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到李志行因为各方面势力的纷扰,不胜其烦,想要“逃离”长安城。
但以最终促成李志行西行的,其实还有新一层的因素,那就是西北军下一步的发展问题。
此话怎讲呢?
原来,李志行在与乔修远商讨下一阶段战略时,乔修远说道“正之,现在奉系、广州政府、国民军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触目惊心呐!我们虽得了甘肃,但也要奋发才是!以应对未来的竞争。”
“嗯,这个自不必说。依你之见,我们应向哪里发展?”李志行点点头问道。
这时乔修远指着墙上的巨幅中国地图,点在一个地方,说“这里!我们要尽快将其收服,可以作为以后辽阔的纵深!”
乔修远点的地方,乃是中国的西部边陲----新疆,如今李志行占有陕西、绥远,已在新疆与内地之间高高竖起了一堵墙,的确是将新疆收入囊中的时候了!而新疆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若以后经营得法,新疆必将成为西北军最好的纵深。
李志行对乔修远的话深以为然!
按说,此时新疆本就在“西北督边使”的治下,但新疆督军杨增新这个老家伙也不来见一见上司,还派了个金树仁来刺探虚实,所以还是将新疆握在自己手里为好。
但究竟该收服对待新疆,大家的意见却大相径庭!
郑玉琨主张动用武力!
因为从军事力量的对比上来看,我方有绝对优势!我方在甘肃驻扎有约8万多人的强大军力,按情报新疆只有两万多人马,并分散在辽阔的全省各地,简直不值一提!打起来估计也就是摧枯拉朽的事!
郑玉琨说:杨增新这家伙在新疆的统治黑暗腐朽,为人又残忍狡猾,对于这种人,除了动武没有第二种办法!
郑玉琨这概念哪来的?他是受了邓宝珊的影响,他俩在靖国军的时候就是好哥们。
而在辛亥前后,邓宝珊曾在新疆闹过革命,担任过伊犁革命军的重要头领,但后来被杨增新阴险镇压了。失败后的邓宝珊取道霍尔果斯,经俄国西伯利亚又转道中国东北才逃回了家乡,所以邓对杨增新十分愤恨!
但马福祥主张怀柔,希望能设法将杨增新拉拢过来。另外,马福祥对杨增新十分推崇!
马福祥说:总司令您也许不知,杨增新可是少见的能吏!虽不敢说有治世之才,但称之为国家在新疆的藩篱亦不为过!新疆的情况,简单说是维多汉少,又毗邻强国,其实不好管。但杨增新当政后,能保主权不失,民众安定,实在是难能可贵!
马福祥不建议动武,一者因为杨是个民族英雄,二者是新疆有民族关系问题,大战搞不好会引起民变。
杨永泰支持马福祥的意见,赞成使用政治手段。
但究竟使用什么样的政治手段?杨永泰和马福祥一时还没想出来。
严重则支持郑玉琨。他觉得可以快刀斩乱麻先打下来,然后再治理更好!
陈士可则皱着眉头苦苦思索,没有提出意见。
秦国镛对此没有建议,他表示无论志行做出什么决定,空军都全力支持。
刘子风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很谨慎地没有发言。
意见双方辩论起来。马福祥列举了当年外蒙哲布尊丹巴独立时毅然派兵防守科布多、俄国内战时上万白俄军队涌入新疆图谋不轨被其轻松化解,保证的国家主权等诸多功绩。郑玉琨也列举了杨增新当年镇压革命,残酷杀害哥老会人员、并在新疆实施黑暗统治等事实。
双方争来争去,相持不下。
李志行没有妄下断论,而是望着窗外出神。
于是乔修远就宣布休会,后续再讨论。
等会议室只留下李、乔、郑三人后,李志行对乔、郑二人说“瑶圃、佩瑜,我想亲自到新疆去看看。”
李志行的意思,是他想亲自到新疆去微服探查,看看新疆的情况,也看看杨增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没有使用怀柔手段的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另外,由于今天双方的争论,让李志行对杨增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乔修远立刻表示反对!他觉得此举太冒险。
乔修远说“正之,按情报部门的报告,杨增新此人阴险狡诈,而且心狠手辣!胡景翼当年失手被擒的事情历历在目,你可不要犯这样的错!到时候悔之晚矣!”
郑玉琨也不同意,他觉得李志行没有必要去冒险!
郑玉琨说“哥,以我们的实力,新疆也就是一战而定的事情。就算退一万步讲,一战不利,再战就是了,迟早能打下来。地盘历来都是靠枪杆子打下来的,咱何必以身犯险呢?”
