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五年过去,靖国侯府主院里的两株石榴树已经结果四年了,这是寥英在子蔺周岁后让人移栽的,就种在孩子住的那间屋子门口,每年花季,树上地上满是红色花瓣,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女儿的闺房。
莫子蔺也出落的清秀俊雅,尤其是身材,像极了莫煜,才六岁就已经比同龄孩子高了,挺拔的像棵小白杨。
寥英也格外喜欢这个次子,因为十二岁的长子子襄是婆婆一手带大的。
那是她的第一个孩子,满月后,婆婆就让丈夫抱去她那里,说是要亲自教养,那时婆婆还十分看不上自己这个二房儿媳,总是拿她和三房的莫泓氏比。
子襄的长相很随寥英,五官深邃,前额饱满,高鼻薄唇又像莫煜,只是从小被祖辈教养的比一般孩子成熟稳重,少言寡语,缺了孩童的乐趣,与寥英也不是那么亲近。
所以寥英把全部热情给了子蔺,这孩子也乖巧,从抹去记忆后,恢复了孩童该有的天真,依偎在母亲身边,让寥英也享受到了做母亲的一种骄傲和满足。
唯一不满的,是这小儿子对庶妹子期的那种偏爱,和类似于执着的维护。产生这种想法,也因为每次子蔺去姨娘那里找子期时,吴姨娘的那种过分热情和巴结。她体谅不到做妾室的那份卑微和趋炎附势,就觉得姨娘和自己儿子亲近她心里不舒服。
莫家的儿郎过早的都战死沙场,纳妾的不多,只有二房的吴姨娘。吴素兰家是小门小户,从小没了娘亲,是在继母的白眼下讨生活。一次莫煜被朔王的人追杀,逃进了吴素兰的屋子,被她藏了起来。救命之恩,吴素兰可不要什么钱财,那是父母的,所以她死乞白赖的被莫煜纳了妾室。又靠着美貌在莫煜心中有了一席之地,也是靠着后来生了子期后,在莫府,在莫老夫人那里才算有了点面子。
子期就是承袭了亲娘的模样,形容妩媚秀气,又生的明眸皓齿,还随了父亲的鼻梁和嘴唇,十分标致。就是性格没有庶女的那种小心谨慎和乖巧讨好,行为举止张扬,比自己的嫡姐都要强。
而做为寥英亲生的二女儿子萱,二房的嫡二小姐,却是性格温柔内敛,一样生的端庄秀气,却不像庶妹那样抢眼。
也因此,寥英的眼睛在子蔺身上,子蔺的眼睛在子期身上,由此,子期在府里的位置也就不逊色于嫡女了。
刚刚步下台阶的莫子蔺,便看到从小跟着他的小厮蜜儿匆匆跑进来。
“三少爷,刚刚四小姐被拦在院外,在那儿跺脚哭呢。”
“谁拦的?”
“是夫人屋里的宁祥,说是昨日小姐从石榴树上揪了许多可以做果的花,被夫人罚在海棠苑禁足。今日违了夫人令,再多罚五天。”
听说是母亲,子蔺刚想发作的火气熄了一半,他要是公然违抗母亲,吃亏的只能是四妹。
“蜜儿,你悄悄和四妹说,让她先回去,我一会儿去找她。”
蜜儿走后,子蔺搬了个凳子放在石榴树下,踩着摘了一堆石榴花,还都是能坐果的大肚子,用衣襟兜着偷偷出了青鸾阁。
在海棠院,一直站在门口等的子期,见三哥转过了东边一人高的假山出现在眼前,竟是眼泪汪汪又哭了。
边抽泣边道:“我是给三哥和母亲送梅子酥的,姨娘让我给母亲认错赔礼。”
果然,她怀里宝贝似的抱着一个六方食盒,子蔺一把拿过:“给我吃吧,你不用去,不就十天吗,我会来陪你玩。”
他知道,母亲才不会稀罕这些,到时四妹又会被训哭。
吴素兰听到子蔺来找女儿,便从上房寻到子期的房门口,伸头看看,见两人趴在炕桌上,正用针线在穿石榴花。子蔺拿着针边捅着鼓鼓的花肚便道:“就是不让你长果,又涩又难吃。”
一边看着的子期哭红的眼睛这会儿都笑成了月牙,吴素兰悄悄捂嘴笑着回去了。
屋内,子蔺把穿好的石榴花环戴在子期脖子上,左右看看:“嗯,好看。”
其实这串花在四只小手中已经落了不少花瓣,就是一串零星花瓣的鼓肚花萼。
子期穿的是件粉红色撒花短裳,脖颈上本有个银项圈,加上一圈残缺的花萼,要多滑稽有多滑稽。她却美滋滋的冲着三哥道:“我好看,还是花好看?”
