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很快在军警特内部圈子传开。本来是新来了大狼狗,消息应该以狗为主,却变成了人的消息。
“----南京本部来的冷训导,中尉,是个女的。她短发,圆脸,大眼睛,双眼皮,可算得上是个美女。唯一的不足,就是她无论什么时候待人接物,总是像她的姓,冷冷的----“
这其实是冷训导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手段天天用,习惯成自然了。
带那阵亡了的“电闪”的郑训导是她的师兄。严格说,她应该算是郑训导的师姐。
国民革命军军委会启动由德国军方代培警犬项目后,她加入时候,凭文化条件按规定得了少尉军衔。
冷少尉先到德国,比郑少尉早两个月投入训狗工作。
后来郑少尉去了,在半年内追上了她的学习训练进度,后来居上。郑少尉年龄也稍长,在留学的中国人军官圈子里说起来,按照德国人的规矩和习惯,本领高强者为大,便成了她的师兄。
那天,驻德国使馆武官夫妇邀请郑少尉冷少尉到使馆作客吃饭。
席间,少将武官对两位少尉说:“我们三家算是世交,就不用多的客套了。今天请你们来,首先祝贺你们在二级考核中获得A的成绩,就是优秀成绩。哦,应该说你们和你们带的‘电闪’和‘雷鸣’获得了这个成绩。
这可是咱们国民革命军在德国受训军犬警犬所得的最高成绩了!南京军委会有关部门特地发来了贺电,祝贺你们!”
俩少尉都立即起立敬礼:“谢谢长官,谢谢上司栽培!”
少将武官看着两张年轻的生气勃勃的脸,欣慰地说:“这固然是政府和军委会慧眼识人,选对了你们俩,也是你们两位立志献身国民革命,投笔从戎,艰苦学习,顽强训练,才取得的成绩!”
两人又都猛磕脚跟:“谢谢长官勉励!”两人互相看一眼,微微一笑。
少将看在眼里,心中高兴。他不仅是冷少尉父亲的袍泽,还是郑少尉伯父的生死之交。
过去,他们几个老家伙总想将这一对怎么看怎么合适的年轻人捏到一起,不料这俩自己总是产生不了任何的“化学反应”,互相看不对眼,只能让几个老头子和夫人都叹气,只好算了。
更不料,这两个年轻人,一个从学生物,转学了动物学。
另一个,本来就在动物学专业的,放下学业,穿上了国民革命军军装,直奔德国,投入了南京中央军委会派出的军犬警犬训练留学科目。
而转学了动物学的郑姓青年,在不久后也报名参加了军委会补充名额的留学训狗课程,飞到德国。令几个关心他们的老人都吃一惊,又有了些希望:“这俩,也许早就互相看上了?”
其实这两个,那时候根本就没互相看上,且还是互相瞧不起。
这也都是两三个居中想当成媒婆的军官夫人“捣乱”的结果。
之前,几个军官夫人总想快点把这件好事促成,在一次酒会上,过于积极,弄得两个年轻人都心中猜疑:“这对方,是不是有什么毛病?条件那么好,怎么都二十出头了还没个着落?”于是两个人当时都各自说了些不大稳妥的话。
有个军官夫人那天喝多了,来回转达了两个年轻人的话。
也就在那酒会上,两个年轻人远远互相看一样,然后避开目光。之后,分别断然拒绝了这帮老军官和太太们的撮合。
其实这俩年轻人,都是学历高高,还想更高。一个今后要作一个革命青年的标杆,另一个要做巾帼英雄。
俩其实暗中也算较上了劲:“你看不上我?我做给你看!”
这是不是一种情缘的根本?也不好说,其后的发展变化,还是要看运气。
再其实这两个,志趣那是真地很相同,都喜欢科学,都喜欢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