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特·冯·霍夫曼本是德国人,长着一副典型的日耳曼民族的男人面孔。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在哈尔滨为德国情报机关从事情报工作,曾经是东北军的洋密探。为张作霖能在东北做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霍夫曼经不住美国情报机关的利诱,背叛了德国情报机关,在哈尔滨加入了美国籍,成为协约国远东谍报局情报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攫取了利益的小鬼子,其情报机关和霍夫曼的联系密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老毛子在“十月革命”爆发之后退出了协约国,霍夫曼的主要谍报工作也就顺理成章的由德国转向了老毛子。不为外人所知的是,霍夫曼利用工作之便,也和老毛子总参情报部,也就是GRU有利益交换。更为秘密的是,霍夫曼还是北满国际情报组织的情报来源之一,也就是情报贩子,在他手里花钱就可以买情报。一九三二年四月十二日,横道河子小鬼子军火列车被炸,一百九十二人死亡,三百七十四人受伤,其中六十人受重伤。炸毁这列火车的情报和所使用的炸药,就是北满国际特科用三根金条和霍夫曼交换的。霍夫曼善于伪装,行踪诡秘,机智大胆,颇得美国情报组织的赏识,甚至被称为“完美的间谍”。
筱嵩垣岛太郎中将是在任小鬼子关东军情报部部长,也就是哈尔滨特务机关机关长时结识霍夫曼,并成为好友的。筱嵩垣岛太郎之所以能够和霍夫曼成为好友,是因为霍夫曼有着长期从事对老毛子情报工作的经验。而且,霍夫曼手中还掌握着一整套的情报网可以利用。地球人都知道,老毛子和小鬼子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由于地缘政治,老毛子和小鬼子多次爆发战争。对老毛子的情报工作之所以成为筱嵩垣岛太郎的重中之重,就不难理解了。
筱嵩垣岛太郎和霍夫曼结为好友之后,如获至宝。为了发挥霍夫曼对老毛子情报工作的效能,狂妄自大的筱嵩垣岛太郎还给霍夫曼物色了多名日本、中国和白俄的打手、流氓,组成了一个名字叫做“アポロンの裸眼(阿波罗的光眼)”的谍报组织,专供霍夫曼驱策。
筱嵩垣岛太郎过于自负,低估了霍夫曼。他以为,把日、华和白俄的打手、流氓塞进霍夫曼为首的“アポロンの裸眼”的谍报组织中,就可以控制霍夫曼。却不料,筱嵩垣岛太郎引狼入室,一个疏忽,被霍夫曼窃取了《満開の桜》作战计划。当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筱嵩垣岛太郎本想利用霍夫曼,使得对老毛子的情报工作有所突破,可人算不如天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筱嵩垣岛太郎赔了夫人又折兵,最终落得切腹自尽的下场。
《満開の桜》作战计划到底是什么东西,具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居然能引得各方谍报组织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不顾死活,不惜代价的纷纷涌上来呢?
随着侵华战争的扩大,使得小鬼子民族心态急躁的劣根显现出来。小鬼子对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孙子兵法》颇有研究,尤其是对《作战篇》中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上阐述了战争后果的严重性很有心得。《作战篇》指出:“带甲十万”要“日费千金”,“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兵外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同样,出于战争后果的考虑,《火攻篇》则告诫人们:“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简言之,“以利为动”是孙子重战慎战思想的核心。对中国研究了几百年的日本乃弹丸小国,没什么资源可言。为了获得战略资源,应付穷兵黩武之后的“日费千金”,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实现“征服世界”的野心,小鬼子继续通过扩大战火获得战略资源。这一点,小鬼子朝野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北进”夺取矿产资源丰富的老毛子西伯利亚,还是“南下”夺取石油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北进派”和“南下派”旷日持久的争论不休。“北进派”代表的是小鬼子的陆军方面,如果“北进”,海军只能当配角了。而“南下派”代表的是小鬼子的海军方面,如果“南下”,陆军方面反过来只能沦为配角。“北进派”和“南下派”是公开的秘密,各方谍报组织的人没有不知道的。
侵华战争意外的顺利使得“北进派”占得了上风,取得了更强的话语权。而刚刚晋升中将的筱嵩垣岛太郎是小鬼子陆军中狂热的“北进派”。他曾任哈尔滨特务机关机关长,也就是小鬼子关东军情报部部长,十分钦佩或者说是羡慕嫉妒恨他的前任,被称为“谍王”的土肥原贤二成功策划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成功策划成立了伪满洲国。不仅给他们的天皇陛下立下不朽功劳,也为土肥原贤二自己的政治生涯带来巨大荣耀。
筱嵩垣岛太郎自恃精通俄语,曾任日本驻老毛子使馆武官,对老毛子当时的战备、兵器、战术、战法了如指掌,被誉为罕见的“苏联问题专家”,那是大大的有名。筱嵩垣岛太郎还曾反复研究了小鬼子与老毛子为争夺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势力范围的战争,也就是“日俄战争”,十分看不起老毛子军队的战斗力。小鬼子军部有个共识:若论和老毛子开战,筱嵩垣岛太郎在小鬼子陆军中是最有发言权的。筱嵩垣岛太郎十分推崇陆军省在军中散发的小册子中的一句话:“战争是创造之父,文化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