子蔺实实在在的说着:“还是四妹好看。”
子蔺心想,那花环是真的丑死了,以后一定要给她弄个好的。
老夫人屋里的红烛从寥英那里一直找到海棠苑,叫子蔺去春晖堂,说是明日侯爷和家族的几位将军出征,侯爷和老夫人有话叮嘱。
等子蔺出了院子,才发现二姐和大哥都在。
“红烛姐姐,父亲和祖母要说什么事啊?”
“是你们要进族里私学读书的事。”子襄说道,他两年前就开始读书了,是私学里最用功的学生。
“那为什么不叫四妹?”
红烛知他的小心思,解释道:“是老太太说四姑娘心性顽劣,怕打搅你们用功,等她大大再说。”
“那,你们先走,我一会儿就到。”子蔺说完回头就跑。
等红烛一行刚到春晖堂,子蔺就拉着子期来了。
莫老夫人端坐在上首,莫煜就坐在旁边的位子上。母子俩看着站在屋里中间地面的两排十岁左右的孩子,除了莫煜的四个,其他有大房的子鹃子敬子寒,三房的子渊,剩余的都是家族精英的子女。莫煜承了侯爵,就担起了这个责任。
莫老夫人还未开口,就看到了后排的子蔺子期。
“期儿,谁叫你来的?你母亲不是叫你禁足思过吗?你又不听话。”
子蔺忙把子期挡在怀里,快速摘了她的石榴串,藏进衣襟。然后拉着她到了祖母和父亲面前。
子期也机灵,噗通跪了:“秉祖母,秉父亲,子期是禁足来着,正不知怎么做才能让母亲消气。听说能上学堂,子期盼着能学些规矩,好让祖母父亲母亲放心,子期也想成为长辈跟前的好孩子,绝不会再胡闹了。”
子蔺也道:“就让四妹和我们一起读书吧,四妹聪明,一定不会让祖母和父亲失望,蔺儿也会看着她,不让她闯祸的。”
老夫人本是不想让子期与子萱子鹃一同进学,至少要错开两年。但人都来了,小姑娘也要面子的,就也没理由拒绝,毕竟年龄一般大,只好允了。
就这样子期能和三哥一起上学堂了,这是她记事以来最高兴地日子,以致第二日府里送亲人出征时,别人都是心事重重,唯有她没心没肺的跟着,还时不时的唇角一笑。
这次出征,是在莫家被削弱兵权后的第一仗,出的人最多的一次。因边境吃紧,大皇子亲自出征,带兵三十万,光莫家军就有十万。莫家除了侯爷莫煜,长房莫珅,三房莫诃,四房的新婚夫妇莫翔和李玉娘,另外还有两位是老侯爷兄弟的后生,莫真莫云。
七位将领,十万亲兵,离别殷歌,踏上北境战场。莫老夫人心里莫名的不安,被皇上忌惮的滋味尝的不少了,大敌压境,还是要用他们去搏命。
老侯爷阵亡后,她就想到了退,却是身不由己,延至今日,莫家仍在给景家卖命。
男人们一走,侯府里就剩下女人和孩子,晨起练功的也成了小小少年和孩童。莫老夫人在府里演兵场上走了一遭,看到了莫家的希望,也看到了莫家的结局。
见祖母过来,子襄带着一帮孩子围上来,给祖母请安。
老妇人瞅着他们,突然问道:“若是你们大了,不用出征打仗,你们说说,以后想做什么?”
孩子们互相瞅着,能干什么,从有记忆就是子承父业,为国为民,是莫家责任莫家荣光,他们也不会别的。
子渊眼睛亮晶晶的,认真道:“祖母说的可是真的?我想经商,跟着大爷爷做买卖。”
“嗯,那好,祖母准了。”好歹有个不愿打仗的孩子。
“你们呢?”
