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喜笑颜开的女儿,傅兴心里一松,知道女儿没有真的怨恨自己,其实女儿越是如此,傅兴心里越是愧疚,他现在真的觉得自己对不起女儿,这完全是自己的错,只要他在家几乎天天周旋在众多女人之间,很少有时间陪伴女儿,这是不可原谅的。因此他下决心帮助自己的女儿,只要她真心喜欢一个人,傅兴绝对全力支持,不过解缙可就算了。
女儿红叶盯着爹爹认真道:“这可是您说的,爹爹说话算数,叶儿可是当真的,不要哄骗女儿?“
傅兴笃定道:”放心,爹爹向来言出必行,再说你是爹的乖女儿怎能哄骗你。“
”那好,既然爹爹这样疼爱女儿,女儿也就不瞒您了 。爹!女儿在诗社认识两个青年才俊,他们都是才华横溢之辈,女儿心有所属,却不知选择哪一个为好,女儿真的非常的烦恼,爹,您能帮我吗?“
傅兴不觉笑道:“叶儿,爹爹都不知你们诗社都是何许人也,小小年纪你怎知外面的险恶,你所交接的士子才俊是否徒有其表?”
女儿红叶撅嘴道:“ 爹爹,您太小看人家了,您应该听说过(兰溪会)是女儿和丁月娥老前辈在南京从新开办了兰溪会,更得到得到解缙大才子的支持。女儿筹办兰溪会目的是为了纪念原创办者苏坦妹和楚方玉。因此诗社有很多老前辈参加,如:丁鹤年号友鹤山人,回回族,本西域木发里人。她的姐姐丁月娥可是最有才华的人。”
”袁珙,字廷玉,号柳庄居士,明鄞县城厢人。周斌字质夫,洋中人。”
”龚泰,字叔安,义乌龚大塘村人。”
”高逊志,字士敏,号啬庵,祖籍河南萧县,后定居嘉兴,洪武二十年来南京。”
”张适,字子宣,一作子宜,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唯亭人。”
”龚泰字叔安,义乌龚大塘村人。”
”还有丁显:福建建阳人,字彦伟。明太祖洪武十八年乙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女儿红叶又念了一大堆名字,最后才庄重推出一个穷书生,他的名字叫张信,张信,字诚甫,江苏舟山,定海城关人。
听到张信的名字傅兴大吃一惊,这可是个历史上大名人,之所以他是个大名人,是因为他和一位状元郎死的及其冤枉,不但冤枉而且惨烈无比。 至于其他几人也不是泛泛之辈,都是历史上留下名声的人。
比如,丁显,明太祖洪武十八年乙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因上疏论事言辞过于激烈,得罪朱元璋,被谪戍驯象卫,达十五年之久,一时名流都与他结成莫逆之交。不过由于傅兴穿越而来,改变朝政,而且皇上朱元璋的性情和历史上出入极大,因此丁显没有机会针砭朝政,故也就没有被贬谪边疆。
丁鹤年是元末明初很有影响的诗人,丁鹤年不仅以诗鸣于世,而且以孝子之名轰动一时。并且长寿,他的诗别树一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鹤年既绝意于功名,惟覃思吟咏。故所得颇深,尤长于五七言近体。往往沉郁顿挫,逼近古人,特别是他的怀乡志国之作,情真意切,雄浑悲苍,又“炼句精致”。
而最令人奇特是其姐丁月娥,丁鹤年所有学问都是姐姐丁月娥所授,可见他姐姐才华有多高了。
袁珙字廷玉,号柳庄居士,明鄞县城厢人。幼承家学,博览群书。明洪武间,姚广孝荐于燕王朱棣,召他至顺天府(今北京)。相传朱棣扮饰卫士混杂其间,他即指识,召入府中相面,称朱有天子相。朱大喜,怕露风声,遣他回家。后朱棣即位为永乐帝,后永乐帝将立太子,决断不定,又召他相后而定。喜吟咏、画竹,著有《柳庄集》。
周斌,字质夫,洋中人。明洪武五年举乡试,授建宁教授。任上,一心兴学课徒,培植后秀。他素来健谈,言论风生。与郡有司所论皆政教大计,从不言及私事,彼此非公事不私谒。时值明朝初立,兵革未息,社会不宁,教育弊端颇多。
为修废起弊,砥砺学行,他严立教规,督诲门生;勉其振肃士风,励志求学;对贫苦而勤奋的青年奖掖揄扬。周斌颇有知人之明,任建宁教授时,学生杨文敏出身微贱,家道贫寒,见其气质不凡,倾力指授。一日,他对文敏说:“子器识非凡,他日之进,惜予老不及见也,宜益自勉!”文敏在他教诲下学问大进,后果成名,位居师相。
