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废旧金属加工场开办得如火如荼之际,各部门开始纷纷粉墨登场,让张庆良和李明亮充分领略了九龙治水,多头管理的厉害。
这天上午,加工场来了三个身穿制服的人,亮明身份后,才知道他们当地的工商管理局工作人员,其中带队的是梁副所长。梁副所长对张庆良说:“我们现在要检查你的工商营业执照,请你把执照出示一下。”
张庆良一边客气地请他们坐下喝茶,一边连忙拿出工商营业执照。梁副所长接过营业执照看了看说:“你们这个工商营业执照需要马上进行升级,否则要停止营业。”
张庆良连忙问道:“我们都是按照工商局的要求办理营业执照的,请问为什么要进行升级?”
梁副所长回答道:“根据国家最新的管理规定,凡是进行废旧金属加工都要统一纳入特种行业经营管理范畴。你们这个证还是普通行业经营许可证,因此需要马上进行升级。”
张庆良继续问道:“请问需要怎样办理升级?”
梁副所长喝了一口茶道:“这个手续比较繁琐,需要获得环保、消防、税务、水电等部门审核通过后,才能到工商局办理经营许可证。你们必须在本月通过以上部门的验收,否则从下月开始便要停止营业。”
张庆良连忙陪着笑道:“请梁所长放心,我们一定按时办理。”
送走了梁所长后,张庆良和李明亮很快便达成了统一意见,决定分头行动,尽快办理好营业执照。
张庆良和李明亮分别向相关部门递交了请求验收的资料后,开始整天守在加工场,等待着相关部门前来验收。过了两天,环保局首先派工作人员前来验收。他们看了加工场的环境后,脸上阴云密布,提出了几个方面需要进行改进。加工场的排污设施不行,不能放任污水直接排进下水道,需要建造专门的排污池;加工场散发的气味对周边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建造抽风系统;加工场机器发出较大的噪音,需要建造隔音墙……
听着听着,张庆良和李明亮不禁感到心里压着一块大石头:这需要投入多大的资金啊!他们尝试着进行辩解:“许多加工场还不是和我们的条件一样,为什么他们不用整改,而我们却要呢?”
环保局的工作人员顿时驳斥道:“你们不知道像你们这样的加工场是不准在家庭开办的吗?我们环保局已经接到了许多村民的投诉电话,说你们污染环境,要求我们对你们进行取缔。我们工商局考虑到你们开办加工场也不容易,因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们按我们的要求进行整改,还可以让你们继续办下去。如果你们再讨价还价,就别想拿到环评合格证书!”
张庆良和李明亮只得陪着笑保证道:“我们一定按你们的要求办!”
环保局的人前脚刚走,消防局的人后脚就到了。面对着这些能决定他们加工场生死的权力部门,张庆良和李明亮一点也不敢马虎,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他们检查了加工场的消防设施,发现只有几个灭火器,于是,马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整改意见:灭火器数量不足,需要多配置几个;没有消防栓,需要加装;另外消防通道不畅通,需要对障碍物马上清理。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张庆良和李明亮不敢多辩解,只是耐心地向他们请教改造的办法。
送走了消防局的工作人员后,自来水和电力公司又找上门了。自来水公司和电力公司都是比较讲究经济效益的部门,他们在观看了现场后,态度变得有点飘忽不定,含糊其辞起来。他们一会儿说加工场地处偏僻,安装线路不好规划,公司投入过大,成本过高不划算,可能有点难度;一会儿又改口说办法总是会有的,只要事在人为。
张庆良和李明亮被他们搞得一头雾水,便焦急地问他们究竟有没有办法接通水电。他们忽然又装出左右为难,一副欲言有止的样子。张庆良和李明亮突然想起之前安装电话的时候,电信工作人员也是这副模样,再三拖延不给安装。结果后来给了他们每人一个红包后,很快便接通了电话。
于是,他们迅速地封了几个红包,偷偷地把红包塞到几个工作人员的手上。果然不出所料,派出红包以后,马上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的态度立刻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他们很快便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方案,并保证用最快的速度进行施工。
这个时候,张庆良和李明亮才彻底地松了一口气。建设方案都比较容易落实,只是由原来的家庭用水、用电改成工业用水、用电,当然价格可上升了不少。可这时,他们是肉在砧板上,只能听之任之。
最后上门的是税务局的工作人员。他们看了加工场的经营账目后,指出了他们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需要进行补缴。同时,告诉他们升级为特种行业后,税收会大幅提高,让他们要有心理准备。张庆良和李明亮知道税收是可以上下浮动的,如果能拉上点关系,就可以就低不就高,从中节省很多的税费。
于是,他们决定故伎重演,妄图用红包收买税务人,可是这回却撞了南墙。税务人员义正辞严地批评他们收买国家工作人员是违法行为,只会加重处罚,到头来得不偿失,还是做一个安分守纪的纳税人。张庆良和李明亮知道手臂拗不过大腿,只好乖乖地补交了税款。
几个部门检查完后,张庆良和李明亮马上根据他们的要求进行升级改造。工程一启动,手上的钞票便像水笼头一般哗哗地流出,他们虽然感到心痛,但也无可奈何。他们只希望能顺利拿到营业执照,把加工场正常办下去。改造完毕后,他们总算顺利拿到了相关部门的合格证书。于是,他们满怀希望地来到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
谁知工作人员却告诉他们一个震惊的消息:根据最新的政策,他们的加工场不属于商业用地,不能开展经营性活动。张庆良和李明亮感到犹如晴天霹雳,如果办不了工商营业执照,加工场便陷入停顿,之前的投资都付诸东流。他们真想把工作人员大骂一顿:这不是挖好陷阱让我们往里面跳吗?你们明知有这个政策,为什么不早点告知我们。可他们知道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他们只能低声下气地乞求道:“我们刚投资了那么多钱进加工场,你们能不能网开一面?”
工作人员一本正经地说:“我们也是按政策办事,你们自己想办法吧!”他们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出了工商局。
回到家里后,他们开始长吁短叹,眼看着办得红红火火的加工场办不下去了,他们的投资和心血便要付诸东流了。可是,他们有点想不明白:明明很多的加工场都建在自己的家门口,为什么他们能拿到工商营业执照,而自己却拿不到呢?这不是明摆着让老实人吃亏吗?他们决定探寻个水落石出。
经过一番上下求索,追根求源,最后,在“高人”的指点下他们找到了一家专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中介公司。在这间公司的运筹帷幄下,他们的营业执照竟然奇迹般地批了下了来,当然,他们肯定要付出一笔巨款。看着崭新的营业执照,他们的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