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帝国,邹锦程静静地闭目沉思,全身心地推算着十五种法则的规则。
突然,两道身影一黑一白迅速与闭目中的邹锦程融合。
在未来、现在尸、过去尸三人记忆融合的刹那,邹锦程洞悉了一切,仿佛揭开了命运神秘的面纱。
远处的另一位天尊目睹邹锦程的举动,瞬间明白了他的意图。
心中不禁对这位新进阶的天尊肃然起敬,暗自思索:“居然敢于尝试创造规则法则,这份勇气和魄力实在令人钦佩!”
“神帝?”
突然,这位天尊听到大道的召唤,赶忙恭敬地前往鸿蒙大殿。
就在天尊神帝刚刚离开,邹锦程周身光芒大放,那光芒如汹涌的潮水般迅速蔓延,笼罩了方圆1500亿光年的广袤空间。
紧接着,一道黑光如闪电般疾驰进入茫茫星海之中,转瞬便消失不见。
光芒逐渐消散,邹锦程的身体开始慢慢淡化,最终彻底消失。
他全身的2501道法则如同星辰般散落,融入了鸿蒙界。
与此同时,全新的十五种规则如同一幅宏大的画卷,覆盖了1500亿光年的范围。
这1500个世界在规则的影响下连为一体,开始了一场奇妙的演变。
此刻,十五种规则的图形已然显现,但要形成真正的法则,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去演变。
只有演变成功,邹锦程的意识才有可能回归,而这或许需要百万年、千万年,甚至上千亿年的漫长等待。
倘若演变失败,邹锦程将彻底消失,如同从未在这个世界存在过一般。
就在邹锦程消失的瞬间,华夏帝国地宗的初霞正在密室内潜心修炼。
突然,她猛地睁开双眼,紧接着,一声巨响传来,她的身体瞬间被炸成血雾,一滴精血如流星般朝着星海之中飞去。
几乎与此同时,御书房内的邹书默正在和邹锦航商议着华夏帝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刹那间,他也被炸成血雾,一滴精血同样朝着星海飞去。
邹锦航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刚刚还在和父亲谈笑风生,谋划着国家的未来,怎么转眼间父亲就灰飞烟灭了?
他下意识地用右手摸了摸脸,父亲的血液还带着温热,这残酷的现实让他感到无比的震惊和愤怒。
但他深知,能在无声无息之间将父亲杀害的,至少是一位圣人级别的强者。
在这样的绝对实力面前,他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强压着内心的愤怒,将这份仇恨深深地埋在心底。
此时,两滴精血已经来到鸿蒙外界。
其中一滴血被邹书默稳稳地抓住并收了起来,而另一滴精血则被初霞抓在手中,随后她毫不犹豫地将其捏爆。
随着这滴精血的消逝,这个初霞也彻底消失在了世间。
在捏爆精血的瞬间,旁边的邹书默说道:“你现在是解气了,到时候,有你后悔的。”
初霞语气平淡却又异常坚定地回应道:“今日做的事情我不会后悔。”
邹书默不再理会失去理智的妻子,独自一人离开了鸿蒙上空。
初霞则满脸不屑地紧跟其后,返回了玄黄界。
就在夫妻俩离开鸿蒙界上空的瞬间,鸿蒙大殿内的大蟑螂(鸿蒙大道)喃喃自语道:“不愧是夫妻俩,够狠,连儿子都不放过。”
此时,大殿下面恭敬地站着一位天尊,正是刚刚从华夏帝国赶来的神帝。
“我记得你有个称号:混沌仙帝?”大道开口问道。
神帝赶忙恭敬地回答道:“是的,在没有成神之前,我曾被称为混沌仙帝。”他之所以有此称号,是因为在机缘巧合之下吸收过一丝混沌之气。
此刻,大道终于明白了邹锦程口中的仓颉圣人传承是谁给予的。
原来是混沌仙帝,而自己竟在无意间帮了他。
想到此处,大道说道:“我们俩的恩怨算是两清了。今日起,你的称号改为混沌神帝。”
“谢大道赐名,从今往后我的称号便是混沌神帝。”神帝感激地说道。
“你很不错,混沌神帝。现在给你一个任务,前往过去,找到一个叫邹锦程的人,把造化基础法则传给他,然后你就可以去玄黄界了。”大道吩咐道。
混沌神帝听后,脸上顿时露出大喜之色。
前往玄黄界一直是他的目标,而这个任务看起来并不困难,他心中早已乐开了花。
“多谢大道成全。”混沌神帝满心欢喜地领命而去。
等混沌神帝离开后,大道朝着华夏帝国方圆1500亿光年的区域看了一眼,轻声说道:“归位。”随着这一声令下,原本错乱的时间瞬间恢复正常。
在时间恢复正常的瞬间,被困的主神、准神、真神、正神们突然感觉到周围的时间流速恢复了正常。
邓天佑缓缓地睁开双眼,经过这段时间的被困,他对时间和空间法则的理解有了很大的进步。
他朝着华夏帝地宗望去,心中充满了疑惑:“怎么回事儿?现在的华夏帝比之前不知道大了多少倍。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皇帝怎么变成邹锦航了,邹书默又去了哪里?”