龚泰自幼胸怀大志,发奋图强,矢志不渝。十二三岁时就能通读《经传》、《子史》、《百家》等百万余言文字,年稍长,又关注时事,通晓史书、法律,与人商讨机务,条理清晰。分析问题,均能切中要害,一时声名鹊起。
当时县吏因公牍繁杂,慕名请龚泰去县衙帮忙。见龚泰丰姿绰约、仪度秀整,遂选入县学为生员,受业于宋濂学生宗思睿。从此,龚泰读书更加勤奋,以致废寝忘食。有人讥讽他,你这样朝夕苦读,诚惶诚恐又是为了什么呢?你若欲和萧何去比吗?泰闻之不屑。
我们再说张信,傅兴对张信最是同情,死的也最冤枉。张信字诚甫,江苏舟山,定海城关人。明洪武二十六年中解元,次年中进士第一名,这是舟山历史上唯一的状元郎,授翰林院修撰。三年后,升侍讲。时,明太祖朱元璋令其左右官员关心国家政治得失,提出治理国家章法。张信才智出众,秉公办事,常谏朝政得失,上下交赞,深得朱元璋赏识和重用,张信也尽力辅助太祖。
洪武三十年二月会试,由学士刘三吾主考,录取者都是江、浙、闽考生,中原西北考生怨声四起,朱元璋大怒,命张信等六七位翰林复阅试卷。复卷时,有同僚主张调换几个,以迎合朱元璋心意。张信认为原取无错,坚持秉公办事。于是,更惹怒朱元璋,惨遭弃市。时年仅二十五岁。现在张信是穷小子一个,两年后才真正爆发。
傅兴万万没想到女儿的诗社竟然藏龙卧虎,名人一大把,光是解缙和丁月娥就足以傲视江南文坛,何况还有这多前辈大才,诗社想不红火都难。傅兴想了想严肃道:”叶儿,如果你真心听爹爹的话,我就给你个建议,而且必须照做,如果你不愿意就去问你娘,我从此不再管你的事,你考虑好了再回答我?“
红叶从没见过爹爹这样严肃过,心里一时发了慌,爹爹在她眼里就是天,她心里更是明白,这些士林大佬能支持她们这个诗社,全是看在他爹的面子上,否则谁会理她这个小女子,再说爹爹判断事物几乎从未失误,看人最准。想到此,红叶点点头诚心实意道:”你说吧!女儿最信爹爹的了,您的话我一定尊从。“
傅兴这才深感欣慰,知道女儿还没糊涂,能够充分信任自己的爹爹,不钻牛角尖这就好办。因此傅兴尽量把语气放的非常的平和,认真分析道:”红叶,我跟你说,解缙是个大才子,这是公认的,父亲也十分认同他,不过他年纪比你大七八岁,再说他还有家室,甚至儿子都有了,我驸马都尉的女儿不可能给人家做妾,绝对不能!这个穷书生张信倒是可以考虑,从他的诗作来看大有前途,不知这个人现在住在何处?“
女儿红叶听了爹爹的话,心里仍在思量,爹爹可以说是大明最聪明的人之一,又是公认的天下第一才子,更有财神之称,他的话自然极有分量,如果爹爹都说这个穷书生前途不可限量那就一定错不了,再说这个书生长得非常的俊朗,她终于定下心来,便道:”女儿听爹爹的,女儿要帮帮诚甫,他现在住在一家驻马店内,每日和贩夫走卒住在一起,生活相当艰苦。“
傅兴笑道:”这还不好办,你让这个书生去欢庆大酒楼住,那是沈家在南京最好的酒楼吃住都方便,女儿,老爹的安排你满意吗?“
红叶连声道:”满意,女非常满意!爹爹是天下最好的老爹,女儿在此替诚甫谢过了!嘻嘻嘻!“
看着女儿高兴样子,傅兴的心里总算是踏实了,女儿真的长大了,女儿今日身穿白色长裙配一件淡黄色浣熊小夹袄,衬托着皎月般的俏脸,显得袅袅婷婷,当女儿轻盈的身形在眼前飘过时,知道女儿再也留不住了,嫁人是迟早的事。
女儿的幸福是他最大的心事,”既然女儿选择了张信,他不能让历史重演,张信的命运绝不能死在皇帝朱元璋之手,我驸马都尉的女儿决不能做寡妇,绝不能!”
傅兴要改变张信的命运,不能让他死在朱元璋之手,他突然间大脑闪电般想起一个难题,而且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而且刻不容缓,那就是太子的安危,在历史上太子就是这次出巡落水害了伤寒病死了!只要太子不死一切都可以改变。
太子不死,朱元璋就不可能随便杀人,他一切都会交给太子处理,现在是冬日西域天寒地冻就算是黄河也被冰雪冻住,自己还来得及,他定能截住太子,他要挽救太子,太子不能死,绝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