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嘉殷帝的后宫,并不像大多帝王一样几宫几院。皇后卫燕,是嘉殷帝上位前选的后盾,其父卫仲是先皇身边最得力大臣,一场腥风血雨扶了新帝登基。册立皇后时朝中老臣嗤之以鼻敢怒不敢言。
贵妃郭淑衍貌美妩媚,年过四十还像少妇样娇美,盛宠不衰。
下面还有两位充数的妃子,殷帝这人心思隐秘,不爱色也不酗酒,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多年来后宫除了一后一妃各有一子,其余都是女孩。每次宠幸后宫都会赏下避子汤,也有诞下的皇子,却都夭折在襁褓之中。宫人都暗地揣测,这位皇上天性属阴,不佑子。
不过这嘉殷帝自得其乐,少宠寡子,可减少防备。因此大臣们也习惯了,没人劝他充实后宫。他也只关心自己的皇位,谁坐他都不放心,恨不得世上有长生药,保他长命永驻。
殷朝后宫沿袭上上代的宽阔大气,主子虽少,奴仆却众多,也不觉得空旷。这不,卫皇后带着身边俩宫婢,青盏、青羽,出了坤凝宫去御花园的凤仪阁,身后就跟了大大小小一帮子人,吓的荷花池一池水鸟纷纷飞到池边的树上。
“青羽,去看看皇上出来没,一会儿晚宴我在兰芫等他一起去。”
青羽走后,卫燕继续沿荷花池走,迎面淑贵妃也带了一帮子人过来,看样子是回自己的漱玉宫。若不是凤仪阁的赏花宴,两宫也不会在这里相遇。
淑贵妃妖娆的身材显得格外年轻,眉眼帶笑:“皇后姐姐可来晚了,你是没见那些个小姑娘,一个个花骨朵似的,连带着我都变年轻了。”
卫燕那还算端丽的相貌眼角前额总是有了些许皱纹,自是不如贵妃年轻,听的扎心。她一扭头,不咸不淡的撂了句:“吆!妹妹再年轻,也没得选了。”说完要走。
淑贵妃身边两位女子走出,迎住皇后施礼拜见。是郭淑衍的两个嫡亲侄女,这俩人常来后宫。
卫燕怎能不明白,一般样的花朵似的女孩儿靓丽鲜妍,一个盯着太子,一个留给儿子。郭氏打得一手好算计,不但巩固了娘家的关系,还钻自己的空子。如此一来争斗的赢家都成了她。
她鼻子里‘哼’了一声,也不想想,皇上再宠你,他也不傻,郭家的势力到头了,再爬是要倒霉的。
青盏看看走远的一帮人,对自家主子道:“贵妃往日对宫中宴会也不是多上心,她又贯会使手段,娘娘要小心些。”
卫燕轻蔑一笑:“她那些手段都是小聪明,瞒不了我。你找人盯着她手下那俩心腹,别在今晚给我闹不痛快。还有,看看莫家都是谁来的,若莫老夫人来了,座位给我安排近点。”
莫家的马车来的不早不晚,祖孙四人可着点的进了凤仪阁。
子期这次听话的换上自己平日最不愿穿的高领大裳,三姐妹装束大方得体,不俗不艳。子萱湖蓝,子期浅紫,子清浅绿。配上三人简约淡雅的发饰,在一群姹紫嫣红的闺阁中反而清雅起来。
莫老夫人可是叮嘱过,三个孙女不许离开自己半步。
跟来的丫鬟们就在门口候着,这仨女孩儿老老实实坐在祖母身边,眼巴巴瞅着水阁窗外那些嬉笑着逗弄溪水中天鹅玩的少女们。
莫老夫人几年不出府,这次一来,那些往年说得来的老姐妹也免不了寒暄。这老太太还是以前的脾气,喜静不喜动,坐那儿有一搭无一搭的应对,侯府的事儿任你绕多少弯,也听不来一丝口风。
“呵呵!”终于有人直接说:“老夫人好家风,把个孙女看的这样紧。不知哪个有福的被您看上做您孙女婿呢?”说完掩着嘴笑个不停。
旁边一位年轻点的夫人拿手帕擦着并无异物的嘴角,揶揄这人:“说什么哪,侯府千金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攀上,是要进宫的。”
莫老夫人看了她一眼:“你是圣上?”
那夫人拿手帕的手一紧。老夫人身旁一位发髻半白,慈眉善目的老夫人忙替她们打圆场:“好了,老姐妹们轻易不见,说些闲话解闷儿,别提那些官家的事。尚书夫人的女儿不也是被淑贵妃看上了?怕是迟早要进宫吧?”