李志行沉默不语,半晌后悠悠地说道“这个杨增新呀,听起来真是个特别的人……”
乔修远、郑玉琨二人便开口相劝。但李志行是西北军的老大,他执意要去,谁也拦不住,两人只好从了他。
既然是私访,知道此事的人就越少越好,于是连三位夫人都被瞒住了,只当他是去各地巡视。对外的宣布,也是李主席前往绥远、外蒙等各地巡视。
李志行之所以带了段青,一者是身边不能没有一个心腹,另外是因为段青这家伙现在已经是一个精通维吾尔语的穆斯林教徒了!新疆伊斯兰多,带了段青于此行有很多便宜之处。
啊!段青这家伙怎么信了回教?
唉,一个男人若突然发生的重大改变,十有八九,是因为女人!同样,段青的事情还得从一个女人说起。
话说李志行当年带队伍前往榆林时,委托留在西安的段青照顾马明经兄妹。段青十分尽心,也与马家兄妹关系很好,就连马明经屡次朝觐,也是将妹妹马仁娜托付给段青照顾的。
不料一来二去,耳鬓厮磨,段青与马仁娜两人竟然产生了感情。只是两人都没有表露,一直藏在心里。
段青心里既然有了马仁娜,便英雄气短,连小师叔调他到部队带兵都不去了,仍留在西安城当管家。要知道,与他资历相当的同门兄弟,不少已是将军了!但段青这家伙一点也不眼红,反而每天待在西安城里甘之若饴!
当然,李志行之前并不知道这一切。如果知道真相,很有可能一脚将段青这家伙踢到军队里去!
但李志行并不知道。
所以,段青与马仁娜的感情便日日深厚,逐渐刻骨铭心。
后来,马明经名气增长,成了教主。再后来,竟拐骗了一位公主回来。李志行很高兴,促成了马明经的婚事。
马仁娜与段青数年苦恋,如今见哥哥已经成亲,哥嫂相亲相爱,小姑娘便也想投入心爱的人的怀抱。
不料,马教主竟不同意!理由是习惯上回民女子不能嫁给汉人。
马仁娜从小与哥哥相依为命,长兄如父!马仁娜十分痛苦,告诉了段青。
段青也知道小师叔很器重马明经,如今马明经不同意,他想来想去也想不出办法。
于是,马仁娜便想与段青私奔。
段青更加痛苦!他一方面舍不下马仁娜,一方面又不愿意背叛小师叔,所以段大管家便日日愁云惨雾。
不料,段青的情况被老魏发现了,偷偷告诉了李志行。
李志行将段青叫来问,段青只好以实相告。
李志行没想到自己这个兢兢业业的管家兼师侄竟然是个情种!但他也觉得不是什么坏事,便笑着说:不用怕,有我做主!
于是他叫来了马明经。
不料马明经仍不同意!理由是有违传统。
李志行噎了一下,但李主席自恃暗地里有着著名《古兰经》学者“铁琵琶”的美名,便决定以德服人,从教义上说服马明经。
于是,李志行问道“明经,《古兰经》里哪一条写了不允许穆斯林女子嫁给汉族人了?”
马明经略一思索,便回答道“《古兰经》里讲‘你们不要娶以物配主的妇女,直到他们信道;你们不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以物配主的男人,直到他们信道。’”
李志行便说“你真是个榆木脑袋,经卷中的‘以物配主’指的是当时中东的偶像崇拜者!并不是汉族人!”
马明经却说是一样的,并说段青也不是个穆斯林信徒。
李志行看了马明经一眼,又说“《古兰经》第105条说‘不信道者──信奉天经的和以物配主的,都不愿有任何福利从你们的主降于你们。真主把他的慈恩专赐给他所意欲的人,真主是有宏恩的。’,其中将不信道者与以物配主的并列。显然,不信教并不等于以物配主!……”
这两位新教版《古兰经》的第一翻译者和第二翻译者便争论了起来。
然后两人竟吵了整整一个下午!
最后李志行大发雷霆,说了一句“明经,你想想,回民之前在陕甘两省发展到上千万人,难道不是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的结果吗?你这样顽固不化,还妄称什么教主!”就将马明经赶了出去!
马明经大哭着离开了督军府,见者莫不惊讶!
段青见此,思考了一会,就去求见李志行。
等段青见到李志行的时候,李志行仍忿忿地说道“段青你不要怕!今天这主我做定了!偏要你娶了仁娜不可!这个马明经,就算他是榆木脑袋,我也要给他开开瓢!”
段青听后大惊!忙低声对李志行说“小师叔,我是这么想的,您看可不可以……?”
李志行听后有些讶然,沉思了一下就问“你真要这么做?”
段青就说“为今之计,正好如此!”
