔细擦拭瓶子后,在外面又套了一层塑封,接着,又将塑封擦拭干净,号称是全新包装,然后送给了王老师,王老师没有怀疑就收下了。这样,王老师什么时候吃到那粒胶囊,就成了完全的偶然事件,作案时间也就被“延时”了,汤姆不仅自己不会留下痕迹,而且还有不在场证明!甚至说不定,王老师吃到毒胶囊时,他已经回国,中国警察更找不到他了。
可谁知,他百密一疏,把有毒胶囊投入瓶子底部的时候,曾把别的胶囊拿出来过,因此在几个胶囊皮上留下了指纹,正是这几枚“瓶子里的指纹”,成为指证他犯罪的铁证。周子新感叹道:“这案件破得好险!”
知道内情的刑警队长拍了拍周子新的肩膀,说:“王老师以手中的打分权为要挟,多次向留学生索贿,因此别人才有给他送‘毒物’的机会……”
2003年9月29日上午7时30分,湖北省潜江市工商银行储蓄所门口,送款车按时到达。
开车司机是刘某,副驾驶坐着经警张楠,还有两名佩带手枪的经警方以安和杨少华。潜江市是个小地方,当年只有几十万人口。自改革开放以来,潜江市从没有发生过银行劫案,恶性案件也非常少。车里面的4人都毫无警惕心理。银行里接款员任玉英和往常一样,走到车子边拉开车门,准备取款。
就在这时,路边一辆红色桑塔纳冲出一个头戴棒球帽的男子。任玉英惊讶地发现,这个男人手上竟然举着一把冲锋枪。就在他愣神的1秒钟,男人手中的枪响了。“砰”的一声,任玉英感到胸口一麻,不由自主地倒了下去……
那个男子打倒任玉英后,立即将枪口转向车内的两名经警,一梭子扫过去,方以安和杨少华先后倒在血泊中。大约3秒钟后,这个男人又将冲锋枪转向驾驶室!
听到枪响以后,经警张楠叫了一声:“出事了!这人有枪!”随后,他立即去摸腰上的手枪。但枪套还没有打开,那个男人已经对准他开了一枪,子弹穿透了张楠的头部,导致他当场死亡。剩下的驾驶员刘某比较机灵,枪响后,刘某立即推开车门,不顾一切地跳了下去。在张楠中弹的同时,刘某撒腿向旁边一个居民小区狂奔。那个持枪的男人见他逃走,急忙对着他的背影打了一枪,但没有打中。刘某跳入旁边一个小商店,看不见了。
这个歹徒顾不上追击刘某,迅速爬上车,拿走了钱箱和1支经警的54式手枪。随后,这个男人钻进自己的汽车,驾车逃走。整个案件发生在短短3分钟内!
7点58分,潜江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司机刘某的报警,急忙赶到现场。可是,歹徒已经逃走了20多分钟,早就没有了踪影。
三名经警和一名银行职员已经死亡,高达34.88万元现金及一支54式手枪、子弹8发被抢走。
不要说小小的潜江市,即便是湖北省也没有发生过如此恶性的大案!
警方根据司机刘某的回忆,立即封锁全城,追查红色桑塔纳汽车。遗憾的是,歹徒相当狡诈,早就弃车逃跑了。
案发约半个小时左右,民警发现离现场仅仅1公里的小区内,停着那辆红色桑塔纳轿车。轿车车门紧锁,透过后挡风玻璃可以看到,车厢内赫然放着银行被劫走的两个铁皮钱箱。技侦人员设法将车门打开,发现车内除了几件衣服之外,还有大量的子弹弹壳和一本上面写着“谢先荣”三个字的旧兵器杂志及一个蜗牛吸顶式警灯。
看到谢先荣的签名,警方顿时一惊。谢先荣是著名的持枪杀人逃犯,警方正在全力通缉他,没想到他敢顶风作案。会不会是歹徒故意转移警方视线,写个假名字呢?
技侦人员迅速对车上的指纹进行取样化验。通过指纹鉴定,锁定犯罪嫌疑人就是谢先荣。
谢先荣于1966年5月5日生,是荆门市人。谢家在荆门算是社会底层。谢先荣从小不爱学习,小学毕业后,就再也不愿上学了,父亲怎么打他他都不去。他很小就在一家建筑公司找了一份小工。因年龄小,力气不足,只能帮别人提提水桶。因收入太少,谢先荣不断更换工作,逐步开始在社会上混。社会是个大染缸,性格凶悍的谢先荣逐步认识了一些损友。
后来,有位损友的家中被当地警方搜出裁缝店被盗的布料、收音机等。当时,他唆使谢先荣顶替自己承认偷盗的事实。谢先荣讲义气主动扛了这件事,第一次被公安机关打击。因当时谢先荣未成年又是初犯,警方就没有严肃处理,仅仅拘留了几天,就放了回去。
随后的几年,谢先荣就在社会上晃荡。直到17岁,他才在荆门一家装卸公司找到了一份修理工的工作。这段时间的谢先荣爱在外惹事生非,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混混。他的行为越来越恶劣,公安局认为必须给他一些教训。在1983年严打期间,警方就追究了之前盗窃的责任,判处他3年有期徒刑。
谢先荣入狱以后不服,认为自己犯罪时并未成年。期间,谢先荣还曾越狱逃走过,被抓住后加刑5年,一共需要坐牢8年。
到了1985年,公安方面认为严打期间对谢先荣量刑过重,而且他犯罪时确实没有成年,最终将他释放。这样,他只坐了2年牢。
出狱以后,谢先荣感觉这样混不是办法,一度也想重新做人。谢先荣招工到荆门万里集團,当长途货运司机。这段时期,谢先荣吃苦耐劳,还娶了个医院护士做媳妇,生了个孩子。但他的运气不好,1994年出了一次重大车祸,因无力承担2万元经济赔偿,谢先荣最后还是失业了。随后,他便在荆门城区替朋友开出租车来挣钱。
1994年底,谢先荣决定自己买一辆出租车,多赚点钱。在亲友的资助下,他花10多万元购买了一辆桑塔纳,在荆门跑起了出租。
虽然辛苦,但当年出租车的收入还是不错的。谁知道,买车后仅仅1个多月,他就遇到了一场横祸。该车被一个吸毒的无赖黄某以应征二驾为名骗走,抵押给了银行。谢先荣找到车子时,黄某已经将拿到的几万元赃款挥霍一空。
谢先荣认为自己是被骗,有权拿回车子,就通过法院起诉银行。但银行拒不归还车辆,法院也不管,让他找黄某去要。别说黄某烂命一条,就算有钱也不可能还给他。这辆车自然是追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