子期冷眼旁观,这位老妇是太傅的夫人,说是打圆场,嘴上也没放过那个郭家的尚书夫人,明显向着莫家。
莫老夫人没再说话,冲太傅夫人点头笑笑,两人自小就是手帕交,深知就里。太傅一家处事低调,家风醇正,夫妻相守,两子之下只有吟章一个女儿,早就对莫老妇人说过,她的女儿就是嫁个书香门第的布衣也不会嫁入皇家。
莫家三姐妹坐在一帮老妇堆里,不是多协调。子清第一次进宫,看着外面有些坐不住,见两位姐姐各想各的心事也不理她,便蠢蠢欲动,结果让祖母狠狠瞪了一眼。
凤仪阁外李雯给里面的子期又使眼色又比划半天,见子期不理自己,倒是子清冲自己吐舌做鬼脸,无奈一扭身却与一人撞到,差点摔了。
景翼就站在李雯身后,一片树荫之间的缝隙正好对着凤仪阁里这帮老夫人。
李雯吓了一跳,自己刚才的动作可都被太子看了去。又觉得他不可思议,他在这儿干嘛?
再看看树缝里正面坐着的莫子萱,恍然了悟,今日宴会怕是皇上要下旨赐婚了吧?她忙给楚翼福了一礼:“殿下您忙,臣女不打扰了。”
景翼看着逃也似的李雯,也被自己吓了一跳,他在干什么?怎么也像这黄毛丫头一样。是的,方才他无意识走到这里,竟也跟着李雯下意识的去看。看的却不是子萱,而是那天弹奏胡笳十八拍的莫子期。
眼下这女子双眼幽深沉静,像是陷入久远的回忆般与周围格格不入。难道是她与众不同的气质吸引了自己?
他二十四年的人生太顺,生来就是嫡子,太子,母后什么都给他安排好了。如今的他受人追捧,众臣瞩目。可他不像大哥一样去过边境,立过功。父皇如今春秋鼎盛,上朝一切朝政都是父皇做主,他这个太子可有可无。这样寡淡的日子,他真的是需要子期这种与众不同的姑娘来弥补。
他想到一会儿的宴会,倏然转身向母后的坤凝宫而去。
凤仪阁里一片热闹,男宾一边已经坐满,只有殷帝与皇后座位下面的第一位子还空着。下面挨着的座位上坐着殷朝大皇子景寰,他比景翼大了三岁,只是没占个嫡出。
父皇封了太子,却没给他封王赐地,还放在眼皮底下看着。朝里大臣们倒是不断上书让大皇子就封外地做王爷,当然也是皇后在里面推波助澜。
不过皇上至今仍是装糊涂,弟兄俩也是兄友弟恭的做着,唯有后妃两个水火不容。
莫老夫人真个被安排在皇后下面的第一位,与两个年长些的公主坐在一起。
莫家三女就不能与公主同坐了,被安排到那些官宦小姐的堆里,恰好两边挨着赵吟章和李雯。
满场人谁都看出来,这莫家怕是要更上一层楼了。
莫老夫人心知肚明,揪着耳朵的嘱咐孙女,一不能离席,二不能饮酒,三不要多说引人注目。
一屋子人准备就坐时,外面才传来内侍传声:“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在内侍们的眼里,帝后出场向来都是并驾齐驱,这是登基后的规矩。皇上内敛,皇后张扬,表面看是皇后能左右皇上,实则皇上诸事还真没退让过。
卫燕在经过莫老夫人身边时略略停了一下,唇角帶笑:“老候夫人身子还那么硬朗,可不见老呢。”
莫老夫人忙俯身:“谢娘娘记挂,臣妇也是托了皇上皇后的福气。”
子期一直看着这一切,并不与身旁的姐妹们说话。李雯见她神情专注,附在她耳边小声道:“别看皇后人前张牙舞爪的,她可做不了皇上的主。你看那个贵妃,那脸上的笑里就不知憋着什么坏呢。”
子期心里一紧,淑贵妃和另外两名嫔妃是跟着皇后进来的,最后却是她挽着皇上巧笑嫣然的入了座。那笑温柔恬静却不达眼底,似有似无的在皇后和祖母身上瞥过。
子期一拉子萱和子清的手,眼睛盯着祖母的方向,低声叮嘱:“按祖母说的,别乱吃东西。”
帝后入座,宴会开始,内侍宫女鱼贯而出为各宾客布菜上酒一派祥和。
头几巡殷帝与在场的几位大臣同饮,皇后附和,还着意向雷老夫人夸了莫家几位千金。
其后那些年轻的少年们便放开,吃酒菜是次要,观瞻才是真,也只有在宫宴上才可借酒大胆品头论足的议论哪家小姐俊,哪家小姐随和可人。他们自然和父母想的不一样,最后还得由父母做主。
子萱三人与几位同龄女子也寒暄,只以不会饮酒为名,略沾下唇便放下,连桌上的菜也未动。子清初次进宫,都是陌生人,瞅瞅这个看看那个,,倒也不敢多说话。
尽管对面太子座位一直空着,子萱也是低着头不敢看,心里盼着也怕着,这些未嫁的姑娘里,她是年龄大的,都知道她的特殊。自己更是不愿在人前显露心思。
子期却一直盯着几位大人物及他们身边人的动静,心里绷紧一根弦,心无旁骛的也不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