李志行略一思索后,就点了头。
然后,段青就入了马明经的教,顺利娶到了马仁娜。
此次李志行前往新疆,段青因为“技能特殊”,便被带了出来。
至于那位扮作李志行侄子的秦兆文秦少爷,其实名叫井兆文,乃是井岳秀师兄的大公子!
话说井岳秀师兄的公子有好几个,但目前成年的,却只有老大井兆文和老二井盛文,两人都是李志行送去美国留洋的。
其中倒老二井盛文是为人灵活,善于权变,但正在读书。老大井方明从美国学医毕业不久,但偏喜欢指点江山,前番发生五卅惨案,井兆文与几个朋友在上海英租界组织游行,不巧被租界警察抓了起来。
李志行知道后,赶紧派人设法将其弄回了家。
但井兆文回家后,仍日日与同志联络,并密谋去租界向洋人扔炸弹!赵夫人发现后大惊!急忙将其送到李志行这里,请李志行管教。
恰好李志行决定要远行,于是就盯着血气方刚的井兆文,眼睛叽里咕噜转了几圈,便大声说道“革命有什么错?热血青年又有什么错?我看兆文做的是对的!”
其实革命有什么错?热血青年又有什么错?但是现在是乱世,李志行也怕井兆文万一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自己对不起井师兄!所以李志行其实并不愿井兆文去冒险。
井兆文一见受到李志行肯定,立刻眉飞色舞;赵夫人闻听此言,立刻大惊失色!立刻着急地指着李志行说“志行,你……”
不料李志行接下来立刻又说“不过,兆文,你去做那些暗杀的事情浪费了!我现在正要去做一件革命的大事情,正好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帮忙!不过嘛……,此事却有些危险,也很艰苦,只怕你做不来……”李志行说着似乎又犹豫起来。
井兆文一听,立刻抬起头问道“叔叔,什么事?”
李志行笑着让井兆文上前来,对他耳语了一番。
井兆文听后立刻双眼发亮,大声说道“叔叔,我愿意和您一起去!”
原来李志行告诉井兆文:新疆的杨增新统治腐朽黑暗,人民水深火热!然后问兆文愿不愿意随他前往新疆刺探军情?当然,一路上是需要化妆的!并需要井兆文扮作医生保护自己,不许表露身份!并且一路上需要井兆文管理花销。
井兆文从小长在安乐窝里,一听之下只觉得既刺激又有趣,干的又是革命的大事情,立刻便答应下来。
赵夫人刚还忐忑不安,此刻见志行三两语便说服了自己这个不安分的儿子,十分高兴!便故意说“兆文,你们叔侄两人还说悄悄话!究竟是啥事让你这么高兴?快给妈说一下!”
井兆文却守口如瓶,兴奋地对赵夫人说道“妈,我要随李叔叔去做一件冒险的事情!不过您不要担心,我一定会保护好叔叔,也会保护好自己的!”
李志行向赵夫人笑着眨眨眼,并马上说“此事干系重大,请嫂子一定不要告诉菲儿她们几个!”
在李志行身边,儿子能有什么危险?但赵夫人还是配合地笑着说到“就你们叔侄俩人小鬼大!罢了,我一定不透漏一个字!你们再密议罢。”然后就放下心来,去后院找顾菲儿几个打牌了。
井家早已在李志行的劝说下搬到了西安城,两家来往密切,赵夫人和李志行的三位夫人是老牌友了!
如此,井兆文便假扮李志行(秦丰)的侄子秦兆文,负起了保护李志行,兼为大家管理盘缠的责任。
至于那个尖嘴猴腮的吕铁嘴,却是自己找来上来的。
这家伙本是个落魄的甘肃乡土读书人,家中败落又手无缚鸡之力,于是先是在街头帮人写信,后来觉得算命这营生比卖文好赚钱,就学了些坑蒙拐骗的本事,从甘肃自西向东,到处算命。
但吕铁嘴学艺不精,往往算不准。例如农人丢了耕牛,找他来算,他说往西找,结果人家在东边找到了,去西边的反而崴了脚之类的,所以吕铁嘴又被大家戏称为“屡不中”!生活潦倒狼狈。
吕铁嘴这家伙过着破落的生活,最近却突然听到一个意外的消息:据说他一个本家兄弟在新疆“发达了”,做了如县长这样的高官!就突然想去投奔。不过他本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主,他没有路费。
但这却难不倒吕铁嘴,因为他本就是靠头脑和嘴皮子吃饭的人。
于是当段青和井兆文在雇马车时,就被吕铁嘴盯上了。
因为一身雪白西装的井兆文实在扎眼!这位少爷竟雇了一辆豪华的“三套大车”!而且根本没还价,直接给了车夫一叠汉堂“宝贝票”,足有150块大洋!而这只是到新疆迪化路费的一半,另外一半讲定到地方再给。
所谓“三套大车”,就是三匹马拉的宽厢马车。这种马车的车轮直径足有六尺!比一般马车高两尺,可以应对泥泞的道路、沙地、以及石头多的戈壁地形。毋庸置疑,在当时陇西地界,这种马车相当于现在的加长版劳斯莱斯!