紧接着,一段信息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涌入他的脑海,告知他担任令史星主的职责。
与此同时,邹魂、李宫寒、须云、邹锦胡等人也都收到了一段信息。
在1500亿光年内,凡是邹锦程点名且突破正神的人,都收到了一段信息,纷纷回到自己的岗位。
与此同时,华夏地宗的108层试炼塔前人山人海,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看不到边际。
一大半人选择加入地宗外门,只有一小部分人选择加入地宗内门。
此时,一位身着白色长袍,头上挽着一个道髻,手拿拂尘,身背一口宝剑的人出现在众人眼前。
此人正是杨半仙,如今他已经突破人仙境界。
随着境界的提升,他脑海中的封印也渐渐打开。他心中充满了疑惑,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到底是谁。
因为他的师傅邹锦程曾跟他说过,15万年后要加入华夏地宗内门。但奇怪的是,他对这位师傅的记忆开始渐渐模糊。
按理说,给自己两寸功德的师傅是大恩人,自己怎么会忘记呢?
而且自己好歹也是一名神仙,曾经还斩过三尸,只是自己的过去尸已经被别人斩杀,也就是说,他没有过去,只有现在和未来。
杨半仙从第一层开始试炼,第一层要求童生精通五德。
他一路过关斩将,来到了试炼场第八层,这一层要求榜眼精通十义。
接着,他又来到了第九层,这一层是状元级别。
在这里,他面临着一个选择:加入地宗外门可以逍遥一生,加入地宗内门则九死一生。
杨半仙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选择进入地宗内门。
刚一进入,他只觉眼前一花,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晴朗的天空。
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几缕淡淡的云随风飘散,天空湛蓝如洗,一望无际。
阳光毫无保留地铺展开来,亮得让人难以睁开眼睛。
浓郁的树荫下透着几分清凉,枝间的蝉虫伴着微风细细吟唱,更显得周围一片清静。
紧接着,浓郁的五行灵气扑面而来,准确地说是五行仙灵气。
杨半仙忍不住深吸一口气,闭上双眼,尽情地感受着这浓郁的灵气。然后,他再次睁开眼睛,心中只有一个字:爽!三个字就是:爽歪歪。
很快,他来到了一个大广场。
广场上聚集了十几万人,正中央有一块高千丈的石碑,一群人围在那里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说着之乎者也。
等杨半仙走近广场,才看清楚千丈石碑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字,原来是《地宗》9大宗规和155条小规律。
第一大条:能屈能伸,忍字当先,做人一定要学会低头;
第二大条: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给别人面子,就是给自己面子;
第三大条:安上抚下,以谋立身;
第四大条:攻心为上,不战而胜;
第五大条:审时度势,收放自如;
第六大条:借力使力,智取之道;
第七大条:交界有道,成事之妙;
第八大条:大智若愚,以静制动;
第九大条:内方外圆,灵活变通;
还有155条小规……
杨半仙看着这些规矩,心中一阵无语。
他觉得邹锦程师傅定的这些规矩,既像魔宗的风格,又像道宗、儒宗和佛家的,感觉十分复杂。
但不知为何,他又觉得这些规矩像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心中不禁露出一阵得意的奸笑。
突然,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人仙,要注意保持形象,不能给师傅丢脸。
于是,他立刻收起笑容,一本正经起来,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世外高人的模样,但内心早已乐开了花。
他环顾四周,发现另外还有九块百丈石碑,十几万人正对着这九块石碑摇头晃脑,念着之乎者也。
等他走近一看,才知道每块石碑上刻的内容。
第一块石碑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是四书;
第二块石碑刻的是五经;
第三块石碑刻的是六艺;
第四块石碑刻的是七谋;
第五块石碑刻的是八略;
第六块石碑刻的是九流;
第七块石碑刻着《三尸斩圣》修炼功法,杨半仙看着这部功法,心中十分心动。
第八块石碑刻着《天地大道诀》第一层地狗:十六字养气诀和炼神诀。
文圣孔子和道圣老子融合的功法便是《十六字养气诀》,而道教养生学者文山遁叟自创了《炼神诀》。
杨半仙看着“地狗”这个名字,心中觉得怪怪的,但也没再多想,而是看向第九块石碑。
第九块石碑上刻着考核目录:十六字养气诀,突破提升上品灵根五行平衡(儒道法则基础);
炼神诀第一层养神诀,突破灵识方圆5里远(魂道法则基础)。
考核通过者,可进入试炼塔第十一层。
注意:不突破正神无法离开试炼塔。
杨半仙看着“地狗”“地贼”这些名字,总觉得很熟悉,好像在哪里听说过,但一时又想不起来。
他对“不突破正神无法离开试炼塔”这句话感到十分惊讶,觉得这条件似乎有些夸张,但他内心却又莫名地喜欢这种挑战。
然后,他又快速地来到石碑后面,发现九块石碑后面也有字,分别刻着道修等级划分、佛修等级划分、儒修等级划分、魂修等级划分、冥修等级划分、魔修等级划分、妖修等级划分、参悟法则等级划分以及三尸成圣等级划分。
杨半仙抬头看了看广场正中央千丈石碑的背后,发现那里也有字,原来是《天地大道诀总纲》:
知足既是富,无求既是贵,正直既是神,仁厚既是圣,清闲既是仙,明觉既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