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不中心头的火气骤然升腾起来,但他并没有冲动。
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姑娘,和这群如狼似虎的士兵争斗起来,自己日后恐怕也没有办法在朱宸濠面前混饭吃了。
于是他压下火气,转身走了。
还没走出几步,就听到身后那群士兵你一言我一语地嘲笑:“什么迷魂书生?不就是个赶考十几次、落榜十几次的落魄读书人嘛!仗着一群虫子到处逞威风,难道我们会怕他吗?”
“哎!你小声点!听说他受过刺激,脑子不太正常!”
“听说他的妻女死得特别惨,还是不要刺激他了!”
……
后边的人说了些什么,高不中已经听不到了!他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似乎立刻要爆炸开来。
他慢慢地停下了脚步,回转身来,盯着那群士兵,脸色阴暗得像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乌云密布。
那群士兵见他神色不对,便勒马停住,刚问出一句:“你想干什么?”就见高不中忽然跃起,双手齐出,“唰唰唰”十几个铃铛疾射而出。
那群士兵猝不及防,竟在惨呼声中倒下好几个。
高不中趁着其他士兵还没来得及反应,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割断绳索,抱起小女孩,施展开轻功扬长而去。
“放箭!追!”
一瞬间箭矢如满天蝗虫,扑天盖地飞向高不中。高不中转身钻进一片林子,在树木枝叶的掩映之下,不一会就失去了踪影。
那群士兵骂骂咧咧地钻进林子里寻找,找了好久也找寻不见,只好空着手回营交差去了。
高不中直到那群士兵走远,才慢慢从一片矮木从中钻出来,坐在地上,背靠着一棵大树大口地喘息。
他的左肩上,赫然插着一支羽箭!猛虎营士兵武艺、箭术皆是拔尖高手,高不中的巫门鬼再怎么厉害,终究还是没能在那满天的箭雨中全身而退。
他咬了咬牙,狠命拔出那支羽箭,自己胡乱洒了些金创药,随意包扎了一下。剧烈的疼痛感和逃亡的疲惫,使得他昏迷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他觉得似乎有一股甘泉滴滴答答地滴进了自己的口中,水的清凉让他精神一振,睁开了眼睛。
“伯伯、伯伯,你还疼吗?”小女孩正用那双童真的大眼睛瞧着他。
伤口的疼痛,让高不中很是烦躁。他望着这小女孩,心里有点后悔自己太过冲动。
做了十几年恶人,白道早已容不下他,如今又为了这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得罪了朱宸濠。以后,哪里还有自己的容身之处?
“伯伯,你真是个好人!我遇见了很多人,他们只说我可怜,却都不敢救我,只有你敢救我!”小女孩童真的眼眸中,闪耀着对英雄发自内心的、无限崇拜的光芒。
“我……是个好人?”高不中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
记忆回溯到十几年前,回到了自己还是个好人时的日子。
少年时,他熟读诗书,博学多才,被村里人称为天人,所有人都觉得他一定是做官的命。
可是,连续几次的大考落榜,他成了全村人的笑话。
他不服气,发誓一定要考中状元!
妻子耕田织布,以微薄营生支持他寒窗苦读、继续赶考。家境越来越贫穷,受到村里人的白眼也越来越频繁,亲戚们和他断了来往。生活穷苦,到处受排挤,但高不中没有放弃,仍旧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他深信自己是人中之龙,有朝一日,定会一飞冲天!
然而,第十三次赶考,依然名落孙山。高不中失魂落魄回乡,在途中决定认命,往后余生,不再赶考,安安份份守着妻女,耕田种地平淡一生。
可惜老天连这样的愿望也不肯满足他。
他回到家中,就看到了破院子中火光冲天,看到一群贼匪在摧残他的妻子,然后在一阵狂笑声一刀刺进妻子的胸膛,随后又手起刀落,砍死了他可爱的女儿。
目睹了这一场景的高不中,一瞬间完成了从好人到恶魔的彻底转变。
“好人?这世间哪里还有好人?”高不中喃喃自语。
“有的,有很多好人的!真的!我爹、我娘、我大哥哥……他们都是好人!”小女孩认真地列举了一堆人出来。
“你爹是谁?家住哪儿?”高不中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把这孩子送回家里,自己找个地方好好养伤。
“我家在冀南卧牛城,我爹姓郭,叫郭大路。”
高不中愣了:“卧牛城?那地方离这里上千里,你怎么过来的?”
“我娘带我来南康看姥姥,结果就遇上了打仗,走散了!”小女孩许是想父母了,小嘴一瘪,眼泪滚了出来。
“乖囡囡,别哭啊!伯伯帮你找父母。”高不中笨手笨脚地帮小女孩擦了一下眼泪,又不由自主地安慰她。
“我不叫囡囡,我叫丫丫!”小女孩一本正经地纠正他。
“好,乖丫丫,你刚才的水是从哪儿弄来的?”
“前边有条小溪,我找了一个碗盛来的。”丫丫指了指小溪的方向,又指了指旁边的一只破碗。
那碗一看就是逃亡的百姓丢弃的,碗口上掉了好几块瓷,但洗的很干净。
“伯伯还喝水吗?我再去盛一碗。”丫丫说完,端着碗跑走了。
机灵又懂事的小姑娘,让高不中越发地想起了自己的女儿。
“曾我,我也有贤惠的妻子,有可爱的女儿……为什么?为什么老天要夺走这一切?”高不中的眼角中涌起了泪。
他望着丫丫小小的身影,心里忽然又发起愁来。兵荒马乱,上哪儿找她父母去?这小女孩,怕是会成了身边的拖油瓶了!
幸好,小姑娘稚嫩的小脸、天真的童言童语,总是让他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女儿又回到了身边。
他并不知道,危险正在悄悄降临。
那群猛虎营的士兵,一向争强好胜惯了,并不打算放过高不中。
他们悄悄潜入了从林,悄悄地接近了高不中。
李飞阳在十二座城池之间来回奔波,四处借兵,终于筹齐八万兵马,由各城主将带领,赴南赣协助王守仁。他自己则骑快马抄小路前往安庆打探造反军消息。
路过安庆附近一片林子的时候,李飞阳发现几十名反军士兵,正在追杀一个书生模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