吕铁嘴当然知道去新疆车费的行情,这年轻人给的比正常的多了至少40块大洋!于是吕铁嘴认定这两个外乡人是肥羊!他要设法坐上这辆顺风车。
于是在井兆文刚雇完马车的时候,吕铁嘴就从怀中摸出自己的石头眼镜戴上,然后从井兆文身边走过,又仿佛不经意一回头,然后又掉头回来,盯着井兆文上上下下看来看去,忽然惊讶地叫道“啧啧!怪哉!怪哉!”
吕铁嘴的想法是,先说这少爷有灾难将其唬住,然后在其哀求下顺理成章坐上马车。这样不但不用掏路费和饭钱,说不定还能额外收几块银元的算命钱!这就是他的如意算盘。
不过吕铁嘴这么老的套路,就差范伟那两句“哎呀!呀!呀!呀!……”了。一旁的段青暗自好笑,但并未做声,他想看井少爷如何处理?
井兆文莫名其妙,看看自己的领子又看看自己的鞋子,似乎没有突兀的地方呀?
但吕铁嘴仍对着他“啧啧”不停。
井兆文摸不着头脑,于是便问道“哎!你怎么回事?本少爷有什么好奇怪的吗?”
吕铁嘴便说“我观少爷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本是有大富大贵之相,只不过额头一点伤痕破了运,近期恐有血光之灾呀!”
井兆文这下忽然明白过来:感情这老家伙是个算命的呀!只不过你算命就算命,竟敢拿我这伤疤说事!井兆文顿时十分懊恼!
原来,井兆文这家伙自小就是榆林城的“小霸王”,喜欢和小朋友打架,经常将别的孩子打得头破血流,自己也不免留下“奖章”。但自长大后逐渐稳重,并不愿意提起小时候的荒唐事。家人都知道他恼这个,也小心翼翼不去提它。不料今日这个不认识的老家伙竟提起自己的旧伤疤,所以不免恼怒!
井兆文生气地直摆手,说“快走远点!再敢诅咒本少爷,小心本少爷不客气!”
吕铁嘴扭头就走,嘴里却说着“唉,天雨虽宽,难润无根之草呀!少爷此行西去,到一个青家驿地方,必须步行3000步,一步不可多,一步不可少!否则恐有不虞!”
不料井兆文却挥起拳头要打他!口里说着“本少爷信的是赛先生(英文赛因斯,意思是科学,指是陈独秀提出的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你这个封建欲孽!再敢装神弄鬼小心本少爷揍你!”
吕铁嘴一看,忙不跌地缩脖躲拳头,但嘴里却仍说着“可叹!可叹!无知!无知!”之类的话,看得段青和赶车的把式直发笑。
这时,在一旁观看的李志行忽然走了上来,对吕铁嘴做了几个隐秘的江湖手势。
吕铁嘴心中一凛,也忙做了几个隐秘的手势,然后一抱拳说道“不知有江湖朋友驾到!吕某不知,方才多有得罪!”
李志行却笑了笑一摆手说道“江湖儿女本一家!敢问朋友刚才所说的青家驿,却是怎么一回事?”
吕铁嘴一听,此刻也不隐瞒,就低声对李志行耳语一番,听得李志行连连点头。
原来也不是什么奥秘,乃是青家驿之后有一段山路极其险峻,马车行驶起来经常会掉到悬崖里而已,所以要格外小心!下车步行就是一种好的选择。
李志行觉得吕铁嘴其实也不算胡诌,于是就与其攀谈了起来。
不料一谈之下,李志行竟主动邀请吕铁嘴免费坐车。
这是为啥?原因无他,乃是因为吕铁嘴实在能吹!按他的说法:此去往西甘肃境内的道路、乡情他都很熟悉,因为他在这条道上“招摇撞骗”了近20年了!李志行此刻正需要这样的人,所以便主动邀请同行。
既然同是江湖中人,吕铁嘴也不客气,立刻答应一路作为向导,自然也收了之前骗几块大洋的心思。
至于李志行的此刻的身份,乃是一名出身绥西医家的江湖生意人,此次打算借助留洋归来侄子的西医本事,在新疆迪化开一间诊所,兼卖西药。
如此,化名秦丰的西北督边使李志行、假扮李志行侄子秦承文的热血青年井承文、惯于坑蒙拐骗的“屡不中”,再加上一个假扮仆人的大管家段青,这个四人组合便从兰州出发,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向遥远而神秘的新疆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