老夫人问了一圈,再没个称心的。
子襄子蔺不懂祖母心思,最后一致道:“孙儿听祖母的。”
老夫人心酸,听我的,我多想一个个的全绑在身边啊。
“行了,都擦擦汗去吃饭,吃完去学堂吧。”
见祖母突然没了问话的兴致,孩子们便一个个的拖刀扛枪回去洗漱了。
每天除了混混学堂,孩子们回家,大多时候父亲都不在,便像放羊一样只知混闹。于是莫家有个习惯,只要当家男人不在家,孩子们晚上睡觉前都会被祖母拢在春晖堂,所以,是祖母嘴里的故事伴着他们长大。大了后,祖母便不是每日有故事,而是按着孩子们拿刀的手用来写字,这也是祖母最乐意的事。
今晚因为祖母早上问了个挺费解的事,便有孩子问祖母,人为什么要选择自己想干什么,而不是继承祖业。
“因为啊,”祖母道:“因为每个人的一辈子,不是别人的,是自己的,当然要干自己喜欢的事了。”
“因为啊,因为祖母打了一辈子仗,没做过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所以祖母想让你们留着命为自己活着。”
子襄道:“可父亲说,莫家世代都是以武立世,以忠报国,以功护疆。”
“那是因为世上有野心,有强敌,所以莫家马不卸鞍,刀枪不入库。可是你们记住,没有哪个人是天生就该打仗,就愿打仗,打仗本身就是耗损国库劳民伤财。”
“世上要是没有坏人,没有战争,该多好,父亲他们就不会离家那么远。”
子萱一个孩子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
祖母跟着也叹了口气:“当初没人的时候,就是妖魔作怪,有了人,人也像妖魔一样,让这世间不安定。”
“祖母,你见过妖魔吗?”子鹃问了句傻话。
“傻孩子,人多的地方哪有妖魔,那是吓唬小孩子的。”
“那,人是哪里来的?”子期问。
“哈哈!”子敬笑的前仰后合:“四妹,你是你娘和二叔生的呀!”
‘啪’地一下,子敬脑后挨了祖母一巴掌。
“就你明白,闭嘴!”
子期不服气:“我是说,第一个人是谁生的,是人吗?”
“当然是人,总不可能是蛋吧?”
于是,孩子们七嘴八舌又扯到鸡上去了。
莫老夫人拍拍桌子:“孩子们,祖母今天就给你们说个人之初的故事。”
于是,像以前一样,孩子们安静了。
在很久很久以前,久到盘古还没开天地的时候,天和地是合起来的,那里面有个小小的地心,地心不停的跳着,那就是世上第一颗人心。它不停地跳啊跳啊,最后让沉睡的盘古醒了。醒来后的盘古再不肯入睡,因为他觉得一成不变的东西很讨厌,他喜欢上了那颗人心,它要让这颗活的心变成天与地之间最宝贵的东西。
于是他开了天地,变出了星辰日月。那颗心慢慢被星辰日月的光泽孕育,生出了美丽的四肢和躯体,这就是最初的人。盘古耗费了最后力气,让美丽的人出世,他死后幻化出了十个魔神来守护人。
开天辟地后,星辰日月孕育出的万物生灵,让大地如春,在这四方寰宇中有一处华胥渊,住着那颗人心化出的女子,她天生善良,与花草树木有爱,与日月星辰同栖。
昆仑神山妖龙神路过此处,对华胥氏心生爱慕,龙神唤出风做媒介,雨做婚帐,闪电为聘,雷声为庆,那真是轰轰烈烈。此后,华胥渊有了风做媒介花繁叶茂,雨润大地,欣欣向荣,闪电取火,雷声传乐。
后来华胥氏生了伏羲,女娲,两人繁衍生息,就是我们人的祖先。
人之初很善良,华胥氏是人族第一个女子,也是华胥族的首领,他们平等和平相处,数千年从无征战忧患。
子襄问:“那后来呢?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战争?”
子期却想到一点:“伏羲女娲不是兄妹吗?”
老夫人摸摸子期的头:“傻孩子,那是上古人神,别作真。”
她又开始讲:“后来天与地之间衍生六界,妖神开始掠夺人界,魔神素有保护人界之责,与天域妖神大战。渐渐地魔神也背离了初衷。上古时,妖魔两族最强大,搞得六界魔气四溢,日月无光。华胥氏派出儿女镇压妖魔,弥补天地亏损,付出了很大代价。”
“祖母,还有什么代价,难道上古人神不如妖魔?”
“听着,孩子,为了最终战胜妖魔,女娲伏羲最优秀的一双儿女祭出元神,吸收了妖魔的魔气之力,才彻底结束这场上古之战。魔神被灭,妖神退回天域,大陆这才恢复了生机。可那对吸收了妖魔之气的孩子却成了乾玄大陆上最危险的存在,最后被魔气毁灭了。”
“是传说吗?”子期茫然问道,她模糊觉得这不是故事,像是遥远的一段历史记忆。
老夫人拍拍跟前孩子们的小肩膀,说道:“记住,孩子们,这都是很久以前传下来的,里面有个道理,生在这世上,学武是为守护,不是为打仗而打仗,更不能以武为乐,忘了人之初的本性。好了,今日不早了,回去睡吧,明日一早祖母再考较你们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