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适时留有空间,这是成年人的相互体谅。
转瞬,八点了,服务员敲门进来,提醒厨师九点下班,是否需要加菜。这家店分时段营业,11:00-14:30,17:30-9:30,能够提前一小时入座,只是因为认识老板,打了声招呼。我只是回头略微摇头,便收回了眼神。对面人站了起来,路过我时,浅声说了句,“失陪。”,径直走向门口,与服务员前后离开了包房,隐约听到门外对话声:“我们老板在寻雅居等您,”。
边界感、社交距离是成熟人格在履行一段关系时需要时常把握的,没人喜欢被越界,厌恶用各种手段强制同意。可是,一旦实情已具备了某种关系,参与方寻求对方的认可,又要另说。
当初,我是先被有所耳闻的那个,因为我时常说些玄玄乎乎的东西,话语间也明显不像是从哪个师父那半路出家学来的,人都有好奇窥探之意,把我当半个传说,也就传进了一些人的耳中。而结识,是因为喜好。那日我在一幅画前站立许久,从不经意间路过,到正对紧盯,再到双手抱臂,后又一手叉腰不经皱眉,最后索性盘腿坐在地上,倏尔托腮,倏尔正襟危坐似要入定。等我觉得够了的时候,起身离开,在墙角处一人缓缓开口:“在看他眼里的你吗?”。很意外,我的私人空间被窥看了,很难得居然看得到。加了微信,没有聊,不是看到了就要说出来求证以显示自己的独到,也不是被看到了就想知道对方是否真的知己。只是那一刻,互通了,留点认同就够了。
成为朋友,可是个漫长的过程,是因为工作,因为专业,在对人的考察与习惯中,逐步走入了一个合适的距离,而成为朋友并没有仪式感,只是心照不宣的同步到位。
现在,喜欢,我也是喜欢的,但是说出来,就不一样了。如果不是因为欣赏、因为喜好、因为习惯、因为需要,甚至只是因为舒服,我们是不会总碰面的、是不会总分享的、是不会总合作的、更不会时常谈及三观感触的。我们不是因为相似吸引、因为特征互补、因为互有价值、因为圈层交集、更不是因为爱意萌动,才成为彼此的存在,这一切的开始仅仅是对于自身深刻的认知,让自身所有的不一样能够成为对方体验的快感。
我们知道人性,拥有人性,像大多数人一样试图驾驭人性,但对于人的自我塑造与圆满,我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认知和行进的过程,我们在各自的道路上虽不是同路人,但也不是好奇心作祟的看客,我们是对方的“阻路人”,不断的告诉对方“彼路非我路,请坚持己心”。而这又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归于同道呢?很迷惑。
说出来了,若要回应,从何说起呢?但又给了开头,我的私情,要将对方当作什么身份来讲述呢?又给出了一种可能。
不自觉中,我脱了鞋,盘坐在椅子上,没有想着去沙发上更舒服些,就这样,清了清台面,我想要散散酒气,清清神。吐纳做不到了,双掌揉球,眼眸微闭。有些累了。忽而转醒,因为旁侧有人影落下。我松了口气,气息一嘘,只听旁人说:“九点了,走吧。”呵,我睡着了,什么都没观照到。可惜了对方的体贴。 这人就走在我左侧,随着我散漫的步伐。我将皮鞋后跟踩平,靸着鞋,一副惰懒样。
从口袋拿出两个棒棒糖,一黄一绿,苹果味被旁人拿走,我撕开芒果的直接吃了起来,语焉不详的说“这两颗糖,就是故事。”走到饭店门口,我知道身旁人的家,向左走,有些远,要找代驾。我向右走,大概15分钟步行到家,我没向任何人说过我家在哪。“随便走走,我也散散酒”,身旁人先跨出了一步,向右走去。我停留了一小会,心想,是还不想回家要听故事。那就讲吧,我跟上,像往常一样,隔半个人的身位。
其实,吃糖听故事,就跟往常分享一样,没什么区别。若真说区别,嘴里喊着糖、身上散发着酒气、街边吵杂的背景音,让整个过程迷离又含混不清,整个过程没有被打断过,没有突然被靠近佯装想要听的清楚些,没有被眼神打量过,连身旁人的呼吸都没听到过变奏。青葱岁月本就是懵懂的,从没将那时的情愫往更深一层想过和图谋过,只不过但凡经历,人之间的关联总会留下些不同的印记,留在现在的我身上。
我可能讲的有些投入,毕竟第一次翻老底,径直走进花园小区,保安认识我就没出现。小区建的早,跟城市花园连在一起,劈开了独有的小道,不说以为就是进公园散步。但总有柳暗花明的时刻。过去其实没啥,所以故事10多分钟也就絮叨的差不多了,终于迎来了我的发问时刻:“糖的事知道多久了?”脚步停下,也到了住宅楼下。身旁人并没有转向我,抬头说到:“住这吗?”
我去过这人家里,因为工作通宵达旦,这人的家就是个放大的办公室,极简风+商务风,与当事人办公室的家具重合度相当的高。礼尚往来告诉我们,不要双标,大大方方才守的住脸面。而今晚我并不想在原有友谊的基础上产生任何拒绝的可能。
“我煮醒酒汤,一起喝点吧。”不等应声,解锁上电梯,在顶层。因为一梯一户,鞋都放外面。“我喜欢光脚走,你穿我这双吧,几乎不上脚的,嫌弃,也光脚,我这干净。”人字拖被拿走穿了,不合脚但能走,看着有点有趣。房门打开,“小优,小优,打开所有灯!”“请进,自便。”我没多言,转身进了厨房,准备醒酒汤。准备差不多了,也没见人过来,探头出来时,人一直站在玄关没动,细看,是盯着正对玄关挂着的一幅字“静”。
我家,第一次出现了第二者!我带着一个人晚上回家了。而这人没有踏进来,像是遇到了守山神。