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镇欢有一个比他小两岁的弟弟张镇乐,张镇乐是他们全家人的骄傲,他是恢复高考以来村中唯一的一名大学生,在当时来说可谓是凤毛麟角。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省城某间银行当了一名普通的职员。由于他长得高大英俊,为人忠厚老实,聪明勤奋,很快赢得了同一银行的员工李杏桃的芳心。李杏桃长相甜美,身材高挑,性格温柔,夫妻俩可谓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李杏桃虽然是普通的银行职员,但她的家庭背景却大有来头,她的爸爸正是他们夫妻俩任职银行总行的行长。自从与李杏桃结婚后,他们很快便在省城里买上了属于自己的房子,筑起了幸福的爱巢。结婚第二年,李杏桃为张镇乐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张美宁。事业上,在丈人的全力扶持下,加上自身的努力,张镇乐很快便成为某间银行分行的行长,可谓是春风得意,志得意满。婚姻、家庭、事业都一帆风顺,算得上是人生的大赢家。
可人生不可能百分百圆满,每个人总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他们总感到只有一个孩子显得有些美中不足。这并不是说他们有一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主要还是觉得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过于冷冷清清,缺少人气;同时他们认为女儿张美宁缺少一个童年的伙伴,不利于她的健康成长,很容易养成唯我独尊、娇生惯养的不良禀性。可在当年,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得如火如荼,作为他们这些有公职的人员更加不敢越雷池半步。自己是不可能违反国家的政策生育孩子了,但他们又十分渴望能给女儿找到一个童年的玩伴。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指向了自己哥哥张镇欢的四个孩子,其中,他们对哥哥最小的儿子张庆吉情有独钟。一来,张庆吉只比他们的女儿张美宁小几个月,正是最合适的玩伴。二来,张庆吉生得虎头虎脑,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十分讨人喜爱。夫妻俩经过一番商量,认为把张庆吉带到自己身边抚养是最佳的选择。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减轻哥哥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让张庆吉到城里读书,对于他今后的发展大有好处。于是,他们便决定与哥哥张镇欢进行了一次开诚布公的谈话。
当张镇乐把自己的想法对哥哥和盘托出后,张镇欢想了一想说:“你们愿意把孩子带到省城里读书,这对于他今后的发展肯定比跟着我们好多了。可孩子毕竟是我的心头肉,就这么跟你们走了,总感觉到有的点舍不得。另外,我也担心他的哥哥姐姐不答应,同时也担心庆吉不愿意去。”
张镇乐笑着说:“哥,不管去到哪里生活,孩子始终都是你的亲生骨肉,何况我们只是带他到省城生活,你也不是在省城打工吗?想来看他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至于担心他的哥哥姐姐及庆吉会不会答应,我看那不成问题,怎么说我也是他们的亲叔叔,跟着我还不是像跟着爸爸一样吗?何况他们还可以随时到省城看他们的弟弟。”
张镇欢听了也点了点头,接着他征询了妻子冯玉美的意见,冯玉美反而大方地说道:“只要孩子愿意去,我没意见,反正二叔也不是外人,庆吉跟着他们,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在征得妻子同意后,张镇欢把四个孩子叫到了跟前。他对孩子们说道:“爸爸想和你们商量一件事。”
哥哥张庆良说道:“爸爸,您说吧!有什么事?”
张镇欢道:“你们叔叔想把庆吉带到省城里读书,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
张庆良一听,眼圈一红,有点不舍地说道:“爸爸,那么我们以后不是见不到弟弟了吗?”
姐姐张秀月和张秀云也红着眼圈说:“对啊!爸爸,我们舍不得弟弟到那么远读书。”
张庆良安慰道:傻孩子,庆吉只不过跟着他叔叔到省城读书罢了,你们可以随时去省城看他!”
张镇乐也笑了笑说:“是啊!我们是你们的亲叔叔,你们想看弟弟,随时都可以过来啊!”
张镇欢又问张庆吉道:“庆吉,你愿意跟叔叔到省城里读书吗?”
张庆吉天真地问道:“省城里可以乘汽车、飞机吗?可以骑木马,玩过山车吗?”
张镇欢笑了笑道:有!什么都有!”张镇乐夫妻也哈哈大笑起来。
张庆吉拍了拍手掌说道:“那太好玩了!我愿意去!不过我有点舍不得爸爸、妈妈和哥哥、姐姐。”
张镇欢抚摸着孩子的头说:“你想见我们还不容易?我们随时都可以去看你。再说,每逢放假,你还可以回到家里来啊。”
张庆吉用力地点了点头。张镇欢和张镇乐他们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过了几天,张镇欢为儿子收拾了一些简单的行李,便由张镇乐夫妇带着他回省城。离开家前,四个孩子紧紧地搂抱在一起,哭成了一个个泪人。哥哥张庆良哭着对弟弟说:“庆吉,你可要一定要听叔叔的话,学习一定要认真哦!”
姐姐张秀月和张秀云也流着泪叮嘱道:“弟弟,你可不要淘气,要懂事听话哦!”
张庆吉呜咽着说:“哥哥、姐姐,你们一定要来看我哦!”
张镇欢搂着四个孩子道:“好了!不要伤心了!你们很快就会再见面的!”
他们几个一直目送着张庆吉乘着汽车远去,才抹干眼泪回家。
张镇乐夫妻为张庆吉准备了一个房间,房里布置得十分温馨,张庆吉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一下子便喜欢上了这个干净整洁的新家。张美宁对于张庆吉的到来也十分高兴,她拿出自己的各种玩具与弟弟分享。张庆吉对那些眼花缭乱的玩具更是爱不释手,他们很快便像亲兄妹一样玩在一起了。家里多了一个孩子,顿时变得热闹起来,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常常飘出窗外。刚开始,张庆吉还有些农村孩子的坏毛病,如不太讲卫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有时甚至还爱讲粗言烂语。张镇乐夫妻都十分包容孩子的缺点,从来没有打骂孩子,而是像培育小树苗一样,进行循循善诱的教育。张庆吉也很乖巧听话,短时间内便改掉了不文明的习惯,变得彬彬有礼起来。
张镇乐通过关系在女儿入读的学校为张庆吉找到了一个学位。每天早上,夫妻俩先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然后才去上班;下午放学后,夫妻俩再把他们一起接回家。看着两个孩子一起做作业,一起看电视,一起玩游戏,听着两个孩子叽叽喳喳像小鸟般滔滔不绝地讲述校园里的趣事,夫妻俩常常乐得合不拢嘴,心里比吃了蜜糖还要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